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5.cctv.com/gate/big5/www.cctv.cn/uploadimages2/200611816951.jpg)
網絡春晚是否會成為未來春節的主流娛樂形式
[等待戈多!]春節聯歡晚會是一個有20多年曆史的大聯歡、大團圓的聚會,我們的電視觀眾有13億人,而網民只有1億,這種數量懸殊的對比,網絡春晚肯定不能對電視春晚産生巨大的衝擊,但是這些網民大多數是年輕人,那麼是否他們的娛樂方式會成為網絡未來的主流娛樂形式呢?
[特邀嘉賓:王一川]我預測,移動網絡春晚有可能真正撼動電視春晚的霸權地位。
[特邀嘉賓:高旭東]我是這種看法,網絡春晚代表着一種未來,儘管現在大多數中國人民還在以電視春晚作為自己的主要過春節的形式,但是,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上網的人會越來越多,總有一天,人們會驚奇地發現,網絡春晚已經漸漸取代了電視春晚,但是這不是説電視春晚就完全消失了,而是説更多的人以網絡春晚來與家人共進年夜飯。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春節聯歡晚會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激烈碰撞的結果,無論從節目內容到包裝製作,現在的春晚比20年前要豐富得多,為什麼觀眾會覺得春晚不如期待的那麼精彩了呢?
[特邀嘉賓:王一川]因為現在是多種媒體爭奇鬥艷、中外媒體大餐競相爭寵的年代,公眾什麼沒看過?什麼沒經歷過?留給春晚的還有什麼?所以,如果你説“剩下的是失望”,不會讓我驚奇,就像看國産大片之前,觀眾已經看過了世界上種種大片影碟,審美期待值已經升得很高了,再看什麼,就很難滿意了。
[特邀嘉賓:高旭東]因為春節是中華民族一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所以,不可能不表現傳統文化,另一方面,我們也是現代人,又不可能不對傳統進行變異,尤其是在新世紀,中西文化在全面的交融,在這種語境中,我們的春節晚會就不可能不是傳統與現代、中西文化撞擊與交融的結果,但就目前來講,春節晚會主要還是我們傳統的節目多,而西洋的優秀的節目還比較少。這種情況會漸漸的有所改變,因為我們不可能完全穿着老祖宗的衣服不變,穿一件西裝有時候也會顯得很瀟灑。
説到現代與傳統的電視節目,我想到了中國的音樂,因為音樂也是春節晚會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到目前為止,中國的音樂還沒有在傳統與現代、中西文化之間創造出表現這種豐富性的文化內涵的作品,比如,我們優秀的音樂作品像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祝英臺》似乎是用西洋的樂曲表現了中國的情調,但是,在文化深層,還沒有把我們民族在傳統與現代、中西文化之間那種豐富性表現出來。所以,這可以推及我們的春節聯歡晚會,怎樣能夠在傳統與現代、中西文化之間創造出既富有中國的文化特徵又具有西方文化的那種豐富性的節目,應該是我們春晚的一個努力方向。
[至尊寶1101]專家能否預測一下春晚的未來?
[特邀嘉賓:高旭東]其實是無法預測的,現在很多情況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至於這個荷花能不能開得美麗,還要等到春節那天才能論定,但是我的期待是不高的,因為要滿足全國各行各業觀眾各方面的審美要求,其實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我希望觀眾也不要期待值太高,否則,屆時你會失望的。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網絡春晚因其網絡手段的包容優勢延伸了春節娛樂消費的時空,觀眾的選擇度、自由度、娛樂信息的接受量都會大大地增加。請問嘉賓,你們覺得網絡春晚和電視春晚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呢?
[特邀嘉賓:高旭東]是的,網絡春晚雖然也是一種消費,但是在消費當中又體現了一種創造性和生産性,也給網友更多的自由度,畢竟追求自由是人的天性,人們不願意被捆綁在一種審美形式上,而願意有豐富多彩的娛樂形式,更多的表現網友的個性,而這些電視春晚是做不到的,所以,我相信,CCTV.com的網絡春晚一定會給網友一份節日大餐!
[月亮每晚升起]高老師,春晚面臨眾口難調的問題,但是難調也得調啊,難調但是調不好也是水平問題啊,您講要用象運動會開幕式那樣的儀式,但是那種儀式僅僅是儀式性的表演,有什麼民俗和文化內涵啊,我覺得很不適合,您覺得呢?現在的網絡春晚應該是一種全新的形式,可是我看您並不對此感冒,是不是象您這樣年紀的大多數學者都不對此持樂觀態度啊?那媒體評論不為網絡媒體保駕護航,網絡媒體的發展就會經常受到一些保守的批評和限制,年輕人喜歡的東西經常受到限制,這公平嗎?未來的天下是現在的年輕人的,為何年長的學者不能多點寬容呢?
[特邀嘉賓:高旭東]沒有啊,我是對網絡春晚持肯定態度的,我沒有以電視春晚來否定網絡春晚,而且認為網絡春晚具有互動性的優勢,具有網友更多的主體選擇的可能性。我僅僅是在傳統電視春晚的意義上才比較肯定那種大型的,像奧運會的開幕式或者閉幕式那種節目,而且這種節目並非不能夠體現我們的傳統文化和民俗,關鍵是看怎麼樣來編排。因為要表現一個民族宏大的文化場景,大型的表演場面,還是比較能夠得心應手的。而僅僅是零碎的小品,就難以表現。不知這位網友意下如何?
[月桂女神]我感覺網絡春晚只是個開頭,隨後很多過年的方式就會出現,五花八門,其實過年就應該這樣的,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過年方式,真正體現每個人的自主性!
[特邀嘉賓:高旭東]説得好!馬克思説,你們並不要求紫羅蘭和玫瑰花散發出同樣的芳香,你們為什麼只要求人類最豐富的意識只有一種形態存在呢?我們也可以套用馬克思的話説,我們為什麼只能夠允許一種過春節的方式存在呢?大家如果能夠起到凝聚族類、娛樂身心、振奮精神的作用,哪一種方式都是好的,網絡春晚確實只是開頭,以後各種慶祝春節的形式都可能出現。我現在幻想,在隆冬的季節,在篝火旁,大家載歌載舞,講述着一年來的往事,那種景象不是同樣令人神往嗎?
[特邀嘉賓:王一川]你説得有部分道理,但是我覺得還要看到它的複雜性。例如,網絡春晚背後還會有文化産業,以其商業眼光插手,就像“超女”背後那只手一樣。“真正體現每個人的自主性”還是過於天真,或許這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而已。在當今世界,任何一種媒體活動,都可能伴隨着一種權力,這是無法忽略的。當然,觀眾可以忽略它,可以縱情享受他所以為的“個人自主性”。但是,背後的“手”也是實實在在的。
[月桂女神]當商業滿足了我的個性的時候,我認為也是值得鼓勵的!
[特邀嘉賓:王一川]行啊,當今最有想象力、最關心群眾的不是作家、詩人、藝術家、學者之類,而是商家之流。因為他們的想像和關心可以換來財源滾滾。馬克思曾經贊同地説,慾望是歷史前進的杠桿。商家的慾望也是歷史演進的動力之一啊!從這個意義上説,商業有時候確實能滿足一些群體的個性訴求,因為它最懂得投其所好。而對公眾來説,需要的滿足是實實在在的。
[月桂女神]我的問題是:什麼時候商業才能真正滿足我的個性呢?
[特邀嘉賓:王一川]商業滿足的與其説是你的個性訴求,不如説是你的時尚需求。而這種時尚需求牽涉的是你的社會角色證明。當你達到了你所期待的這種時尚水準的時候,時尚的弄潮兒們又會給你設置一個個更高的時尚標準,隨時誘惑你消費,沒有盡頭啊。如果你期待商業能真正滿足你的個性,那註定了會收穫失望。真正的個性實現,可能只能存在於商業大潮或時尚潮流的縫隙間,它偶爾閃現,不容易捕捉住。千萬注意,時尚需求與個性訴求不會是一回事。時尚需求往往以個性幻覺的方式出現,你要明鑒啊。我讓你失望了吧:P只能説抱歉,可別怨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