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國內年終報道——高峽出平湖

央視國際 (2002年12月20日 22:57)


  央視國際消息(晚間新聞):今年在中國的版圖上,一系列大型的工程建設為東方巨龍增添了一道道絢麗的色彩,而三峽工程應該説是這些濃墨重彩中最醒目的一筆!我們常説: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還有一句古語,叫“治國必先治水,治水才能安邦。”在中國土地上億萬年奔流不羈的一條大河被人類駕禦,多少代人治水安邦的夢想在今天終於實現。我們將在屬於我們的時代親眼見證到千古未有的巨變!今天的2002年終報道就請您跟隨我們的記者一起去看看三峽、看看長江。

  明年6月,三峽水庫開始初期蓄水。這座大壩帶給我們的將是人類有史以來對自然和生活一次最大規模、絕無僅有的改變:上遊幾百公里的庫區將呈現“高峽出平湖”的壯麗景觀,下游上千萬居民將徹底告別洪水的困擾。這些曾經只是詩詞與幻想中場景,到明年6月就將成為現實。

  葛洲壩集團三峽指揮部副指揮長姜良閩:“截流以後,12月1號抽水,8號水位下降到58以下。現在最主要的是三期RCC圍堰,它決定明年三峽工程能否順利實現蓄水、通航、發電。

  主持人:“圍堰的作用是什麼?”擋水,保證上游水位在130高程。”

  姜良閩:“擋水,保證上游水位在130高程。”

  姜良閩説,為了實現這個作用,從12月16日澆築第一車混凝土開始,到明年5月底之前,必須把這座碾壓混凝土圍堰澆築到140米高程。這需要他和他的工人們在規定的115個工作日內向這座深坑裏澆築下110萬立方米的混凝土。

  姜良閩:“平均每天一萬方,這個強度在世界的水電史上絕無僅有。這對我們的倉面組織、管理、設備能力甚至意志都是一種挑戰。應該説不能言敗!”

  主持人:“目前進展順利嗎?”

  姜良閩:“比較順利。導流明渠截流成功的第二天,三峽工程首批發電機組之一-5號機組的核心部件吊裝成功。”

  主持人:“機電安裝的進展程度怎樣?”

  葛洲壩集團三峽機電安裝工程施工項目部副經理陸張耀:“今年年底五號機組要組裝完成。”

  主持人:“到明年要實現什麼目標?”

  陸張耀:“風、水、電各個系統都要具備明年6月15號首批機組啟動的要求。正式開始發電是8月15。”

  在導流明渠截流後,五月份開始啟用的臨時船閘成為這裡唯一的水上通道。與臨時船閘緊鄰的永久船閘今年也進行了多次調試。負責永久船閘項目的一位副總工程師説:到明年五月,雙線五級永久船閘將全面調試完畢;在三峽工程實現蓄水、發電的同時,過往的船隻也能從永久船閘順利通過三峽大壩了。

  離開了三峽大壩,來到了位於三峽庫區西端的重慶,這裡正在興建的是“中國三峽博物館”。兩年以後,三峽重慶庫區發掘的大部分文物將在這裡保存和展示。祖先的歷史脈絡也將從這裡向後代傳遞。

  重慶市文化局副局長王川平説:“在重慶地區的地下考古發掘是130萬平米,根據預測大約有20萬件文物出土,對這些文物的保管、收藏、研究、展示需要一個基地,所以國務院批准建設中國三峽博物館。”

  主持人:“我們剛剛到工地看過,建成後博物館要達到什麼規模?”

  王川平:“展廳面積接近20000平米,選址在重慶最好的地段。出土的文物很大部分要收到博物館,還有一些遺址遺跡。”

  王川平説,今年十月底才開工的博物館需要兩年的時間才能全部建成。而明年六月三峽庫區就開始蓄水,如果在135米水位線以下的文物搶救不出來,就要被滾滾江水吞沒;這是眼前最迫在眉睫的事。

  王川平:“三峽工程涉及文物1079個點,其中重慶庫區752處,從數量上是佔69%;二期水位(135米)的發掘是60萬平米,需要搬遷和就地保護的是130處。現在的重慶庫區是全世界最大的文物發掘工地。”

  主持人:“到目前為止三峽庫區文物發掘保護進展到什麼程度?”

  王川平:“我們現在作的是確保年底前完成60萬平方米的發掘,現在可以告訴大家如期完成。還有少量剛拆的縣城正在進行地下重點勘探挖掘。發掘總量完成了,還有一些善後工作。”

  主持人:“有困難嗎?”

  王川平:“最大的問題是時間。 倒計時牌時刻提醒著人們時間的緊迫,一年當中就有4000多位文物專家從天南地北趕赴三峽發掘工地的,一些曾在我們的新聞節目中備受關注的重點文物保護項目也在緊張進行。”

  王川平副局長説:白鶴梁的水下保護建築要搶在明年年初枯水期到來時開始施工,張飛廟也將於明年6月在新址上復建起來。

  奉節,歷史的遺跡正被搬走,棲息千年的家園已經遷移。位於三峽大壩以西180公里的奉節,下面一片瓦礫的廢墟曾是有上千年曆史的奉節老城,在廢墟上遊八公里的地方是剛剛建起的奉節新城。過去在老城裏祖祖輩輩繁衍生息的人們,在那裏嘗試著開始新的生活。

  老縣城的南門街,是進出縣城的通道,每年有200萬人從此進出到碼頭。1000多年前,唐朝詩人李白由此揚帆遠行,留下了“朝辭白帝彩雲間”的詩句傳唱千古。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為奉節樹立起了“詩城”的美名。到明年六月,不到兩平方公里的老城將淹沒在水下,10余萬人口已經陸續搬遷到新城,銘刻著老城歷史的古跡也象這些墻磚一樣離開了歷經千年風雨的地方。

  重慶市奉節縣縣委書記劉本榮:“整個清庫的其他工作基本上都已經完成,就是文物搬遷稍微遲一點,但是也能夠保證提前完成。這就是非常著名的‘依鬥門’,就是依鬥門的照片複製下來,可以看到這是按照2002年老縣城的照片刻成的,在我們的新城刻上我們永恒的記憶。”

  主持人:“新城的規劃怎麼樣?”

  劉本榮:“新城面積是老城的三倍,建築面積是老城的一倍多,配套設施完善。舊成居民已經全部得到安置。”

  寬闊的街道,喧囂的工地,匆匆的行人中有老城的居民,有外縣的民工,還有南方的商人。劉書記説,奉節新城是按照容納30萬人的中等城市來規劃的,現在一切才剛剛開始。

  回到老城遺址,一對在奉節生活了幾十年的老夫妻説:“人走了還是留戀,再不看水淹了就看不到了。”

  主持人:“會難過嗎?”

  老夫妻:“舍小家為國家!”

  在三峽庫區,還有許多地方象奉節一樣搬遷、移民;在峽江兩岸,經常能看到象這樣的新城鎮,帶著自己古老的歷史,在腳手架上一天天長大。

  9月1日,最後一批外遷移民抵滬,歷時三年的三峽移民外遷工作基本結束;10月8日,張飛廟封館拆遷,三峽文物搶救進入倒計時;11月4日,奉節老縣城爆破拆除,清庫工作接近尾聲;11月6日,三峽導流明渠截流工程成功合龍;明年起,三峽工程將初步實現防洪、航運和發電三大功能。

責編:李莽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