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國內外報道和評論

紀錄片市場還很大

------——由系列紀錄電影《中華文明》説起

央視國際 2003年09月05日 16:45

  光明日報(2002年第378期)

  作者:周瀟

  由中央電視臺投拍、陳建軍導演的《中華文明》系列紀錄電影,用豐富的電影手段和引人入勝的敘述方法,展示了中國五千年的文明進程。影片客觀又不失激情,實證又充滿想象,用一種嚴謹、科學的態度和藝術情懷,對我們民族的文明史進行還原和重構,具有很高的學術和藝術價值。隨著《中華文明》新紀錄電影周的舉行,紀錄電影一時也成了電影關注的一個焦點。中國紀錄電影的歷史和現狀,以及未來發展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成為關注紀錄電影的業內人士議論的話題。日前在北京舉行的“關注紀錄電影高級論壇”匯聚了一批思想界、文學界、考古界、影視界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就上述問題進行了研討。

  紀錄電影少並不意味著沒有觀眾

  參加研討會的專家們認為,紀錄電影是影像史學中很重要很特殊的內容,在我國曾經有優良的傳統,然而相對於我們民族源遠流長的深厚歷史和日新月異的輝煌時代,我國紀錄電影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還明顯不足。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司徒兆敦説:“意大利著名的電影導演多塞特 ∙多納托雷拍過一部片子《天堂電影院》,在這部電影裏頭有一段對話:‘因為經濟,因為電視和錄像帶,電影已經成了美好的回憶。’他講的是藝術電影,藝術電影的命運是這樣,紀錄電影的命運就可想而知了。我記得20世紀五六十年代,那個時候電影院每次播放故事片之前,總要播放一些新聞短片、科教短片,也有紀錄片的專場,比如像法國的《靜靜的世界》,像桑塔剋夫婦所製作的《條頓艦在行動》,對於這樣一些影片,包括紀錄片專場,觀眾是非常踴躍的。可是現在紀錄片只能夠由電視臺去播放了,而且由於欄目化,由於收視率的種種原因,紀錄片處在夾縫之中。”

  中央電視臺《紀錄片》欄目製片人陳曉卿認為,在電視日新月異的變化之中,電視的商業特性也越來越突出,更多的人把目光投注到電視劇、娛樂節目上去,紀錄片的的確確在其中顯得相當的落寞。影視界的這種商業化的追求,並不能代表節目本身的價值。其實紀錄片也不是沒有觀眾,問題是我們能拿出什麼給他們。從這一點來説,《中華文明》系列片的拍攝是一次很好的嘗試,也是一個很好的開端。

  重新認識紀錄電影的價值

  紀錄電影以其對歷史、生活、事件的真實還原,在向人們展示事實的同時,也在傳達一種對事物的價值判斷。因此,同娛樂片不同,紀錄電影以其嚴肅、客觀、公正的紀錄與還原,在向人們解讀歷史的同時,還或多或少地充當了教科書的作用。

  清華大學葛兆光認為,對於一些能夠影響一代人的東西,,應該給予必要的關注。他説“像紀錄電影這樣的影像手段,和文字一樣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要普及一些歷史知識,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樹立我們這一代人,甚至下一代人對我們中國歷史的一個正確看法。紀錄電影在這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視,因為在很長的時間裏,我們是在教科書中來了解歷史的,所以《中華文明》帶給我的感受是全新的,儘管嚴格地説,它還不是那麼嚴謹.。”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副所長王巍説:“我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日本留學了幾年,國外紀錄片的創作跟我原來印象中大不一樣。我很喜歡看的就是NHK的新聞片,我覺得我們這個領域很廣闊,應該能做到非常吸引人,我們在這方面也很有發展前景。因為我們國家有著5000年悠久的文明史,紀錄電影對於形象的展示這些文明應該承擔一定的責任。而以往我們對此關注的還不夠。”

  作家梁曉聲認為,電視作為一種傳媒手段,其影響不可忽視,在新聞與娛樂之間,有一個空白地帶,作為影視工作者,就要思考怎麼去填補這個空白。很長時間以來,我們所填補的就是文藝演出,各種節目、慶典中的文藝演出,再加上我們中國特色的電視劇,它們的文化品位,尤其是知識品位、歷史品位和思想品位都是相當弱的。長此以往,我們的下一代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成長,是令人擔憂的。因此,我希望能有一批像《中華文明》這樣有思想、有歷史感的片子來填補這個空白,這就需要我們重新來認識紀錄電影的價值,並負擔起這個使命。”

  紀錄電影更要研究市場

  在人們的印象中,中國電影最近幾年持續低迷,而紀錄電影更是難得一見,票房更是談不上。其實,中國並不缺乏好的紀錄電影導演,也拍攝過不少好的作品。紀錄電影的現狀,除了自身的原因外,其中最重要的是對市場的研究不夠。其實只要找準定位,紀錄電影同樣能贏得觀眾,幾年前,觀眾爭睹《周恩來外交風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片曾取得了3500多萬元的票房,在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一代偉人周恩來以及共和國走過的那一段歲月也深深地印在了人們的腦海裏。

  在談到這一點時,《周恩來外交風雲》導演傅紅星感觸頗深,他説:“市場最大可能地解決交流問題,紀錄片只有走向市場,才能得到交流,看的人越多,交流的也就越廣泛,你也就越成功。事實證明,紀錄電影是有市場的,關鍵是一定要操作好。做紀錄片導演是很難的,它要求你既是一個學者,同時又要像電影導演一樣是一個藝術家,而且又得有操作能力。紀錄片導演要找資金,要多方聯絡,而最關鍵的是要去找市場。隨著現在中國社會的變化,市場的劃分越來越細,越來越清楚,什麼樣的人看什麼樣的片子,對做片子的人來講,你的目標就要特別明確。”

  北京廣播學院教授林旭東説,相對而言,目前國內紀錄電影的市場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在一些發達國家,都有專門發行紀錄電影的影院,如在日本東京的澀谷附近就有一家專門發行紀錄片的電影院,東中野也有一家,在東京的知識界裏很有影響,其中東中野一年大約能做5部左右,有的片子上座率還很高。但在許多發達國家,紀錄片的流通渠道主要還是通過電視,特別是一些收費的有線電視。像歐洲有德法兩國合辦的歐洲文化臺(ART),每晚10:20以後到第二天淩晨專門播出藝術電影,其中就有相當數量的紀錄片。此外,美國的HBO,英國的有線4台也是這樣,了解這些對我們建立一個完善的紀錄電影市場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紀錄片導演陳真也認為,對於紀錄片來説,市場是很重要的。他説:“一個紀錄片拍得再好,技巧再高,內容再感人,再有教育意義,如果沒有人去看,等於什麼也沒做。我們以前的最大問題就是只顧埋頭拍片,沒有認認真真地來搞市場研究。紀錄片市場如何整合,如何細分,是個很大的課題,因為紀錄電影的表現特徵註定它不可能像美國大片一樣老少咸宜。要想讓中國的紀錄電影取得更好的發展,我們必須認真地對待這個問題。尤其像《中華文明》這樣製作精良、內容豐富,兼具知識性與歷史感的鴻篇巨制,如果市場打不開,那將是一個很大的損失。”

(編輯:小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