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的比較
【hulunbeir】請問方教授,照現在的速度發展下去,網絡媒體會取代傳統媒體的主體地位而成為信息傳播的主流嗎?
【特邀嘉賓:方漢奇】恐怕不會,幾種媒體互相不能取代。但是網絡是一個很有發展前景的一個新的媒體,具有它特殊的優勢。
【漫遊世界】網絡媒體可以博采眾家媒體之長,它的優勢是其他媒體的不及吧。
【特邀嘉賓:方漢奇】比如説現在我是晚上看報了,本來應該是早上看報,但現在我是晚上看報。每天起來一般是先看電視新聞,一邊吃早飯一邊看電視新聞,八點鐘開始工作,首先就是上網,在網上呆一個小時,然後再下來幹自己的活。報紙包括日報、包括晚報、包括週報都是晚上看,這一點就顯示出網絡的優勢。
【飄721】這樣下去我們出版社,特別是報刊業不是要受到很大的衝擊?買報的人少了,它還怎麼生存啊?
【漫遊世界】這就是競爭啦,適者生存吧。
【飄721】不過總覺得拿張報紙在手裏的感覺就是比在網上瀏覽的感覺要好,但上網實在是比較經濟,並且信息也最新最全最快。真是割捨兩難啊!
【海上的明月光】報業在努力,國外很多大型報業的報紙都採用一日多版,這似乎與網絡新聞實時更新有幾分相似.但是國內的報紙卻很少見到一日多版。
【特邀嘉賓:方漢奇】還是有人買的。《南方週末》、《羊城晚報》在北京都有一定的市場。
【網絡主持人:邱純】方教授看到這個問題就樂了,很自然的就應接了這個説法。
【飄721】聽到,心裏真的是樂滋滋的……。
【hulunbeir】那網絡媒體會對傳統的大眾傳播業産生衝擊嗎?怎樣看待這一問題呢?
【海上的明月光】衝擊是肯定會有的,沒有矛盾就無法發展。所以有衝擊也是必要的,它促進了各種類型媒體的進步。
【高正奎】那麼你認為現在的主流媒體是什麼?還是現在根本就沒有一個可以稱為的主流媒體。
【海上的明月光】目前來説只有電視媒體算主流吧……我總覺得目前無主流媒體可言!
【高正奎】我想關於什麼是主流媒體,我想應該是分地區來説明。
【高正奎】老師:我很想知道什麼是網絡媒體?是在傳統媒體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種新型傳播方式,還是所有的網站都能説是網絡媒體?
【特邀嘉賓:彭蘭】網絡媒體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網絡媒體指的就是網絡,而狹義的指的是從事新聞傳播的網站。
【高正奎】那麼我們從狹義的説: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又有什麼不同?在傳播學上哪個更富有競爭力?對網絡工作者與傳統媒體的工作者又有什麼樣的要求呢?
【特邀嘉賓:彭蘭】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到底有什麼不同?如果從狹義來説,我覺得它的不同主要在於它的時效性、海量容量、互動性、多媒體性等等。如果從廣義來説,我感受最深的是,網絡作為媒介,是私人性與公共性的統一。如果從傳播學的概念來看,我們可以説網絡傳播是多種傳播的統一,例如人際傳播、群體傳播、大眾傳播等,在網絡中都是存在的。如果通俗一點説,網絡既是一個像電話那樣的私人媒介,又是一個像電視那樣的大眾媒介。而且,我們有時不能清晰地在網絡中的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之間劃出一條界限來。例如,在網絡中我們與朋友在論壇上的私下對話可能到處流傳。
【嘉賓主持:麻爭旗】剛才彭教授回答網友問題時已提到私人性和公共性統一,請您對這個問題作進一步説明。
【特邀嘉賓:彭蘭】我們常説網絡最大的特質就是互動性,我想互動的含義不僅僅是在於網民與網站的記者編輯或嘉賓之間可以對話,而且還在於在整個網絡新聞傳播中,網民成為了一種更加積極主動的角色。而互動的前提是因為我們可以把私人媒介當作公共媒介來使用。這兩者之間的轉換也是很方便的。
正是網絡同時具有私人性和公共性,所以網民就面臨著雙重的境地:一方面, 當私人性媒介向公共性媒介轉換時,個人的權利得到提升,人們常用有了"話語權"來説明這一點,普通網民對於媒介傳播內容的影響力,對於社會生活的參與能力,也由此得到提升。
同時,網絡作為公共媒介時,有一種聚集的力量,即把過去分散的、私人化的意見變成一種集中的、公共的意見,因此,網民對於整個網絡媒體以及社會的影響力也就會加強。
當然這樣一來,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的言行也應該更加注意。因為網絡具有私人性,我們往往在網上説話會比較放鬆、自由,一句玩笑話,本來只在某個聊天室或論壇裏説的,但一不留神,就可能在網上傳播開時,可能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而網絡的公共性也為那些惡意散佈不良信息的人提供了一種方便的手段。但我個人認為,那樣的人在網絡中畢竟還是少數。
【綠極極】我的理解是,網絡給人們也提供了更加自由和隨意的空間。當然,也可以為受眾提供更多的選擇餘地。
【特邀嘉賓:彭蘭】對,我同意,但是同時也意味著我們需要有更多的自律。
【綠極極】對於網絡中的虛假和不純潔的現象,我想這應該是如何建設的問題,就公共和私人性的問題,這並不是起主要作用。
【特邀嘉賓:彭蘭】當然是這樣的,但是我們不會願意老在網上上課吧,雖然上課也是必要的。網絡中的虛假和不準確信息很多來自網民,如果網絡不具備公共媒介的性質的話,這些信息是很難廣泛傳播的。所以,網絡的雙重性還是造成了網絡信息的複雜性。
【綠極極】就網絡“互動”而言,受眾往往關注的不僅是了解和發言,還有很多是出於學習的目的。就如CCTV.com的《電視批判》之所以吸引我,就是因為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課堂。
【漫遊世界】個人性的意見指向某一個被關注的點,也就成為公共性的意見了,就會對社會的其他成員産生一定的影響,即形成某種輿論的導向作用,網絡媒體無疑是加快這種輿論導向的形成。
【特邀嘉賓:彭蘭】我特別同意你的觀點,的確,從輿論形成的角度來説,網絡是具有很強大的力量的。
【人士傑】請問方教授,網絡媒體是否能替代其他幾種媒體,一統天下。
【特邀嘉賓:方漢奇】平面媒體、廣播、電視、網絡媒體是不能互相替代的,他們可以互相補充,但是不能互相替代。很明顯的一個例子,廣播有了80年,電視有了40多年了,仍然有報紙,互相不能取代。每個媒體都有它的特點,都有它的受眾,它們可以並行不悖,都是有生命力的,誰也取代不了誰。
【漫遊世界】共同發展,爭相鬥妍吧。
【海上的明月光】就像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始終不能取代筆。
【johnzou】方教授,您對網絡媒體和電視媒體結合的前景怎麼看?比如説交互式電視、信息家電、家庭信息終端等。
【古天草竹】這些網絡都不是Inter網吧?
【johnzou】我覺得能上Internet的設備不光是電腦。另外,微軟公司認為,“交互電視是一個極具發展潛力的大市場,只不過由於近幾年因特網用戶的爆炸式增長,交互電視的光芒被英特網掩蓋了。”(比爾 蓋茨《未來時速》)。
【古天草竹】就是説網絡媒體不僅包括電腦網絡,還可以包括電視網,廣播網……這倒是新鮮。
【johnzou】你誤解了我的意思,能連接上Internet的設備已經不僅僅是計算機了。
【特邀嘉賓:方漢奇】 網絡和電視兩種傳播媒介是可以互相結合的,鳳凰的網站和CCTV.com就是結合的很好的範例。
【oleman】方教授,首先我要表達對您的敬意,一貫的敬意!你對四大媒體的生存和發展的鼓勵我十分贊同。但我也想,某一事物替代另一事物或許總是從共同生存並競爭開始的。網絡媒體以期迅捷、及時、海量和互動的特色。對傳統媒體産生一定的衝擊,甚至在侵蝕傳統媒體的受眾份額,是否可以看成取而代之的前兆呢?
【特邀嘉賓:方漢奇】我覺得四種媒體之間是可以並存的,而且是不能互相取代的。我自己就是四種媒體,每天四種媒體都看。各有各的長處,關鍵在用其所長,避其所短。
【漫遊世界】這也好比是有了諸如汽車、火車、飛機等發達的交通工具,但是我們還是不能丟掉自己的雙腳和其他簡單的交通工具一樣吧。
【朵朵姐姐】各位老師,你們好。我有一個問題:網絡媒體相對於傳統的三大媒體而言,是一種新興的傳播方式,有的人也直接稱之為"第四媒體"。那麼這種新媒體除了以往傳統媒體所承擔的一些責任以外,有沒有因為自己傳播方式的不同而承擔起一些特殊的社會責任呢?這些特殊的社會責任需要網絡媒體付出哪些方面的額外努力呢?距離這些目標,現實中新生的網絡媒體還有那些差距?謝謝。
【特邀嘉賓:彭蘭】我覺得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有很大的不同,就是受眾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網絡媒體的特殊社會責任我個人認為這就是受眾也應該在其中承擔一部分責任。
【oleman】彭教授,那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網絡媒體在自身沒有採訪權的前提下,是以對傳統媒體發佈信息的整合、自身觀點的形成、參與評論等作為競爭的要素呢?
【特邀嘉賓:彭蘭】網絡沒有採訪權,我想是因為它本身發展還不夠成熟,在沒有採訪權的前提下,的確整合是一個競爭的重要手段。我一直認為原創新聞並不簡單的是採訪新聞的原創性,它也表現在對別人的新聞的整合上面,表現在網站的評論方面,所以我非常同意上面那位網友的話。
【johnzou】新浪網的“獨家新聞”違規麼?如果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網絡是沒有採訪權的,那麼新浪網的“獨家新聞”屬於違規發佈麼?
【特邀嘉賓:彭蘭】新浪很多獨家新聞並不屬於時政新聞,而國家的限制主要是在時政新聞方面。當然時政新聞和其他信息之間的界限有時是不太好區分的。
【菊蟲】請問老師,網絡新聞對記者們(包括其他媒體的記者)提出了什麼要求?一名新聞工作者如何才能適應四大媒體並存的形勢?
【特邀嘉賓:彭蘭】我覺得首先它會對我們的現有的新聞傳播觀念産生衝擊,因為在網絡新聞傳播中,受眾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們必須樹立新的受眾觀,才能夠適應形勢的發展;其次,從新聞傳播的技能上來説,也對記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他要會電腦、會使用數字攝像機、照相機,還要能夠把這些多媒體的素材很好地整合起來。
【小東@】網絡具備融合其他媒體的力量嗎?
【特邀嘉賓:彭蘭】如果從未來來看,網絡和其他技術的發展,可能會具有融合其他媒體的力量。
【小東@】那麼是不是原有的電視記者、報紙記者、廣播記者等等會被諸如聲音記者、圖像記者或者多媒體記者這樣的劃分所取代?
【新新媒體】彭老師,您好,您以前的計算機專業背景對於您從事的網絡新聞方面的研究都有哪些益處?
【特邀嘉賓:彭蘭】首先,對技術比較了解的話,就可以比較深入的進入到網絡新聞的業務流程當中去,了解它的具體操作過程,並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測網絡新聞的發展走向。其次,如果要理解網絡新聞傳播的模式,了解技術也是必要的。
【新新媒體】謝謝您的回復,您覺得是從學習技術到學習新聞理論比較容易,還是從學習新聞到學習技術更容易?
【特邀嘉賓:彭蘭】就我個人的經驗,前者比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