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國內年終報道——志願者的足跡

央視國際 (2002年12月22日 22:29)


  央視國際消息(晚間新聞):題記:2002年,志願者——這個跨越國別、種族、文化的名字,吸引了眾多中國人關注的目光。我們耳邊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我願意成為一名光榮的志願者”。“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在中華大地廣為傳播。今天的2002年終報道就請您和我們的記者一起去追尋志願們今年行動的足跡。

  今年5月22號,來自北京、上海、河南、安徽和深圳的5名志願者,作為中國青年志願者的優秀代表,奔赴老撾,深入當地城市、鄉村的學校、醫院,開展了為期半年的志願服務,內容涉及中英文教學、計算機培訓和醫療衛生等方面。經過半年的志願服務,這些志願人員與當地群眾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在人生閱歷上也收穫頗多。


  李泓霖:送人玫瑰 手留余香的感覺...

  加中國青年志願者海外服務計劃的5位志願者現在都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這裡是在老撾從事漢語教學的志願者李泓霖現在工作的地方。李泓霖參加志願行動的第一步也是從這裡邁出的。

  李泓鴻霖現是這所小學的副校長,我們來時,他正在給學生們上課。

  學生們對老師在老撾的經歷非常好奇,今天李老師應學生們的要求把老撾學生送的記念品全帶來了。李老師説:“給孩子們看一些記念品,及一些小故事。”

  李老師告訴記者,老撾的學生下課後也會圍著他問個沒完,他們太想學好漢語,太想了解中國。

  2002年,千千萬萬的中國人體會著“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感受。生活越來越好,我們身邊助人為樂的人越來越多。他們不僅關心著身邊需要幫助的人,也關注著我們生存的地球環境。

  為了母親河更好地造福人類,為了在全社會倡導和樹立綠色文明意識,參加保護母親河行動的志願者在長江、黃河兩岸留下了他們行動的足跡;為了保護曾被盜獵者瘋狂捕殺的藏羚羊,志願者在可可西裏無人區留下了他們行動的足跡;為了清理珠峰冰川裏塵封近一個世紀的垃圾,志願者在珠峰的雪線上留下了他們行動的足跡。保護母親河行動開展近4年來,共建設保護母親河工程197個植樹造林,面積達212萬畝。今年從全國10000多位報名者中選出的近50名志願者分5批參加了保護藏羚羊志願者活動,包括21名志願者在內的100多名清掃人員在西藏珠峰地區展開大規模垃圾清掃活動。


  楊震:為環保做點事,也是在為自己、為後人爭取更好的生存空間……

  環保志願者楊震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裏,不僅登上了珠峰,還深入到可可西裏參加了保護藏羚羊的志願活動。我們現在就去他的家裏拜訪他。家住北京的楊震是赴可可西裏保護藏羚羊的首批志願者,由於多年從事環保工作,使他對環保志願者活動尤其熱衷。這滿滿一大盒DV拍攝帶和這張破舊的地圖記錄了他在可可西裏和珠峰的全部記憶。楊震告訴我們,這兩年,他結識的志願者越來越多,他身邊關注環保的人也越來越多。更多的人開始懂得,為環保做點事,也是在為自己、為後人爭取更好的生存空間。

  2002年,在貧困職工的家裏,在落後的山區,在殘疾人的身邊,在運動會的賽場,在西部的荒漠、高原到處都可以看見志願者的身影。他們不為名,不為利,播撒文明,驅趕愚昧。2002年,更多衣食無憂的中國人有個願望,那就是“請讓我來幫助你”。


  團中央青年志願者行動指導中心主任盧雍政説:“今年以來中國的志願服務事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無論是從我們服務的領域還是參與的人數,還是我們服務的內容,還是社會影響力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和擴大。這樣一個志願服務事業發展的波瀾壯闊的進程也説明志願服務事業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需要。我們的時代也在呼喚著這樣的一種更高程度的精神文明。

  鏈結:

  9年來,全國累計已有1億多人次提供了超過45億小時的志願服務。

  今年3月《中國青年志願者註冊管理試行辦法》頒布註冊志願者人數已經超過400萬。

  明年,中國青年志願者赴海外開展志願服務的國家將增至10個以上人數擴大到100人左右。

  5月27日,志願服務國際會議在京開幕。

  6月21日,中國歷史博物館首批志願講解員上崗。

  8月14日,北京市紅十字急救志願者行動正式啟動。

責編:趙國臣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國內年終報道——高峽出平湖(2002/12/20/ 22:57)
  • 2002年終國內特別報道——小康之路(2002/12/20/ 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