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專家透露神六製造細節  備環境控制供氧系統 

央視國際 (2005年09月29日 07:27)

    專題: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

航天員正在模擬器裏進行飛行程序訓練(資料圖片)

神舟載人飛船在組裝調試。最上部為軌道艙、中部灰黑色圓柱體為返回艙、下部白色段為推進艙(資料圖片)

  江南時報消息:我國即將要發射“神舟六號”飛船的消息牽動著億萬國人的心,“神六”上竟有多項設備就是南京科研院所或高校所造。昨天,“飛向太空-中國載人(南京)”展組委會特邀南京的幾位航天專家蒞臨國展中心參觀指導,記者採訪他們揭開了“神六”的神秘的面紗。

  “神六”多項設備南京造

  南京晨光集團科技委主任、原董事長陳孟犖透露,此次他們負責“神六”的管路系統和燃料加注系統。因為太空艙本身空間很小,留給管路“安身”的地方十分有限,加之航天器要求所安裝的各種管路要非常密集,所以不可能採用地面上管道的材料和連接方式。晨光集團通過對航天器管路系統持續了幾十年的研究,新研製出的柔軟易連接的管路,為“神六”宇航員在太空艙節中的生活、行走、科研活動“騰”出了更多的空間。陳孟犖還表示,雖然“神六”發射已基本就緒,但發射時間還要看準天氣,否則飛船上空後無法及時安全地控制其運行。

  “神六”運載火箭的燃料加注系統也是晨光集團研製生産的。該集團的朱忠惠總工程師告訴記者,一般衛星的重量有3到4噸,載人飛船4到5噸,這就要求運載火箭在減重的同時還要有非常強大的助推力。液體燃料運載火箭成為首選,這個系統的精密程度直接關係到運載火箭發射時的安全──必須確保加注時燃料“滴水不漏”,在發射時不能産生激烈的火花,一般在火箭發射前一天,加注系統才會開始工作,添加燃料。

  此外,南京的科研單位還參與了“神六”跟蹤雷達的研製,地面監測站的建造,宇航服的生産等多項工作。南京航天航空大學的許多畢業生也參與了“神六”的研製發射工作,南航大教授王利榮還透露,“神六”發射的副總指揮就是該校的畢業生。

  “神六”飛船內部裝“空調”

  “神六”的內部更是所有人想“揭秘”的,王利榮教授向記者透露了其間的一些細節:“神五”中,楊利偉或躺或坐在狹小的返回艙內,但“神六”將裝載2名宇航員在天上待5天,而且要從所在的狹小的返回艙中“飄”到下面空間較大的軌道艙中,進行一些科學試驗。兩名宇航員呆在直徑只有2.5米的返回艙裏,長時間會散發出大量的熱量,使艙內溫度升高,對儀器和宇航員來説都有可能造成一定的影響。

  為此,專家已為“神六”安裝上了“空調”──環境控制系統,可以吸收熱量,維持艙內恒溫。此外,為了提供給2名宇航員足夠多的氧氣,飛船上還裝有氧氣供應系統,既可以散播氧氣,還可以吸收宇航員呼出的大量二氧化碳。

  除了發射以外,“神六”能否載著宇航員安全返回、返回時能否準確降落在預定地點,科技“含金量”要求同樣苛刻。“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王利榮介紹,發生一點意外,返回艙都有可能掉進大海、森林、沙漠等渺無人煙的地方。

  全市兒童國慶免費看航展

  記者昨日獲悉,為大力弘揚航天精神,充分展示航天事業的偉大成就,引導兒童熱愛科學、報效祖國,航天展組委會即將推出愛心大行動,向南京市200多所幼兒園的兒童免費贈送6萬多張航天展門票,價值達100萬元。幼兒園兒童領票熱線:(025)84716673,84709503,國慶期間(10月1日至10月6日)以上的航天專家還將坐鎮現場精彩點評,為觀眾答疑解惑,揭示太空奧秘。(記者黃勇)

責編:李婷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