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西部頻道 > 西部人物 > 正文

張維迎:成功源於西部對我的磨煉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19日 16:45)


  簡介:

  張維迎,1959年生於陜西省吳堡縣,1982年獲西北大學經濟係學士學位,1984年獲碩士學位,同年進入國家體改委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從事改革理論和政策研究,1990年9月進入牛津大學讀書,1992年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1994年獲博士學位, 1994年8月回國到北京大學工作,現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經濟學教授,北京大學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長,同時兼任牛津大學現代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

  主持人:張教授您好,歡迎來到我們節目做客。我在看您的簡歷的時候,發現您童年的生活情況是非常困苦的,當時家裏面貧困到一種什麼樣的程度?

  張維迎:應該像我們在上小學的時候、上初中的時候,經常到夏天的時候,我們餓的經常眼睛都是發暈,是經常吃不飽的,特別到春天。上高中的時候經常晚上是餓的睡不著覺,在那個地方是比較貧困的。

  解説:貧寒的家境讓張維迎從小就吃苦耐勞。儘管生活是那樣清苦,但他堅持不懈的學習和努力,一直讓不識字的父母感到欣慰。

  主持人:我了解到,雖然家庭生活非常的困苦,但是您在學習方面,一直在當地都是非常有名的?

  張維迎:是這樣,其實這個重要的原因,恰恰就是從我父親,特別從我父親來講,他有一個深刻的感覺,就是如果他自己有文化的話,他就可以離開這個地方,他就可以當幹部,所以從小父母對我寄託的希望特別大,就是你一定要讀書,不論家裏多麼貧困,只要你有能力,你往上走,家裏一定供你到最後。

  解説:懂事的張維迎看著父母日漸蒼老,但為了供他上學還要四處奔波,到處借錢。他暗暗發誓,一定要發奮努力,早日走出這貧困的黃土地,讓父母過上好日子。

  張維迎:我覺得可能有一點兒道理,就是因為家庭的貧困使你更應該發奮,尤其你看到父母為你,其實我父母好多事都不讓我做,就是你讀書,好比秋收那麼忙的時候,他們都讓我讀書,不讓我去幹地裏的活。那麼這個時候你就覺得你一定要非常努力,不能辜負父母對你的希望,期望。

  主持人:那時候您最想,那時候比如説在您的心態裏面,最想將來做成什麼樣的目標來報答父母呢?有這樣的想法嗎?

  張維迎:其實那時候從報答父母就是,總覺得自己只要,好比説能夠掙點錢,有工作就可以報答他們。其實我在大學的時候,我那時候大學每個假期回家的時候,我都扛一袋子白麵,然後提一箱子掛麵。

  主持人:這些東西是?

  張維迎:都是我用我的獎學金,助學金省下來的,我在大學的時候我吃飯就是,基本自己買的話從來不吃帶肉的菜,基本都是只吃一毛錢的菜,肉菜都得兩毛以上,這個我一般都不吃的,除非過節的時候,統一的犒勞一下,那麼這個吃。然後我老覺得就是説,父母把我供出來非常不容易,所以我應該使他們也過得更好一點。當時我們那時候農村還沒有面,非常的貴那時候,所以我就從西安坐火車提一袋子面,一箱子掛麵,每次回去以後也算給父母敬點心。

  主持人:這些東西可能現在看來不算什麼了,也花不了很多的錢,但當時那個時候我想你拎著這些東西進家門的時候,那種欣喜我覺得是,可能是很多年都難以忘懷的?

  張維迎:是是是,因為父母當然也很高興,他就可以告訴鄰居,告訴親戚,人家來了以後吃麵,這面是我們孩子從西安帶來的面,他們覺得非常的那種滿足。

  解説:日後,許多人也許沒有想到,這個從黃土高原走出來的窮孩子,居然走出了國門去深造。並且成為了當今中國經濟學界知名的專家。但這些榮耀並沒有掩飾這位西北漢子的樸實,陜北的黃土地以及曾給與自己幫助的人,張維迎時刻銘記心間。

  張維迎:説我上大學的時候,我們全村的人都來了,全村人每家派一個人,有八十幾戶人家都來了,每家都送,給你送幾個雞蛋,或者給你送五毛錢,或者幾家人湊起來給你買一塊床單,然後吃飯的時候全村人都到,其實我覺得是有好多人的期望,包括我上大學的時候,我在高中的一些同學他們在接濟我,他們在縣城裏面生活比較好一點,所以他們給我錢。但是我現在感到比較遺憾,就是説他們對我的這種關愛,這種支持,現在自己很難直接的去報答他們。

  主持人:今天您再想到家鄉的時候會有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

  張維迎:我覺得我欠家鄉的太多,我在那個地方長到19歲,無論家鄉的父母還是親人,或者鄉親們給了我很多的幫助,但我現在能給他們回報的非常非常的有限。去年我到老家之後,我説我能做點什麼呢?我看到我們那些學校還那麼破爛,我小學的學校和我當年是一樣的。當然後來我就説服我們的市委書記給了一筆錢,把這個學校重新修繕一下。那我到縣城之後,發現我們縣城建了一個柳青圖書館,柳青是我們家鄉人很著名的作家,但是這個圖書館書也很少,那我回來就自己花錢買了一些書,然後又動員我在出版社的朋友,包括三聯書店,華夏出版社,還有上海人民出版社,我就讓大家給我的家鄉能夠捐點兒書。因為那個地方其實(很窮),否則的話生活太單調,好多的年輕人他們也沒有機會往外走,我想能夠給他們一些書,他們在空閒的時候去讀讀。

  解説:走到任何場合,張維迎都坦言自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陜北人。陜北那片廣袤的黃土地,造就了張維迎樸實厚道、堅韌不屈的性格。儘管他也經歷過挫折,但這種逆流而上的性格也許就是張維迎最終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

  主持人:您最喜歡西北人性格中的什麼?

  張維迎:我覺得主要還是厚道,西北人。對人抱一種誠實的態度。在我們那兒的人,其實説實話,人與人之間信任都還是非常高的。

  主持人:您是搞經濟方面的專家,有沒有想過想讓家鄉的經濟也發生一些變化,想讓西部的經濟也發生一些變化?

  張維迎:我是這樣,我在上個月我專門到一趟西安,因為我現在在光華管理學院,我就希望幫助西北能夠培養更多的優秀的管理人才。我現在,包括我跟我們榆林市的領導都還是,我説我會儘自己的努力,但是能量非常的有限,我也是我們榆林市的市長顧問,如果有機會還給他們出點主意,去年我還回去給我們整個榆林市的中層以上幹部,有幾百人,做了一場報告,其實我93年也回去過,其實我每次回去都會給他們做一次報告。

  主持人:也就是儘自己的一點能量?

  張維迎:對,他們聽了以後覺得有收穫,思路可以開闊,但是這個作用很小很小的。那麼我現在也希望,其實我們那個地方的資源還挺好的,我認識的一些企業家,我也勸説他們有機會去那個地方投資。

  主持人:我在跟您聊天的過程當中覺得有一點特別讓我感動的就是,您的話語裏面依然帶著很濃的鄉音,我們常説少小離家,老大回來,鄉音未改,鬢毛催,其實今天這個這句詩體現在您身上非常的合適,我特別希望能在這樣一個地方,您再回憶家鄉的時候,能聽到您演唱的家鄉的《信天遊》?

  張維迎:謝謝,如果我現在回到老家的話,我説的話不帶任何洋腔,就是我們那兒説的洋腔,就是我説的和當地人的話完全一樣。

  主持人:那您跟我們説一句嗎?就是家鄉的話?

  張維迎:北京光華管理學院歡迎您。

  主持人:很純樸,很好聽。那能給我們唱一段家鄉的《信天遊》嗎?用地道的鄉音來唱?

  張維迎:提起我家來家有名 家住在綏德三十里鋪村 四妹子愛上了三哥哥 他是我的心上人。

責編:西尋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