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代表委員解析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五大新看點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0日 12:47 來源:
    專題:2006年全國兩會

  半月談消息:3月5日上午,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溫家寶總理以高亢的語調向大會作了充滿激情、長達2小時的政府工作報告,全場不時爆發經久不息的掌聲。

  記者第一時間採訪剛剛步出人民大會堂的部分代表、委員。談及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他們從各自的角度紛紛發表看法:“報告客觀實在”、“關注國計民生”、“有許多新看點”……

  通篇關注民生問題,體現“執政為民”理念

  [報告關鍵詞] “堅持把解決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問題放在突出位置。”

  李方勇代表(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理報告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點是把“國計民生”擺在首位。不管是對去年的總結還是對今年的工作安排和“十一五”綱要,都強烈地突出這一點。例如,對於安全生産問題,以相當篇幅提出了“標本兼治”的7個具體要求,可以看出政府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的空前關注。對城鄉特殊困難群體的社會救助、對農民工的社會保障、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都提出了解決辦法,政策含金量很高。如政府承諾5年內投入200億元對鄉鎮衛生院進行改造,中央財政增加支出42億元來提高參加合作醫療農民的補助標準等,將給農民帶來實惠。

  龔玲代表(女,吉林省實驗中學校長):報告中確定了3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工作。第一,從今年到明年,國家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第二,將我們國家基礎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加強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第三,將農村義務教育全部納入國家財政保障範圍。我認為這3項工作將會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張春賢代表(湖南省委書記):報告通篇高度關注民生問題,政府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點涉及就業、社會保障、安全生産、房價上漲過快等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的切身利益,並且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工作重心突出,充分反映了新一屆政府“執政為民”的理念。

  把著力點放到農村,中國發展戰略的正確選擇

  [報告關鍵詞] “要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加大對‘三農’的支持力度。”

  趙景玉代表(女,安徽省婦聯副主席):我最認同的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把國家建設著力點放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大對“三農”的支持力度上,這是對的。3年內連續發了3個中央“一號文件”,採取了很多政策措施,實際上就是要讓農民富裕起來,中國農村將邁進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紀鳳高代表(淮安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這次政府工作報告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很大篇幅論述,可以説為農民送來了福音。中國農民基數大,收入低,問題不解決將影響到整個現代化事業。現在政府十分重視農村工作,提出一系列解決“三農”問題、促進農民增收的措施,我非常高興。

  王海波委員(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副院長):報告把新農村建設放在重要地位,反映出黨中央、國務院依照國情制定中國農村發展計劃的嶄新思路,吻合了人類社會未來發展規律。中國的農村發展不能照搬西方發達國家的模式,城市化未必就是人類未來最理想的生存模式。抓住新農村建設,應該説是中國發展戰略的正確選擇。

  統籌兼顧,讓更多的人分享改革發展成果

  [報告關鍵詞] “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和社會穩定,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陳忠林代表(西南政法大學教授):報告一個最新的亮點,應該説是把社會的公平公正問題提到重要議事日程上來。報告突出了“注重社會公平”,比如明確提出“讓每個孩子都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機會”、增加農民收入、提高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城市低保生活補助等,讓全體社會成員分享改革發展成果,體現了政府努力構建更加公平公正的和諧社會的宗旨。

  鄧偉志委員(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大學社會學系博導):政府工作報告對社會發展方面比過去講得深、講得透。以前,政府似乎對經濟發展重視程度高於社會發展,這個傾向正在改變,要求“統籌兼顧”、“依法行政”等,我感到很滿意。報告敢於面對矛盾,也指出政府工作存在的“缺點與不足”,政府在努力打造為民政府、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方面又邁出了一大步。

  自主創新,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理念新方向

  [報告關鍵詞] “必須更多地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劉長春代表(開封市市長):自主創新戰略的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是我們國家發展到目前階段,站在一個歷史的高度提出的戰略任務,非常切合實際、切合中國國情,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個新理念、新方向、新思路。

  沈根榮代表(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科技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得到強調,比過去更加突出。我是搞工業的,對科技自主創新的意義深有體會。過去,我們對“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認識不足,重引進輕吸收創新,吃的虧不少,我們的很多錢都被別人拿走了。現在我們的經濟發展了,工業已有相當水平,重要任務就是提高質量和效益,掌握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産權。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方向非常正確,這條路一定要走。如何創新?我覺得應該增加教育投入、科技投入和對人才的培養。

  梁豫秦代表(女,山西省婦聯主席):報告關於自主創新的文字表述比往年突出,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在新世紀我們國家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需要各方面的創新,特別是企業自主創新要做好,國家的經濟建設才有生命力,我們的各項任務、目標才能很好地完成。

  反“台獨”決不妥協,對臺政策保持延續性

  [報告關鍵詞] “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

  陳雲英代表(女,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博士):總理在報告中對臺方針的基調沒有改變。重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重申了胡錦濤主席去年發表的對臺“四點意見”,堅決反對“台獨”分裂活動,同時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繼續促進兩岸交流,為台灣人民謀福祉,體現了對臺政策的延續性。陳水扁“終止國統”的做法是不得人心的,包括台灣民眾也是不歡迎的,我們堅信一定有辦法也有能力遏制“台獨”。

  張昌平代表(廈門市市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在有關台灣問題的部分,首次提出支持“海峽西岸”和“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概念,意義重大。它對我們進一步加強海峽兩岸關係、促進兩岸交流會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我們注意到,在陳水扁搞所謂終止“國統”鬧劇之後,報告仍然強調發展兩岸交流,充分展示了大陸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誠意和善意,也説明“台獨”分子妄圖趁機阻斷兩岸關係發展的企圖是不會得逞的。(本刊記者 林雙川/編輯 張寒)

責編:楊潔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