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最新動態

管窺中國

------《走進中國當代中國生活藝術展》即將赴展巴黎

央視國際 2003年08月12日 16:18

  http://www.cfcy.org <中外文化交流雜誌> 勝先 陶紅

  從衣食住行的基本生存形態,觀察一個人、一個家庭乃至一個民族的生活狀況及其文化習俗,是窺一斑而知全豹的最為有效而直觀的手段;由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承辦的名為《走進中國當代中國生活藝術展》,係大型國際交流活動"中法互辦文化年"中"中國文化年"重頭項目之一。該展堪稱一個小中見大、微中觀宏、管窺中國的大型藝術展覽。

  日前,本刊記者採訪了北京歌華發展集團"中國文化年"的設計總監趙全紅。趙總監告訴記者,《走進中國當代中國生活藝術展》將於今年10月份,即"中國文化年"開幕式的當天,在巴黎的非洲大洋洲博物館開幕並展出1個半月。該展以"走近中國,分享文化"為主題,在2000多平方米的展區內,通過實物陳列、場景復原、影視播放、模型展示及圖文説明等方位的佈局,構成"衣、食、住、行"四大板塊,旨在就普通外國觀眾最為關心的當代中國及中國人民鮮活的生活形態入手,真實凸現中華民族獨特的生活方式及獨特的傳統文化,使法國乃至歐洲大多數尚不十分了解中國的觀眾,通過普通中國人的日常生活而分享中國文化、體驗中國藝術,並由此了解當代中國的歷史演變及其發展。由於整個展覽傳統形式與現代風格的有機相融,頗具生活的藝術性,因而頗具親和力和影響力,使不了解中國的外國觀眾更易喜聞樂見。

  趙全紅總監告訴記者,該展的創意主要來自集團藝術總監李鐵濤。李老師受此前曾觀覽過的一個名為《外國人眼中的中國》的展覽啟發,深知像《走進中國當代中國生活藝術展》這樣一個以法國乃至歐洲觀眾為主要對象的藝術展覽,首先應該而且必須了解外國觀眾究竟關注中國什麼?喜歡中國什麼?興趣中國什麼?其實,外國人更想了解的是當今中國人的生活狀況和魅力無窮的傳統文化。一旦明確此點,策展主題便由此確定。

  為了突出展覽主題,從而更加吸引觀眾,令其真正"走近"中國,了解中國人的現實生活,了解當代中國的真實現狀,該展在創意方面努力突出現場感和真實感,從挖掘和表現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出發,儘量找出中法雙方共同關心的"點",充分運用"展覽語言"的形象特點,盡可能地減弱語言文字在傳播過程中的障礙和局限。惟其如此,才更能體現"走近"的策展意圖:通過從衣、食、住、行這一具體而獨特的視角,觀察現代中國的發展,加強對中國文化的感知與興趣,拉近法國及歐洲人民與中國人民的距離,從而消除其此前曾有的模糊印象。

  縱觀《走進中國當代中國生活藝術展》的四大板塊,主題明確,特點突出,層次清晰,形象生動……如《衣》篇,則以《褪色的現場百年時尚》、《復蘇的現場傳統服飾文化》和《時尚的現場今日東方》等部分組成,展示了明末清初直至近、現代的中國服裝及服裝文化,觀眾從中可以了解到中國"衣"的百年曆程及其演變。這部分展品除經典服飾外還有傳統旗袍、"文革"時期的草綠色軍裝、灰藍色的中山裝。法方的籌展參與者説,那些曾于特定歷史時期出現的特殊形態的服裝,很得法國觀眾好奇和喜歡。至於現代中國人的服裝已不僅僅只是面料藝術與傳統習俗結合的産物,並及時吸收了國際時裝潮流的最新元素,同樣的旗袍、唐裝,因對於國際時尚潮流的借鑒和吸納,與傳統的同類服裝已很有更新和區別。而在展覽現場的制布表演、唐裝製作表演以及現場製作完畢的唐裝作為紀念品贈送觀眾等,都是該展頗具親和力的特點之一。關於"食"篇,則通過《東方美食》和《天下神飲中國茶》等兩部分進行展示,原本亦有現場烹制"中國美食"的策劃,但由於場地條件的局限,終於取消現場"美食"製作的表演。但特辟有一個相當容量的茶室,觀眾在此可以休憩品茗,不僅目睹還可親嘗美譽天下的中國名茶。當然,若有意猶未盡者,還可買回家中繼續享受。"住"篇以《巧奪天工中國建築藝術》、《工巧之美中國家居藝術》等部分組成。主體反映傳統四合院和當時中國人的生活狀況、文化品位等內容。為了多層次、多角度地反映中國人的生活,展覽還安排了現代生活小區的展示。如小後倉小區是中國舊城改造和改善居民住房條件的一個縮影,通過新舊圖片的對比和文字説明,清晰地勾勒出小區居民熱愛故土的心情和態度。而在北潞春小區的展示中,策展人使用模型、圖片、文字等諸多形式,充分表現其在環保綠色生態方面的特性,諸如郊區洼地利用、保護耕地、垃圾處理、污水處理、綠化降噪降光、人車分流的交通設施、無障礙坡道和使用天然石材……等所具有的國際領先理念及極富人性化的探索和實踐。在"住"篇中,策展人還安排有"明皇城根遺址公園"的介紹,此亦法國和歐洲觀眾較為關注的項目。展覽不惜調 用已被"首都規劃委員會"永久收藏的模型並配以由設計師在項目建設前後親自拍攝的大量照片和文字説明,用以介紹這項新一代中國建築師的作品。同樣引人矚目的還有"明清古典門窗"部分,數十部精雕細刻、花樣繁多、古色古香地帶有強烈東方美學元素符號、對法國觀眾而言充滿異域情調的古門窗,在展廳所構成的一道獨特而又和諧的風景線,肯定會令觀眾駐足留連。另外,還有城市景觀的展示,如上海"新天地"石庫門這一中西合璧的産物,其外觀係歐式古建築,裏面卻是特點鮮明的中國江南民居住宅。眾所週知,"新天地"酒吧已在國際大都市上海一道亮麗的現代風景。由此,中國建築藝術和住宅文化的魅力可見一斑。以"走遍中華"為主題分《步入交通古國》、《體驗民風民俗》等組成了《行篇》。"行"篇是整個展覽最有爭議的部分,經反復討論,終將其定位於交通工具上,因為中國古船、古車的歷史均十分悠久、頗能體現中國交通業的成熟與發達。通過中國古船、古車的模型和羅盤、航海圖等,展示和反映中國在"行"、即交通方面的文明及魅力。至於當代中國在"行"之方面的體現,展品選取了與磁懸浮列車、高速公路網、轎車、自行車等有關的內容。在轎車展示中,尤其突出了中法合資的神龍富康轎車的展示,由此加強與法國觀眾的親和力。另外,在《走進中國當代中國生活藝術展》上,還有很多獨具特色的且此前從未出過國門的民間工藝品的展示。

  目前,已進入製作階段的《走進中國當代中國生活藝術展》的籌辦仍于緊鑼密鼓之中。其間,屢屢遭遇諸如經費、場地甚至"非典"的重重困擾、種種困難,但在各級領導和全體籌展人員的不懈努力下,依然有條不紊,循序穩進,應該説勝券在握。預計,今年9月中旬,所有展品將如期運抵法國。

  屆時,一個濃縮的偉大中國,將生動而深刻地展現于觀眾!

(編輯:張俊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