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5.cctv.com/gate/big5/www.cctv.cn/uploadimages2/200583116521.jpg)
《對話》主持人陳偉鴻:瞄準目標繼續奔跑
[美人香]陳偉鴻主持人,您曾説,當年對您影響比較大的是一個台灣的電視製作人,他啟發了你現場即興應變的能力。不過,現在受攻擊最多的是台灣節目肆無忌憚的搞笑,他們是有現場即興應變的能力,但是內容低俗,台灣主持人胡瓜希望內地的電視節目一定要避免出現台灣電視節目的這種低俗傾向,您認為,通過您自身的感受,您覺得可以從台灣電視製作同行吸取的經驗是什麼?應避免什麼?
[《對話》主持人:陳偉鴻]就我接觸的一些製作人來説,和他們接觸你能夠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他們的專業與敬業。“專業”有的時候更多的是他們的電視感覺,那種也許稍縱即逝的火花,在他們的身上常常閃現。兩岸在文化背景上有相同,也有許多差異,不應該全部拿來。
[漫游世界]請問主持人陳偉鴻,你在主持人這個位置上已經磨煉了多少年,還要再磨煉多少年,如何繼續你的磨煉?謝謝!
[《對話》主持人:陳偉鴻]我想正像我前面説過的與時俱進,主持人的磨煉其實是一次也許不會有終點的奔跑。所以我會瞄準目標繼續奔跑。
[芒果檸檬水蜜桃]都説機遇是準備給有準備的人的,陳偉鴻主持,您是通過主持人大賽走入央視的,您認為使您在大賽中脫穎而出的原因是什麼?一個主持人應當在平日裏如何注重積澱自己?
[《對話》主持人:陳偉鴻]大賽其實就是一個平臺,它能展示出的是你的日常積累。我想我們不應該奢望在比賽中呈現自己從不具備的優點,那太不現實。我同意你説的機遇是準備給有準備的人,不過你不應該天天期待機遇,而應該天天埋頭準備。這是兩種不同的心態。
[美人香]陳偉鴻主持人,你希望朝學者型主持人轉變嗎?為什麼?
[《對話》主持人:陳偉鴻]希望希望!而且每天都在朝這個目標努力。像《對話》這樣的欄目,它的前沿高端,它的知識含量,會讓你把自己切成一塊塊的海綿去吸納,日久天長,這是增加自己學識的一條很好的道路。
[漫游世界]因為主持人是文化傳播的形象代言人,主持人絕對應當是學者型而不是市儈型,如果有哪一位主持人放棄自己的學者型而追求市儈型,則這主持人終究只能是短命的主持人!
[特邀嘉賓:王宇紅]主持人為什麼一定要成為學者型呢?主持人應該是一些敢於傳播和善於傳播的人,我認為他們應該是一些具有明星氣質的新聞工作者,能夠讓人想看和愛看。一説到學者型,會讓人想到老夫子吧,你説一個能夠為社會創造巨大價值的航天科技工作者不去好好做自己的本職工作,反而兼職做主持人,不是一種巨大的社會資源浪費嗎?學者應該做學者該做的事情。主持人也應該不斷的提升自己,成為值得人們信賴的人,所以學問也是不可少的。
[藍藍137]偉鴻,我知道你大學學的並不是經濟,剛開始主持經濟節目的時候是不是會遇到專業知識方面的困難,你是如何克服的?平時你是如何充實自己的?主持一期《對話》,你大約要做多久的準備工作?謝謝!!我會永遠支持你的。
[《對話》主持人:陳偉鴻]一開始一定會遇到許多的困難,當你發現這些困難是你通過學習就可以解決的話,它們就不能稱為困難了。《對話》節目的準備工作可能很難量化,它包括無數次的策劃會和海量閱讀,當然還包括自己對節目內容的細細梳理。謝謝你的支持!
[小靈通2004]《對話》欄目主持人陳偉鴻,你曾説“主持人的胸懷比知識量更重要”,為何會有這樣的理解?
[《對話》主持人:陳偉鴻]因為主持人的工作特性決定了你應該是一個習慣交流並善於交流的人。我覺得我們可以想一想,生活當中我們認可的朋友也許都不會是心胸狹窄的人。
[芒果檸檬水蜜桃]《對話》欄目主持人陳偉鴻,你曾説,“對話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短兵相接,是智慧的抗衡和較量”。你所面對的通常是社會各界的精英人士,你怎樣積蓄自己的力量去與他們抗衡和較量?你是否有力不從心的時候?
[《對話》主持人:陳偉鴻]其實如果你真正進入了那種狀態的話,很多時候是水到渠成的表達,而不是刻意地去抗衡或較量。力不從心的時候當然會有,好在這種感覺不是經常有。
[美猴王66]優秀的主持人應該想方設法拓展有聲語言的創造空間,而不局限與編導、記者給寫好的稿子,你們對此怎麼看?
[特邀嘉賓:王宇紅]我看這個問題能不能這麼看,主持人最好是不局限編導記者寫好的稿子,但是也不要把會説編導記者的稿子當做一種能力低的表現,把別人的話説好,首先要理解別人的意思,這需要主持人具備良好的語言感悟能力。主持人的職責是傳播,他們使用的工具是有聲語言,能不能夠很好的駕馭和使用自己的民族語言是主持人素質高低的一個重要表現。現在我們看到的許多主持人語言都很一般,這樣很難讓人們信服他們的能力,會説話也是很重要的,因此打造有聲語言的經典是我們主持人的一個目標。你想一想,如果過五十年以後,你説的話都沒有人願意看了,更沒有人願意聽,覺得是一種折磨,這是多少悲哀的事情。廣播電視傳播是線性傳播,這為有聲語言的創作帶來了很大的局限,也增加了節目主持人的工作難度,但是打造經典的目標至少是為了我們的聲音能夠留得住吧。
[曾經年少過]陳偉鴻主持人,中央電視臺給你提供了一個什麼樣的平臺?如果以後有境外電視臺入駐中國,邀你主持,你會去嗎?你是一個喜歡挑戰的人嗎?
[《對話》主持人:陳偉鴻]我喜歡挑戰,它能帶給人全新的思維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