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迎接十六大特別報道——祁大媽的退休生活

央視國際 (2002年10月15日 12:48)


  央視國際消息(新聞30分):在北京市的白紙坊社區裏,一種新穎的健身舞正在廣泛流行著,這種用易拉罐裏裝著綠豆作道具的舞蹈叫“沙罐舞”,舞蹈的創作者祁淑蘭是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

  祁大媽是十年前從北京印鈔廠退休的,打年輕時候就喜歡跳舞,回憶起剛退休那會兒學跳舞的過程,她感慨良多。

  祁淑蘭告訴記者,“我剛退休時,上有老下有小,工資又低,而且房子也特別小,當時的學費也特別貴,沒那心情去學。後來這幾年,條件逐漸改變了,我的工資每年都漲,而且又換了大房子,兒女們也都特別有出息,我就請了專業老師教我跳舞。”

  有了基礎的祁大媽是“如魚得水”,幾年裏她先後學會了六十多種健身舞蹈,開始只是教幾個要好的老姐妹, 沒想到跟著學的人漸漸多起來,大家也開始尊敬的叫她“祁老師”了。在社區幹部的鼓勵和幫助下,祁大媽成立了最初的社區舞蹈隊。


  祁淑蘭説,“我們這舞蹈隊是從97年火起來的,97年以後我們國家喜事特別多,所以説我們的演出也特別多,97年迎接香港回歸,還有國慶節50週年,咱們在天安門參加萬人表演,還有申奧成功時候的演出呢。對了,我們那時侯的演出特別多,一場接著一場。”

  除了一場場的演出外,他們還經常代表社區參加各種比賽,為了社區的集體榮譽,也為了演出能叫好、比賽能拿名次,祁大媽和老姐妹們開始琢磨著要自己編排一套新的舞蹈。

  祁淑蘭説,“想演一個我們自己編的一個舞蹈,能代表我們的內心世界的,充分發揮我們老有所樂的感情來。”

  “沙罐舞”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有了“雛形”,至於這獨特的道具也是頗費了一翻心思的。


  祁淑蘭告訴記者,“開始時還使過黃豆和石子,都不行。只是這個綠豆,就這一勺,擱到裏頭,你聽,多脆。”

  每天,舞蹈隊在社區裏的練習都會吸引來許多圍觀的人,而現在加入舞蹈隊的成員也都是從最初的好奇圍觀開始的,就這樣祁大媽的舞蹈隊規模越來越大。

  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長馮雙白在接受採訪時説,“我把我的的學生帶來,我們幾個人一起來,我們要來了解我們的身邊藝術正在發生著怎樣的變化。其實真正的是人民是最有創造性的,真正的藝術確實來源於生活當中的衝動,來源於新生活給他們的感受。”


  現在這套舞已經不再只是白紙坊社區的晨練項目了,上個月,它已被北京市文化局列入向全市市民推廣的十大新秧歌,祁大媽也被評為了社區的精神文明標兵。

  祁淑蘭説,“我們的一拉罐舞從社區跳到北京,按説我們應該知足了,但是我還有一個小小的願望,我們希望今後我們再加強練習練習,能有機會演給江總書記看,因為什麼,我們的好日子都應該感謝他。”

責編:張敏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十六大代表風采】:山城有個“徐戶籍”(2002/10/12/ 20:44)
  • 【十六大代表風采】桃李滿天下 愛心獻學生(2002/10/10/ 20:52)
  • 迎接十六大特稿:執政為民守本色(2002/10/10/ 09:19)
  • 平凡崗位寫春秋 ——記十六大代表刀玉琴 (2002/10/08/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