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博客 論壇 播客 社區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手機MP4
主持人頻道首頁
撒貝寧首頁
個人簡歷
相關文章
  2002年春節網上拜年
  2001年3月9日在線精華
  2002年4月12日在線精華
照片集
互動區
主持欄目
  今日説法
網友評論

  主持人信箱
相關文章

走近撒貝寧 
作者:CCTV.com實習記者 代影 

  四年前的五月,撒貝寧及《今日説法》其他兩位主持人在成都西南書城簽名售書。和所有支持他及其節目的觀眾一樣,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站在了長長的隊伍中,期待著這種不常有的機會。能和自己喜歡的主持人面對面,估計是所有Fans所盼望的。我也不例外,為了多幾次這樣的機會,買了五本書、排了五次隊、讓他簽了五次名,收穫了一大堆照片。當時就在想,如果有一天能與撒貝寧面對面的接觸,甚至採訪採訪他,那該有多好!四年後的四月,這個夢想居然實現了,有幸成為CCTV.com《線上故事》的實習生,從而獲得一次採訪他的機會。

  撒貝寧很忙,除了錄節目還總出差。好多次打電話,他都在外地。每次聽到他因要改採訪時間而傳來的商量式的、歉意的聲音,就會覺得他永遠是大家心目中那個極具親和力的小撒。好事多磨,終於,他坐在了我面前。剛錄完《今日説法》五週年特別節目,臉上還留著殘粧,就更顯他的帥氣。節目中的撒貝寧,呈現給我們的是嚴肅的面孔、嚴肅的眼神,而對面的小撒卻充滿了和善,他的眼睛很漂亮,這是以前看節目時未曾察覺到的,溫和的眼神透著敏銳和朝氣。

  觀眾眼中的小撒

  個兒不算高,也不是特帥,但能吸引眾多眼球的關注,這就是每天中午12:40帶您暢遊法制世界的《今日説法》主持人撒貝寧。觀眾都習慣於親切的稱之為“小撒”。

  四年前,成都西南書城簽名售書現場,在大媽眼中,小撒是個孩子:“這孩子,一點名人架子沒有,還挺帥氣的,就是學生氣濃了點。”在大學生眼中,小撒是自己的同班同學:多才多藝、才華出眾、咋咋呼呼。在小朋友眼中,小撒是可以陪他們玩、陪他們鬧的大哥哥。

  四年後,梅地亞中心,接受採訪的小撒少了一些學生氣,多了一份成熟、多了一份穩重。從學生氣不斷地向成熟的社會人發展,這樣的變化讓小撒感到欣慰,“畢竟自己主持的是法制類節目,對於生活來説,學生氣是件好事,能夠讓人活得非常單純,但不利於做節目。”經過這麼多年工作的打磨,小撒的性格中多了更多的責任感和與人交往的默契。

  有網友説,很難把節目中嚴肅的小撒和網上幽默的小撒聯絡起來。的確,生活中的他更多的是處於一種隨意的狀態,完成工作後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與人交流的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從生活中吸取養分用到下次節目中去。“如果二十四小時都處於工作狀態,那麼很快就會使自己精疲力竭,觀眾也不希望我們《今日説法》的主持人每天都沉浸在對案件的分析中。”生活中的小撒喜歡運動,打球、游泳、郊遊、爬山……,只要能放鬆身體的,他都會盡情參與進去。

  成長路上的小撒

  小時候的撒貝寧,調皮是出了名的。在幼兒園裏,經常帶著小朋友去抓毛毛蟲,被弄得渾身疙瘩,經常帶著小朋友玩打仗,把人摔得頭破血流……老師拿他沒辦法,只有將其“遣送”回家。也是這樣一個淘氣的“小”撒,創下了演講的神話,初、高中時,只要有他參加,別人就別想拿第一。

  小撒是幸運的,他找到了興趣和專業的契合點,雖然從小就熱愛藝術的他選擇了相對理性的法學專業,但在他眼中,法律同樣是一種藝術,是一種用來解決人與人之間矛盾、糾紛,用來平衡整個社會的藝術。他願意在這樣的一門藝術中游走,雖然最初對律師的認識只是:帶著假頭套,在法庭裏走來走去,很是威風。

  當提及怎樣與《今日説法》結緣時,小撒直言不諱:我覺得自己特別幸運,這個機會不是留給我的,而是被我撞上並爭取到了。如果這個機會走到另一個年輕人面前,他只要努力一點,也是能夠抓住的。

  在大家眼中,小撒的路似乎走得特別順暢。從保送北大本科到保送北大研究生再到進入CCTV《今日説法》,一路上,沒有羈絆、沒有挫折,風景無限美好。其實不然,畢竟對於電視這行來説,剛入道的小撒是個門外漢,道行尚淺。由於缺乏電視方面的專業知識,剛開始做節目時,他經常找不到感覺,不知道該怎樣去面對嘉賓、面對鏡頭。經過幾年的磨練,鏡頭前的他早已揮灑自如、遊刃有餘了,但他卻把自己的這種進步、把自己所取得的成績完全歸功於領導、同事這麼多年來對他的寬容與鼓勵。“他們從來不會對我提出任何硬性的要求,所以我覺得是這樣一種氛圍讓我慢慢地隨著節目一起成長。”

  對於小撒來説,《今日説法》給他提供了一個最完美的結合點:既滿足了他固有的表演慾望,又不至於丟掉在北大這麼多年所學的法學知識,他願意用“十年磨一劍”的形態去做這個節目。

  撒眼看家

  在念大學以前,小撒有一個溫暖的家:爸爸、媽媽和小妹。爸媽的做人原則和人格魅力一直影響著他,“父母給我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引導,包括他們的敬業精神和工作中一絲不茍的狀態。”初高中時,小撒喜歡打籃球,非常希望擁有一雙屬於自己的漂亮的球鞋。但在當時,對於一個工薪階層家庭的孩子來説,這個願望的實現只能等到生日或者春節的來臨。雖如此,小撒仍然過得快樂而知足。“我家並不富裕,但很溫馨。”説到這,時間有了短暫的凝固,或許童年的美好回憶像電影的快鏡頭一樣在小撒的腦海中迅速閃過。

  小撒並不在乎自己另一半的職業。“我只在乎能不能在見到她或者和她在一起時真正感受到幸福,只要願意和她在一起,我不會在乎她是否是圈裏人或其他什麼職業。”在小撒看來,一個理想的家庭,其成員之間應該是相互扶助的,每一個人都應該在生活上、工作上去關心另一個人,去幫助、讚賞他(她),要懂得生活的藝術,懂得怎樣去解決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