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軍校動態

徐州空軍學院研製可視技術構建保障網絡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03日 10:06

   

徐州空軍學院研製可視技術構建保障網絡(附圖)

實時跟蹤監控示意圖

徐州空軍學院研製可視技術構建保障網絡(附圖)

實時跟蹤監控.陳運軍攝

  陳運軍 韓文 解放軍報記者 姜寧

  戰場態勢瞬息萬變。戰區指揮中心,電子地圖熒屏閃爍,各軍械倉庫物資消耗、補入及庫存等信息一覽無余。按照戰場態勢,指揮員輕點鼠標,一條指令瞬間通過遠程通信網絡傳送到某物資基地,某型航彈從出庫、空運直至運抵目的地,全程實時顯示在電子地圖上。

  這是徐州空軍學院研製的“可視化航空彈藥裝備指揮信息系統”演示戰場精確保障的場景。2004年,該成果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打開“可視”窗口

  目前,建立戰場精確保障模式已成為各國軍隊爭相開發的焦點。但是,由於存在諸多技術難題,世界上現在僅有美軍掌握了“可視”的核心技術。

  2002年4月,陸廷金教授率博士研究生李少如赴部隊調研。隨著調研的深入,他倆眉頭緊鎖起來:傳統的“航彈統計靠清點,上報實力靠報盤,請示報告靠電話”的低效率保障模式,已不適應現代戰爭保障需要,打開“可視”的窗口,構建航彈信息保障平臺已勢在必行。

  懷著強烈的緊迫感,他們回院後一頭鑽進資料室,開始了全面系統的研究。經過反復論證,陸教授創造性地提出了研製思路:採用多卡識別等一系列前沿技術,通過遠程移動通信網絡,把一個個分散的物資倉庫與指揮中心聯接,形成一個高效指揮網絡,構建具有我國自主産權的“可視”裝備指揮信息平臺。

  歷經兩個月奮戰,他們終於完成了10余萬字的研製方案,並申報立項。研製方案引起上級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科研項目申請一路“綠燈”,被空軍正式批准立項。突破“可視”瓶頸

  課題組成立後,攻堅戰打響了。陸教授帶領課題組按照設計理念,從理論上推算,在實驗中求證,反復修改設計參數,多次嘗試新算法,探索改變干擾強度。

  課題組相繼攀登上一座座科研山峰:數據糾錯編碼算法獲得成功,數據糾錯能力達到設計要求,精確信息採集取得實質性進展,遠程移動網絡通信鏈結初戰告捷。

  攻關進入關鍵時刻,課題組向“可視”關鍵技術——多卡識別技術發起了總攻。當突破狹窄的“瓶頸”時,課題組“可視”的視野突然開闊起來。

  攻克了“可視”核心技術,課題組馬不卸鞍,連續奮戰,先後完成各類系統軟體和硬體模型的設計,並成功研製出“可視化航空彈藥裝備指揮信息系統”樣機。

  在空軍組織的項目鑒定會上,與會的30多名專家教授給予該系統很高評價:“功能完善,操作簡便,運行穩定,實現了空軍裝備保障指揮手段上的突破,達到了同類系統的國際先進水平。”專家們一致提議把這項技術迅速轉化為部隊戰鬥力。

  延伸“可視”眼睛

  鑒定會結束後的第二天,空軍下達命令:系統列裝生産,3個月後裝備部隊。

  由科研成果轉化為戰鬥力,通常至少需要1至3年時間。對於課題組來説,幾乎一切都要從頭開始:系統需修改完善,數據庫需重建,大部分設備需重新研製……在京參加項目鑒定的課題組征塵未洗,又投入到成果轉化工作中。

  裝備研發的關鍵時刻,突然無法傳輸信號!李少如博士與有關技術人員經過30多個小時的攻關,技術難題終於被攻克。

  2003年3月5日,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日子。在這之前,數十套系統裝備已如期組裝測試完畢並運抵部隊。隨著鍵盤的敲擊聲,在系統聯接下,南到南海前哨,北到長城腳下,西至戈壁大漠,東至渤海之濱,分散在全國各地的物資倉庫與指揮中心實現了信息暢通。聯調獲得成功!在場的一位指揮員興奮地説,這套系統讓指揮員長出了一雙“千里眼”,指揮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拓展“可視”平臺

  某後方倉庫,筆者攜帶識別卡,跟隨航彈供給運輸車車隊進行了實地採訪。

  進入庫房後,押運官兵按照指揮中心下達的某型航彈調撥命令,迅速組織裝車,同時完成識別卡的信息錄入。運輸車出倉庫大門時,門口的詢問器自動讀取識別卡上信息,通過電子賬簿完成了各項登記統計手續。車上安裝的無線電傳感器,隨時將運輸過程的動態位置傳送給指揮中心。

  運輸車抵達某倉庫進入大門時,安裝在門口的詢問器自動對隨車攜帶的識別卡進行識別,並錄入已建立的電子賬本上。從電子地圖上,各類物資運輸及出入各庫的情況一目了然,實現了航彈保障指揮全過程網絡化。

  這套系統裝備部隊以來,功能穩定可靠,多次通過保障演練檢驗。陸教授告訴筆者,該項成果具有很強的技術移植性,其平臺經拓展可用於各軍兵種,在民用物資信息化保障上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陸教授還描繪了未來戰場精確保障的情景:運抵戰場的戰備物資,無論是從陸地、海上或是空中運來的集裝箱,只要在裏面放置一塊記錄箱內所裝物品的電子清單,提貨官兵憑藉微型自動識別儀,很快就能找到所需要的物資,直接運抵各自需要的地方。

  正是基於這樣的設想,陸教授帶領課題組又投入到系統二次科研開發之中,常年奔波于各軍兵種部隊調研實驗。目前,系統移植開發工作已取得可喜進展。以“可視”技術為支撐,我軍後勤精確保障指揮模式正在形成。

  相關鏈結

  射頻識別技術

  射頻識別技術是上個世紀90年代興起的一門新技術,它是在無線電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集成電路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新型技術分支。通過附著在被處理物品上的識別卡和閱讀器之間的射頻信號交換信息,可以對物體身份等各種屬性進行識別,從而自動完成分檢、統計和定位等各種處理工作,以提高物品流通的自動化水平。

  由於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研製出了適合各種應用途徑的專用射頻識別集成芯片,使射頻識別技術在功能上大為增強的同時,應用成本大幅度降低。目前,這項新技術被廣泛應用到自動化生産線、航空包裹識別、後勤供應鏈、公路收費系統、電子商務系統等各種大流量、實時性要求高的領域,給生産、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為了適應現代戰爭特點,實現戰爭物資快速補給過程的全程跟蹤,美國國防部將用於精確保障的可視技術列為裝備保障指揮的重要課題。當前,美軍正在加快研製和裝備“全物資可視系統”和“在運物資可視系統”。前者可以實現後方廠家到前方散兵坑物資發送的全程跟蹤,包括物資裝備的位置、狀況及承運人等;後者則利用“射頻裝置、搜索裝置和衛星聯網的計算機系統、物資數據庫”追蹤補給物資的調運情況。這兩個大系統將大大提高物資分發的快捷性、準確性和經濟性,為實施精確保障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1
(編輯:曹勁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