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人民日報:建設新農村的首要任務是發展生産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5日 09:29 來源:人民日報
    專題:構建和諧社會 建設新農村

  人民日報消息:

  內容提要

  ●發展現代農業,在路徑選擇上既要鼓勵發展生物技術,集約利用土地、水等農業資源;又要鼓勵發展農業機械技術,集約利用勞動力資源。

  ●促進農村勞動力充分就業,既要保持國民經濟增長的較快速度,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創造條件;又要鼓勵農民自主擇業、分工分業,提高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能。

  ●增加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對於擴大農業的市場貢獻,消化部分工業産業産能過剩的壓力,增加農民收入,為農村勞動力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釋放農業多種功能效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建設現代農業的過程中,應突出農業對生態環境的維護功能,實現經濟效益與農業資源合理利用和保護相協調。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發展生産是首要任務。要按照胡錦濤同志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的具體部署,把發展現代農業、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擺在突出位置,大力發展農村生産力。

  合理選擇現代農業的實現路徑

  從全球範圍考察,現代農業的早期發展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節約勞動力為特徵的農業機械主導模式,一種是以節約土地為特徵的生物技術主導模式。而現代農業的發展和現代農業科技的創新與應用,又使農業機械主導和生物技術主導兩種模式相互交織,出現了機械技術與生物技術結合、資本密集和技術密集、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的發展模式。特別是近年來,由於生物技術在農業中的廣泛應用,選擇和培育出了新型品種資源,節約了土地和水資源,極大地提高了土地的産出效率,在更廣闊的領域提供了現代農業的實現路徑。

  從我國的實際看,單一的農業機械主導模式和單一的生物技術主導模式都很難完全適應各種農業要素優化配置的要求。針對我國農業區域廣大,各地農業資源稟賦、農業技術應用、勞動力數量和人力資本構成等差別很大的現實,既要考慮農業資源不足與國民經濟發展日益增長的需求之間的矛盾,又要考慮提高農業勞動生産率的需要和區域性、結構性勞動力供給不足的可能,在現代農業的路徑選擇上既鼓勵發展生物技術,集約利用土地、水等農業資源;又鼓勵發展農業機械技術,集約利用勞動力資源。

  最近幾年,農業科技和農業機械的廣泛應用對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促進作用越來越顯著。在農業科技應用方面,雜交水稻、超級稻、矮敗小麥、轉基因棉花等現代育種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我國農業的産出效率,節約了耕地、水資源,滿足了消費者的多方面需求。目前,我國科技進步對農業增長的貢獻已達到48%。在農業機械應用方面,2004年全國農機總動力已達到64141萬千瓦,機耕、機播、機收的面積已分別達到48.9%、28.8%和20.4%。農業機械的應用不僅節約了勞動力,克服了農業勞動力局部短缺的問題,而且大大提升了農業勞動生産率,增強了農業競爭力。但相對於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實踐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不足。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薄弱,主要農作物的育種水平、良種化率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二是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不足。先進成熟技術的集成配套和中試轉化能力薄弱,推廣體制不順、經費不足;科技人員知識結構老化,難以滿足農民對科技的需求。三是農業機械應用覆蓋面有限。農機産品價格偏高,結構性矛盾突出;部分地區仍依靠手工和畜力勞動,某些環節的機械化應用非常欠缺。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應在以下幾方面著力:其一,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以農業公共研究機構為主體,加速構建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通過扶持和加強基礎研究,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農業科技創新效率,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其二,提高農業科技推廣應用能力。通過政策和技術引導,提高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程度。建立健全新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形成科技指導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機制。同時,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農民培訓,提高農民接受農業科技的能力。其三,加快實施農業機械化。根據農業涵蓋農、林、牧、漁各産業和生産、加工、流通多環節的特點,擴大農業機械的作業和服務區域,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其四,提供更多的農機具補貼。把加大農機購置補貼作為鼓勵發展農業機械的重要措施,提高補貼標準,擴大補貼範圍。

  促進農村勞動力充分就業

  實現農村勞動力充分就業,是發展農村生産力、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任務。為此,需要考慮兩個前提:一是國民經濟增長能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充分就業提供多少機會;二是農村勞動力具不具備相應的職業技能。

  就業需求擴張取決於經濟增長速度。為了實現農村勞動力充分就業,最重要的是在未來幾十年間保持國民經濟增長的較快速度,通過較長時期的快速增長和經濟規模擴張,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創造條件。特別是繼續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利用工業在國際以及區域間的轉移,創造就業需求,擴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空間。高度重視鄉鎮企業穩定吸納農村勞動力的能力,擴大勞動力就近轉移的就業容量。大力發展第三産業,注重非正規就業對擴大就業容量的作用,為農村勞動力轉移開闢新的領域。

  實現農村勞動力在更大範圍充分就業,需要把握幾項原則:一是分工分業原則。促進農民職業上的分化和轉變,優化配置勞動者與生産要素,實現農産品生産、加工、流通的專業化和規模化,使普通農戶轉變為多種類型的專業戶,提高農業生産效率和人才資源配置效率。二是比較優勢原則。在大範圍發揮比較優勢,可以增大就業容量。比如,具有比較優勢的地區通過擴大勞動密集型的園藝、畜牧、農産品加工等優勢産業的規模,可以吸納更多勞動力就業。三是替代性原則。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城市就業,與城市勞動力就業在很多方面是相互替代的。農村勞動力在城市集中就業的建築、餐飲、家政服務等行業,是城市勞動力不願或很少就業的領域。農村勞動力進入這些行業,既有利於充分就業,又促進城市發展、方便城市生活。四是自主擇業原則。農民自主擇業,是實現農村勞動力充分就業的基本前提。要賦予農民自主安排勞動時間、自主選擇生産和經營項目、自由擇業的權利。

  人力資本是獲取就業崗位的必要前提,也是影響勞動力收入的長期因素。優化農村就業結構、促進農村勞動力流動就業和充分就業,關鍵是提高勞動力的人力資本。目前,我國4.9億多農村勞動力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佔12%,小學及小學以下的佔38%,文盲半文盲佔7%。從總體上看,勞動力文化素質不高,從事非農産業的職業技能缺乏。著眼于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充分就業,在提升人力資本、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方面應突出幾個重點:一是專業技能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應以提高職業技能為重點,做到與崗位需要緊密聯絡。鼓勵各類培訓機構與勞務市場和用工單位簽訂合同,定向培訓。二是政策和法律法規知識培訓。幫助外出就業的農村勞動力及時了解有關勞動工資、社會保障、投資創業等方面的政策規定,增強其預防和處理不測事件的能力。三是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培訓。充分利用農村中小學、中等農業學校、農業廣播學校、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和培訓中心的培訓場所、設備、師資等資源,舉辦遠程教育、短期培訓班、專題講座和夜校等。四是提供轉移就業信息服務。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增加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對於擴大農業的市場貢獻,消化部分工業産業産能過剩的壓力,增加農民收入,為農村勞動力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釋放農業多種功能效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從近幾年的情況看,國家逐步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強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2003年─2005年,國家投資建成農村水泥路、柏油路17.6萬公里,超過1949年─2002年的建成總量,使全國99.6%的鄉鎮、92%的行政村通了公路。農村電力設施得到改善,電網改造每年可減輕農民用電負擔350億元。此外,農村教育、醫療、社會救濟等公共事業也有了新的發展。但從發展農業生産的角度看,直接改善農業生産條件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仍然不足。國家增加了水利建設投資,但主要用於大江大河治理和大型水利工程建設,真正用於農田水利建設的資金並不多。由於投入不足,現有農田水利工程大多老化失修,設施不配套。2003年底,全國有效排灌面積僅8.1億畝,旱澇保收面積5.9億畝,機電排灌面積5.42億畝。基礎設施建設落後,已經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按照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需求量巨大。有關資料表明,僅僅將有效排灌面積、旱澇保收面積和機電排灌面積佔耕地總面積的比重分別提高6、8和6個百分點,就需要投資5000億元以上。據財政部統計,按照2003年改造1畝中低産田需投資382元的標準計算,尚需改造的8億多畝中低産田要投資3000多億元。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思路:一是強化政府投資對社會投資的引導作用。政府應加大在農業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同時引導社會資本向農業産業的多領域投入。二是調整國家基本建設投資結構。國家預算增加的基本建設支出應優先用於農業,重點加強高標準農田和小型農田水利配套設施建設。三是根據目前部分工業行業産能過剩的情況,一方面,通過政府政策引導、企業參與的形式,將鋼材、水泥等物質材料直接投入到改善農民生産生活條件的建設中去,增強城市和工業對農業的支持和反哺;另一方面,調整部分工業行業的産品品種結構,在不增加新投資的情況下,適當進行技術更新和工藝改造,生産農業和農民需要的生産生活用品。四是運用補貼、以獎代補等多種形式,調動農民參與興修農田水利、改土改田的積極性,建立農民投工投勞的勞動積累機制,激發全社會和廣大農民共同關注農業、發展農業的熱情。

  合理利用和保護農業資源

  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對各種資源特別是土地、水、石油、煤等自然資源的需求更加旺盛。因此,在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轉變發展模式,在建設現代農業過程中實現經濟效益與農業資源合理利用和保護相協調,意義十分重大。

  突出農業對生態環境的維護功能,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首先要提高認識。我國農業人均資源佔有量低,特別是耕地、水資源的非再生性和經濟發展對農業越來越多的需求,決定了我們必須強化人口眾多、資源不足的憂患意識。應以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以節地、節水、節肥、節藥、節能以及農業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環利用為重點,從體制、政策、技術、管理等方面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其次要合理開發、綜合利用土地和水資源,千方百計提高利用率。第三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發展循環經濟是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和有效利用農業資源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和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基本方向。農業循環經濟發展要按照“無害化、低排放、零破壞、高效益、可持續、環境優美”的思路,統籌規劃農業各産業發展。第四要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一是大力調整農業經濟結構,積極採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農業,轉變低效率的農業增長方式。二是充分考慮不同區域的農業特點和資源稟賦,調整農業産業結構,優化區域經濟佈局,形成各具特色、整體協調的農業産業佈局。三是利用價格、稅收等經濟杠桿,建設水資源等稀缺要素資源市場,通過市場優化配置資源,反映資源的真實成本,從而減少資源浪費。

責編:馬芳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