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的80件青銅雕像都具有一定的文物價值和審美價值,大部分是加爾各答印度博物館的藏品,也有一部分是奧裏薩邦立博物館的藏品。加爾各答曾經是英屬印度的首都,加爾各答印度博物館1814年由英國皇家亞洲協會創辦,是印度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以藝術考古為主的綜合性博物館。
這80件青銅雕像大多作于印度中世紀北印度波羅王朝(750-1150)和南印度朱羅王朝(846-1279)時期,有些晚近的作品也基本上沿襲了印度古代傳統的造像儀軌,可歸入傳統雕塑的範疇。印度的青銅雕像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早在公元前2500—前1500年間印度河文明時代就有了造型優美的青銅小雕像《舞女》。經過貴霜王朝(約公元64—225年)和笈多王朝(320—550)時期,印度青銅雕塑又有了長足的發展。
印度中世紀(公元7—13世紀)是青銅雕塑的繁盛時期。北印度的波羅王朝和南印度的朱羅王朝分別成為佛教密宗造像和印度教諸神造像的兩大中心。當時印度的青銅雕塑已經發展到爐火純青的境地,銅像通常採用含銅比例較高的青銅以失蠟法鑄造,蠟模製作得非常精確,鑄出的銅像幾乎不必再進行任何加工。印度傳統的青銅雕塑往往是印度宗教崇拜的偶像,宗教哲學的隱喻,因此印度青銅造像的藝術風格不僅受形式的自律法則的支配,而且更受印度宗教、哲學嬗變的制約。以佛教造像和印度教造像兩大譜係為例,我們不難看出這兩種藝術風格的審美差異。佛教哲學主要是心理學,注重沉思內省,佛教藝術便強調寧靜平衡,以古典主義的靜穆、和諧為最高境界;印度教哲學主要是宇宙論,崇尚生命活力,印度教藝術便追求動態變化,以巴洛克的激動、誇張為終極目標。正因為印度教超驗哲學的宇宙論崇尚宇宙生命的活力,所以在中世紀印度教造像中,巴洛克風格的繁縟、變化、激動、誇張,取代了笈多時代古典主義的單純、景慕、完美、和諧,多面多臂或半人半獸的怪誕神像取代了佛教造像的人物造型。中世紀佛教密宗造像已經被印度教同化,造型與印度教神像趨同,也傾向於巴洛克的繁縟怪誕。這是一種誇張的、厚重的,具有異國情調的印度式的巴洛克風格,印度的火焰式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