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迎接十六大報道——檔案館的變化

央視國際 (2002年10月23日 12:21)


  央視國際消息(新聞30分):過去,檔案館在人們心目中是很神秘的地方,老百姓到檔案館查檔案連想都不敢想。如今,人們只要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就可到檔案館查閱到已經公開的“養老保險”、“醫療待遇”等與老百姓自己有關的現行文件檔案。

  家住濟南市中光明街14號的退休職工趙彤,兩到年前辦理退休手續時個人檔案中少了1968年從城裏下鄉的材料,工齡只能從1973年回城算起,這樣一來退休金每月要少了60元,趙彤跑遍了上上下下的人事部門,都沒有結果。當時,檔案館也不接待象她這樣的查閱者。

  趙彤告訴記者:“來了不能接待的地方,根本就不是一個對外的地方,都是鎖在保險櫃,不是對老百姓的。”

  1989年,我國各級檔案館逐步對外開放了歷史檔案,2001年,國家檔案局又提出“地方檔案館要面向社會和群眾,有準備的開放現行文件,增強老百姓對黨和政府的信任,給百姓帶來真正的實惠”。北京、山東等地把政府曾經公佈過的現行文件擺在了檔案館的櫃臺前,供群眾閱覽。

  2001年11月山東省濟南市檔案館成立現行文件閱覽室對外開放。今年初,趙彤再次來到了檔案館,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查找到當年市知青辦給她辦理下鄉的證明材料,單位按照趙彤的原始檔案為她補上了五年工齡,退休金比原來增長了百分之十。


  趙彤説:“現在這個檔案館能這麼貼近百姓,太方便,真沒想到。想找什麼類似文件,一翻翻全都有了,老百姓需要解決的問題,就在這幾十平米的地方這政策都能了解到了。”

  今天,“現行文件”走出了辦公室,走進了尋常百姓。政府已經公佈過的“拆遷安置”、“下崗待遇”、“養老保險”、“醫療待遇”、“土地承包”、“稅費改革”等相關的政策法規,憑一張身份證老百姓都可以在檔案館查到。

  一位從事檔案工作的人員告訴記者:“過去檔案館一天也來不了幾個人,自從開放了現行檔案,現在館裏一天就能來上百人。”

  趙彤説:“這四、五年變化真是太大了,以前不敢想的事,現在都能做到了,以前不能了解的事,現在都能了解了,只要在網上一點,政府有網站可以查找有關的政策法規和文件。我兒子今年正好是退伍,我查找司法局有關招收公務員的信息,我一看兒子符合條件,就讓他報了名。政府現在真是給老百姓辦了好多事實,老百姓真是深深體會到政府和老百姓的心貼的越來越近了。”

責編:張敏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迎接十六大報道:美不再姓“資”(組圖)(2002/10/23/ 09:53)
  • 迎接十六大——貴州南花村:蘆笙吹出苗家樂(2002/10/22/ 12:49)
  • 迎接十六大報道——北京:碧水藍天好心情(2002/10/21/ 12:40)
  • 迎接“十六大”報道——小手電的故事 (2002/10/18/ 12:43)
  • 迎接十六大報道——青島:逐漸消失的自行車 (2002/10/17/ 12:46)
  • 迎接十六大特別報道——出境遊天下 (2002/10/16/ 12:50)
  • 迎接十六大特別報道——祁大媽的退休生活 (2002/10/15/ 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