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橋之後布達佩斯建造的第三座橋是瑪爾吉特橋,它于1876年建成。由東西兩部分組成,中間有一個150度的折角,空中鳥瞰,很像瑪爾吉特島的一對翅膀。瑪爾吉特島,當地人稱“情人島”,是布達佩斯著名的溫泉療養勝地。從羅馬時代早期開始,布達佩斯就一直以其溫泉而聞名。它是歐洲最大的溫泉療養中心之一,每天充足的熱水從大約120口溫泉中噴涌而出。這裡的溫泉含有多種礦物質,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
瑪爾吉特島溫泉主管:“匈牙利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全匈牙利大約有400多處溫泉井每天源源不斷地從地下流出,僅在布達佩斯市就有250多處。早在羅馬時期,人們就在此發現的溫泉,羅馬人佔領匈牙利後開始利用溫泉洗浴,並研究用它來治療各種疾病。經過上千年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溫泉對人的身體健康的益處,由於它來自天然,沒有污染,可以治療各種急慢性病,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
布達佩斯的溫泉療養院星羅棋佈,每年吸引大量的國內外遊客,而塞切尼溫泉浴場則是歐洲最大的浴場之一,每年有200萬左右的人來此沐浴。這裡的常年保持在攝氏38度左右,即使到了冬天,這裡也是人頭攢動,絡繹不絕。許多沐浴者在池子裏一泡就是幾個小時,他們讀報、聊天,或是下象棋,悠閒自得。
這是伊麗莎白橋,它建於1926年,曾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懸索式吊橋,同時也是布達佩斯多瑙河段上最短的一座橋。橋是以奧匈帝國的皇后命名,即人們熟悉的“茜茜公主”。希茜公主是歐洲的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女性。她的一生集帝王的華貴與常人的痛苦於一身,宛如一隻久欲衝出宮廷樊籠的金絲鳥。
接下我們來到了自由橋,一座綠色的,全部由鋼鐵製成鐵橋。它建於1894年,並以奧匈帝國皇帝費蘭茨 約瑟夫命名,與對面的伊麗莎白橋成為“夫婦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被炸壞,今天它是匈牙利人民熱愛自由的象徵。
談到自由,我們自然想到千百年來為了匈牙利民主自由而奮鬥的匈牙利人,位於市中心的英雄廣場則是對這些人的最好的紀念。英雄廣場位於共和國大街的盡頭,是1896年為慶祝匈牙利民族在喀爾巴阡盆地定居1000週年而建。幾個世紀以來間,匈牙利的祖先馬扎爾人遊蕩在東歐平原上。之後,他們遷移到原阿瓦王國的舊址——喀爾巴纖山盆地,並最終定居下來。後來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特大帝在奧斯博格擊敗匈牙利人,迫使他們放棄了繼續西征的計劃。從此,匈牙利人開始向西方基督教文化靠攏。
匈牙利人在東西兩大文化的交匯處創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他們起源於東方,從歐亞大陸平原的古老文化中形成了自己的傳統。今天的匈牙利文化就如同多瑙河水一樣源遠流長。在提到匈牙利民族文化時時,我們不能忘記一個人——裴多菲。裴多菲橋建於1933年,主要用於兩岸之間的公共交通。“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裴多菲的這一千古名句在中國可以説是家喻戶曉,成為幾代人誦頌的革命箴言。裴多菲是匈牙利19世紀的偉大的詩人和革命者。1849年,他在保衛匈牙利獨立的西格什瓦爾戰役中陣亡。雖然,他沒有看到革命的最後勝利,但他激昂的革命鬥志和勇於獻身的精神激勵著後來無數個革命青年為了匈牙利的民族解放而英勇鬥爭。
自由帶來的美好的生活,今天的匈牙利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多瑙河兩岸是匈牙利人休閒的場所,那裏還有許多自由市場,這是布達佩斯市民愛逛的地方。從中國的字畫、手工藝品到一些旅遊紀念品,還有俄羅斯鏤花倣銀餐具、吉普賽金彩大碗,可謂應有盡有。當然,你也可以在這裡發現許多地道的匈牙利土特産,如匈牙利的提花織品等傳統手工藝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