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大仲馬的作品,一代又一代讀者漫遊歷史的法國,體會到法語的精妙。但是,小説作者生前身後都沒有得到應有的評價。在世時,他被譏為“寫作工廠”,他與人合作寫話劇,被批評是“像是利用黑人勞動力”;去世後,學院氣濃重的法國文學研究界與教育界一直與大仲馬保持著距離,很少有人把大仲馬及其作品列為研究課題,大學法語系沒有開設有關他的課程,他的作品未被選進中學語文課本。有人作過統計,他創造了37267個人物,其中主要人物4056個。一些評論者認為,學院派對在大眾中取得成功的作家常常不以為然,他們的作品往往不被認為是嚴肅的作品,不具文學價值,被歸類為“副文學”,因而沒有地位。簡言之,“越是大眾化,其價值越是受到懷疑”。
恢復地位
熱愛大仲馬的讀者一直在為恢復大仲馬的歷史地位而奔走。在法國,有一個“大仲馬之友協會”,其成員除了法國人,還有100多個國家的“大仲馬迷”。該協會去年通過決定,要求在大仲馬200年誕辰時將他的靈柩移入先賢祠。2001年3月20日,協會主席迪迪埃 德關致函總統希拉克。德關在信中比較了雨果與大仲馬身後受到的不同對待。雨果去世後就被稱為“聖人”,法國為他舉行了隆重的國葬,他的靈柩進入先賢祠。而大仲馬呢?1870年冬普法戰爭之時“他靜悄悄地走了,幾乎沒有人知道”。雨果竟是從德國的報紙獲悉這一噩耗的。德關認為2002年是一個彌補大仲馬生前未得到公平待遇的絕佳機會。動情地寫道:“讓大仲馬進入先賢祠不僅會使法國人民高興,而且在全世界具有象徵意義。總統先生,我們現在向您提出這個問題,大仲馬是不是應該進入先賢祠?”
希拉克很快作出答覆。3月26日,他簽署總統令,決定在今年大仲馬逝世132週年(12月5日)前夕,將他的靈柩移往先賢祠。總統府與文化部共同制定了週詳的遷移計劃。11月26日,在共和國衛隊的護送下,大仲馬的靈柩從維萊—科雷特小城一路走來,經過大仲馬生前建造的基督山城堡,經過法國參議院盧森堡宮,在萬眾的注目禮中,終於走到了先賢祠。為了這個儀式,法國花費了76萬歐元。
在大仲馬靈柩進入先賢祠之際,希拉克接受“大仲馬之友協會”採訪。他説,大仲馬是法蘭西語言文化在世界上最好的傳播者。他在國外旅行時,真切地感受到大仲馬在國外也深得人心。希拉克特別提到,江澤民主席曾對他説,《基督山伯爵》是一部完美的小説。希拉克總統説,他真誠地希望這個決定能夠改變某些人的成見。這些人把大仲馬視為二流作家,理由只有一個:他是一位大眾喜愛的作家。把大仲馬的靈樞移入先賢祠,就是要指出:文化屬於所有人。 (左圖:19世紀法國報刊上的大仲馬漫畫。)(鄭園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