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有問有答

破解留學英國“傳言”

央視國際 2004年02月05日 17:44

  留學英國一向被認為是高成本的教育付出,而不久前聽到英國使館文化處主管教育的一等秘書狄士禮先生的説法:這種“傳言”有它不確定的一面。狄士禮先生也是英國文化協會駐中國辦事處的教育總管,負責英國教育在中國的推廣交流工作。

  傳言一:到英國留學非常昂貴

  記得年初時我就曾向他提出過到英國留學費用昂貴的問題,這次他又説,這是很多人見到他時都少不了説的一句話,所以他認為這是社會上流傳的關於英國教育不正確的頭號“傳言”,而他每次總要用“物有所值”來回答。

  狄士禮先生説,在英國的高等教育中,本科教育各個學校的費用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出入不是很大,但是在研究生教育這塊,不同地區的院校差異有時卻是非常的大。這和中國一樣,不同的地區消費水平和生活費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在英國的一些大城市的生活費一般是要比在中小城鎮生活的費用要貴出很多。

  在英國學習,許多情況下的課程設置和時間是比其他國家要短很多,比如碩士課程一般為一年。所以狄士禮先生説傳言在英國學習非常貴是錯誤的,因為到英國去接受英國的教育可以説是物有所值或物超所值。

  傳言二:英國教學質量不高,非常次的學校才需要國際學生

  這是一個關於英國教學質量的一個問題。狄士禮先生説,就個人而言,我所説的質量和大家所理解的質量稍微有些不同。在英國有特別好的學校是為最好的學生提供教育的,這些優秀學校的名稱大家已經非常了解。同時,英國也設有各種各樣的課程大約有70萬種,可以讓各種學術背景的人都能在英國找到接受教育的起點。

  曾經做過教師、現在英國文化協會工作的狄士禮先生,參與了英國官方的教學質量評估和科研水平評估的所有科目,他認為,和中國一樣,英國的教育制度也是不斷地在變化著,有各種形式評估的綜合介紹,包括教育質量和科研水平的評估。學生可以決定以哪種信息的評估來作為參考點,來做出相應的決定。

  狄士禮先生説,他在中國從是英國使館文化教育處的工作已經有兩年多了,但是最近才發現中英兩國的學生在選擇學校時的思考方式不太一樣。他説他在中國經常碰到的問題是:狄士禮,你覺得英國最好的院校是哪一所?能不能給我推薦一所?

  “第一次遇到這種問題的時候我非常的奇怪,這個學生為什麼想要了解學校的總體情況。因為在當初我進大學學習時並不是考慮哪一所大學我要進去學習,而是考慮我要學習什麼專業。這一做法在英國是非常典型的,我們首先要考慮選擇什麼專業來學習,然後我們會考慮在這個專業下課程設置是怎樣的。當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課程時,就可以比較找到適合自己的院校。

  在這一點上,狄士禮顯得很驕傲,他説有些中國學生小時候在中國接受教育時可能會感到力不從心,效果不太好。但他到英國接受教育以後,因為各種各樣的課程總有適合他能力的,所以他會覺得在這裡非常地成功,會在學業上很有進步。

  所以他説傳言二也是不正確的,英國是非常注重教學質量的,也是替學生著想的。

  傳言三:英國人非常保守,因此中國學生到英國去讀書獲得簽證非常困難

  對此,狄士禮説看看我今天帶的領帶非常鮮艷,可以證明作為一個英國人我一點也不保守。 他説,英國其實是一個多樣化社會的國家。如果我回英國家鄉,有一件事情對我震動最大,就是當我走在大街上時,可以看到各種種族和民族的人,有英國人也有外國人,我們經常爭論在英國出生的華人是英國人還是中國人?其實英國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非常開放的國家,一直是歡迎國際的學生和海外的人到英國去學習工作。在英國的學校特別是在大學城裏看到國際學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只要你是真正的學生,有學校的錄取通知書,有一個很好的學習計劃,和足夠的資金,獲得英國的簽證並不困難。他説他為能夠和英國使領館簽證處的同事們一起在中國工作而感到很自豪,因為他們工作的目的是一樣的,就是要把中國真正的學生送到英國去接受教育。

  狄士禮説,去年一年在全中國申請英國學生簽證的有70%獲得了成功,這也就是説有28000名中國學生成功地獲得了英國簽證到英國去學習。和英國總人口比起來,這28000人已經可組成一個很大的城鎮了。所以英國人並不是很保守的,而是非常開放,歡迎世界各地的人到英國去學習。

  去年由於“非典”的原因,大部分學生在春季沒有取得簽證,所以到了今年夏天形成了一個簽證高峰,簽證處為了克服這個困難也從外面找了許多臨時幫忙的工作人員。可以説,今年夏天簽證處收到的學生申請是歷史上最多的,我們正在做統計。可以想象到,當這個數字統計出來後,我們可以看到今年是有史以來中國學生簽證人數最多的年份。

  傳言四:部分英國學校可以免上預科

  這個“傳言”是我根據一些媒體的信息來向狄士禮先生“求證”的,他作了如下詳細的解釋。

  英國通常要求中國和印度學生在大學前即高中畢業以後,接受英國本科教育之前要讀一年的預科,原因是這兩個國家的教育制度使學生在大學前受的教育比英國的要少一年。在英格蘭和威爾士,如果學生要上大學的話在此之前已經接受了13年的教育,因此大學本科的教育只要三年,學生就畢業了。在蘇格蘭情況略有不同,學生要早一年入大學,但是他在大學本科的時間要4年。所以為了使得在不同教育體制下的中國學生儘快適應英國的教育,英國學校一般都要求他們讀一年的預科,特別是中國學生還存在語言的問題。以前,預科的課程必須得到英國去上,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學校和英國學校合作,有合作辦學課程,可以在中國就讀英國的預科課程。他説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是,有一些中國學生在去英國讀本科之前,先去馬來西亞、新西蘭、愛爾蘭這些國家讀一年的預科。

  英國招收印度學生的歷史比招收中國學生的要長一些,因為印度學生在印度接受的就是英語的教育。對印度學生來説他們覺得自己對英國的教育體制更加了解也更加適應這種教育,所以在預科上花的精力要少一些。

  中國的情況也越來越如此,英國的學校正在和中國越來越多的合作,對中國的院校越來越了解,他會相信有些院校會輸送最優秀的學生到英國去讀本科,所以某個學校——並不代表英國教育的整體,會同意優秀的高中畢業生直接去讀本科而不需要讀預科。

  在英國,入學要求是學校自己制定的,錄取與否的大權也掌握在學校手裏,並沒有一個國家統一的規則。當然在蘇格蘭因為它是4年的本科,對中國學生來講不去讀預科的可能性會更大些。

  最後,狄士禮先生對於中國學生到英國留學談了自己的觀點。他説,中國的家長經常對他説,我希望把我的孩子送到英國最出色的院校去學習,不管在那裏學習有多麼困難,我相信他一定會克服的。而狄士禮認為,如果這個學生想要在英國學習好首先他在英國的生活要非常愉快,促使他有一個好的學習動力,他必須得每天保持一個很愉快的心情才能夠學習好,把他父母掙的這些錢花到點子上。所以狄士禮建議大家在考慮選擇什麼樣的課程什麼樣的院校之外,一定要考慮他生活的這種環境是什麼樣的。

  來源:《21世紀》

(編輯:王萍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