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臺內一些部門及兄弟單位的節目做後期導演工作,其中也有一些獲獎節目。如:電視劇製作中心的《女人不是月亮》獲92年度“飛天獎”。天津電視臺的《狂賂》獲93年度“飛天獎”。
92年,“中國廣播電視學會電視譯製研究委員會”成立(會長劉習良,副會長趙化勇)。參與了該會成立的籌備工作,並被推選為副秘書長,主持組織聯絡部工作。同時,在第一屆、第二屆“廣電學會譯製片獎”發獎大會上作了學術報告。
曾應邀去中央戲劇學院為畢業班的學生講有關譯製片的課;曾去廣院配音演員學習班講課,組織學員進行實習,現今不少學員已成為譯製片創作的有生力量;還曾在臺總編室為暑期中學生安排的電視節目仲介紹“譯製片是如何創作的”。
95年,北京配音工作者聯誼會推選我為本屆主持。當時,譯製片創作工作在商品大潮的衝擊下已有許多不良現象,為使譯製事業能夠健康發展,我利用這個機會,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改進意見,會議以紀要的形式印發了我的發言。當時在北京譯製配音界引起強烈反響,促成業內人士達成共識,致使北京譯製配音事業出現了新氣象。
94年美國“特納”環球影視公司與我臺簽訂合同,要本台為其加工衛星播放的162部卡通片。我領受了此項任務。克服了美方新的工藝流程帶來的困擾,為其成功地加工出高質量的節目,得到好評。
對目前譯製片工作的認識及今後的追求:
譯製片是看世界的窗口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它被人稱為“奇葩”。“奇葩”之所以“奇”,就在於它特殊的表現形式之中所具有的那種特殊的內涵。它的創作除去表象的聲音之外,還需要對人的心理及生理潛能的挖掘,使各自不同的“神”與“魂”再現,供觀眾去欣賞、去感受,這就是它的魅力之所在。
我臺譯製片工作的發展,是在學習和汲取電影廠的製作方法、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結合電視的特點,逐漸走向完善的。我作為一開始便從事這項工作的人,有幸經歷這一發展過程,感慨萬端。
譯製片創作,表面上看來,無外乎將劇本翻譯出來,組織配音,男配男、女配女、老配老、少配少,音響一合成,將一部外國故事片交給觀眾完事。可實際上,要準確地翻譯劇本,既能體現原著風格,還要照顧人物口型,並且頗具文采,實非易事。何況從錄音方面講也有許多講究。
為片中人物配音是譯製片的核心和關鍵。我以為,它經歷了由初級到高級的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是客觀道白,缺乏情感。
第二階段是慷慨激昂,不夠真實。
第三階段才走向“貼近生活”,作到自然傳神。
目前,成功地譯製片基本上屬於第三階段。作為譯製導演除了要求配音演員的語言要生活化、性格化、具有動作性外,最重要的是要與片中的人物形象全方位地相“吻合”,要擺脫自己的語言習慣,不要“演”自己,而是讓觀眾感到確實閉上眼睛,憑藉聽覺而在腦海中出現與原片基本貼近的那些活靈活現的人物形象呢?
“好好色、惡惡臭”。人們總是喜愛美好的事物。為了達到賞心悅目的效果,譯製是否也能猶如一曲交響樂,猶如一道好吃的菜,給人的心靈和感官帶來美的享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