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軍事熱點列表頁

49年前的正義審判:日本侵華罪行無可辯駁

央視國際 2005年06月09日 10:07


1956年7月審判日本戰犯時公訴人在法庭上宣讀起訴書。新華社發

  新華社瀋陽5月30日電 (新華社“新華視點” 記者徐揚)今年出籠的日本新版歷史教科書,粉飾掩蓋侵略罪行,變本加厲篡改歷史;最近,日本一些政要再次公開發表言論,為二戰日本戰犯開脫罪責,這再次激起了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人民的強烈憤慨。事實勝於雄辯,血寫的歷史不容篡改,重溫49年前在我國瀋陽和太原進行的正義審判,日本法西斯的罪行仍然是那麼觸目驚心。


1956年7月審判日本戰犯時公訴人及工作人員在特別軍事法庭門前合影。新華社發

  矚目:審判外國侵略者

  1956年6月9日上午8時30分,設立在瀋陽的特別軍事法庭開庭,對日本前陸軍117師團中將師團長鈴木啟久等8名主要戰犯進行審判。

  日本無條件投降後,對其戰犯的審判一共有3次,一次是遠東國際大審判,一次是南京國民政府組織的審判,再就是新中國成立後在瀋陽和太原進行的這場審判。

  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處理在押日本侵略中國戰爭中犯罪分子的決定》,特別軍事法庭于1956年6月至7月間,分別在瀋陽和太原兩地開庭審判45名日本戰犯。瀋陽是這次審判的主審地。瀋陽審判分為兩個階段,6月9日至19日,對鈴木啟久等8名軍隊系統戰犯進行審判;7月1日至20日,對武部六藏(偽滿洲國國務院總務長官)等28名偽滿戰犯進行審判。

  今年79歲的郭春當時作為國家公訴人之一,參加了瀋陽特別軍事法庭的審判。他最近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當年接到這個任務時,就感到是一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這是中國人民遭受100多年屈辱後,揚眉吐氣的大事情,我能作為國家和人民的一個代表站在法庭上起訴這些戰犯,是我一輩子的光榮!”

  懺悔:“都是事實,我誠懇謝罪”

  對於侵華日軍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日本新版教科書輕描淡寫地記述道:“沒有一個國家在戰爭中沒有任何殺害和虐待非武裝人員的事情,日本也不例外。”

  遼寧省九一八戰爭研究會會長王建學教授説,這種説法是欲蓋彌彰。

  鈴木啟久案件是瀋陽審判日軍罪行的“一號大案”。鈴木啟久當庭供述,他所指揮的日軍在河北灤縣潘家戴莊、遵化縣魯家峪進行“掃蕩”、在遵化和遷安等縣沿長城地區製造“無人區”,多次製造駭人聽聞的慘案。其中,僅僅在潘家戴莊一次屠殺就殘害和平居民1200余人。

  鈴木啟久在法庭上供述説:“(在潘家戴莊)把村民集中到一個廣場進行了大屠殺。例如把嬰兒從母親懷抱中奪來摔死,剖開孕婦的肚子,把人活埋,堆上柴草點火把人燒死,或者用刺刀、機槍等武器,一下子把這個村莊屠殺了1280余人。進行殘酷屠殺以後,又把全村房屋都燒燬,並掠奪那裏的糧食、衣服等物資,對這個村莊真正實行了‘三光政策’。……對此,我誠懇謝罪。

  用中國的無辜百姓和被俘人員作為刺殺活靶,是日軍訓練士兵膽量的重要手段。瀋陽審判的要犯、原日本陸軍59師團中將師團長藤田茂就經常訓誡他的部下:“不叫士兵刺殺活人,看看鮮血,膽量是壯不起來的。”

  藤田茂在法庭上承認,1939年中條山戰役時,曾下令將8名俘虜作為教育士兵的活靶殺掉。1945年,在山東省海陽縣索洛莊及其附近,為了對初年兵實施刺殺教育,就屠殺了男女老幼平民七八十人。

  至於侵華日軍731部隊的細菌戰,日本歷史教科書只字不提。原731部隊第162支隊少佐支隊長榊原秀夫在法庭上供述,1945年3月,他曾經用傷寒菌對4名抗日人員進行活體試驗。在1945年,他的支隊生産了870支試管的霍亂菌、傷寒菌等細菌,並捕獲繁殖了大量老鼠和跳蚤,準備進行大規模的細菌戰。

  法庭審判顯示,這些日本戰犯在我國土地上反復進行“討伐”“掃蕩”,實行“三光政策”,毀滅成片的城鎮和鄉村,製造“無人區”和“無人帶”,對中國的無辜百姓以槍殺、刀砍、水淹、活埋、火燒、放毒氣等幾十種滅絕人性的手段進行殘殺。對被俘的中國抗日人員,除了使用酷刑迫害外,一批一批地當作“刺殺活靶”,供日本新兵進行“試膽訓練”,甚至將被俘人員作為細菌實驗的樣本。

  據撫順戰犯管理所統計,那裏關押的982名日本戰犯(包括瀋陽特別軍事法庭審判的36人),共殺害我被俘人員和無辜百姓949814人,並屯驅逐居民401萬人,掠奪糧食3600多萬噸、煤炭2.2億多噸、鋼鐵2000萬噸。

  作為記者參與報道審判活動的瀋陽文史研究館館長劉文玉老人告訴記者:“當時證人聲淚俱下地控訴著日本法西斯的暴行,在如山鐵證面前,每一個受審的日本戰犯都承認罪行,甚至痛哭流涕地跪倒在地請求嚴懲自己。”

  反省:日本侵略是不可磨滅的事實

  時光流逝了近半個世紀,日本戰犯們大多帶著沉重的負罪感離開了人世。如果他們冥冥中有知的話,恐怕也料想不到,自己的後人居然不斷地篡改歷史真相,替他們開脫罪責。

  當初那些日本“聖戰”的執行者,無論在法庭上,還是在歸國後的生活中,都認為是日本挑起戰爭,戰爭的性質就是侵略。很多關押在中國的日本戰犯回國後成立了“中國歸還者聯絡會”(即中歸聯),為中日友好奔走呼號。被判處有期徒刑18年的藤田茂,歸國後加入了“中歸聯”。他在七七事變37週年時在日本發表演講説:滿洲事變(九一八事變)是日軍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引起的。事變前,田中的奏文中就寫道:日本國防的第一線是中國的東北,所以要先佔領東北,然後征服中國。

  “‘滿洲國’是第一生命”,是日本關東軍的座右銘。偽滿洲國總務廳次長古海忠之,曾在法庭上作最後陳述中承認:“如果日本在中國大陸上沒有據點,那麼日本就絕對不能侵略中國的華北,將侵略戰爭擴大到整個中國,甚至挑起太平洋戰爭。”

  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是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而日本新版歷史教科書卻歪曲道:“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盧溝橋,發生了有人向日本軍隊開槍的事件。第二天,中國方面繼續開槍,進入了戰鬥狀態。事件本身不過是一個小摩擦,雖然人們希望就地解決,但是與日本方面的衝突事件不斷發生,解決變得困難起來。”

  藤田茂説,在1937年初,日軍駐紮在北京、天津的兩個大隊已經全副武裝成旅團的編制。雖然當時明文規定日本軍隊在演習時不準攜帶實彈,可是日軍能夠立刻投入戰鬥,這不能不説早已為侵略做了充分準備。

  他説:“這場戰爭是由日本軍國主義有計劃發動的侵略戰爭。從中國的東北到海南島,在日本軍國主義侵略過的地方,到處都灑下中國人民的血跡。我們不牢記這件事是不行的。日本侵略中國,是不可磨滅的事實。”

  藤田茂説,一位到中國訪問的日本客人歸國後曾向他講:“中國人説讓我們把過去戰爭的事忘掉吧,為兩國人民未來的幸福和平友好相處奮鬥吧。”藤田茂對這位客人的無知感到遺憾。他説:“誰能忘掉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是被日本鬼子殺死的呢?誰能忘記祖輩遺傳下來的房屋被燒掉了呢?”在他看來,“反省過去的侵略戰爭,揭發日本軍國主義,才是日中友好的基礎。”“日本必須正視侵略戰爭的本質,從思想上憎恨和反對侵略戰爭,才能正確理解‘把過去忘掉了吧’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這也是49年前那場正義審判的真正含義。

1
(編輯:曹勁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