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哈農的藝術風格

央視國際 (2002年12月17日 13:46)


  哈農庫特1953年創建維也納古樂合奏團(Concentus musicus wien),採用古代樂器與當初的演奏方法專門演奏1200-1800年間的音樂作品。之後,與妻子愛麗絲拍檔率領樂團赴歐洲各地巡迴演出,並錄製了大量的古樂唱片,備受好評,名聲大振,成為現代最著名的復古音樂表演流派之一,與霍格伍德(C.Hogwood)領導的倫敦古樂學會樂團(The Academy of Ancient Music)並駕齊驅。

  除指揮之外,哈農庫特還四處講學,宣講古樂。1972年他任薩爾茨堡莫扎特音樂學院研究所教授,在不來梅主理蒙特威爾迪與巴赫作品指揮訓練班,並在各國主持古樂研討會。他還撰寫文章竭力提倡古樂,並主張必須保持古代的演奏方法和聲音效果,反對19、20世紀的某些演奏風格。

  他認為採用現代方法來演奏巴洛克音樂,音響效果是好,但那是大雜燴。巴洛克音樂有很多特殊的、細節的效果是用現代方法無論如何也無法表達的。因之,他的錄音多數都要盡可能地恢復古代的原貌(包括古樂器、樂隊編制、排列方式、調音標準、原版樂譜、演奏方法、聲音效果等),即所謂的原汁原味。

  哈農庫特雖然一味推崇古樂,也得到唱片公司的鼎力支持,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他並不全盤否定現代大型樂隊,也不鄙視19世紀作曲家的作品。實際上,他曾指揮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樂團灌錄了《舒伯特交響曲全集》《TELDEC 4509-91184-2》、施特勞特Ⅱ《蝙蝠》(TELDEC 2292-42427-2);指揮歐洲室樂團灌錄了《舒曼交響曲全集》(TELDEC 0630-12674-2);指揮維也納交響樂團灌錄了施特勞斯《吉普賽男爵》(TELDEC 4509-98821-2)等。最近,他指揮柏林愛樂樂團現場演出實況錄音的《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TELDEC 0630-13136-2),顯示了他擅長小型的古樂隊,也擅長於大型的現代樂隊。

  值得注意的是,哈農庫特能將古樂演繹得很“現代”,也可將現代作品處理得很“古典”。他的古樂演繹方法用在現代樂隊,既深刻表現原作的精神和基本的風格,又具有現代的音響和時代的特徵,理性和感性結合得非常之好,那種哲理之美很能激動現代人的心靈。

  勃拉姆斯的交響曲作品理智性比較強,帶有學院派的印記,一般的民眾不易認同、接受、品賞。哈農庫特的演奏並不刻意地追求色彩和輝煌的表現,而是以格外的精緻且富有表情地提示出勃拉姆斯交響曲的抒情性、歌唱性,那即興式的氣質和豐富的音樂形象,全然是勃拉姆斯式的,宏偉史詩性的《第一交響曲》,風俗舞蹈性的《第二交響曲》,抒情悲壯性的《第三交響曲》,古典悲劇性的《第四交響曲》,都是特點。

責編:曲歌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