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辦《電視批判》欄目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電視批判》欄目開設了三年,三年間,共有400余位專家學者走進了論壇,進行了200余期在線,走進了7所高校,直播了8場大型學術活動。我們在學界與業界産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是每走過一步,我們都要反思我們的不足,因此我們提出了今天這個叩問式的題目:我們為什麼要進行“電視批判”?希望9位嘉賓及廣大網友給予客觀的評判和建設性的分析。其中,我們著重要探討的是:我們為什麼要進行電視批判?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電視批判?我們應當怎樣進行電視批判?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電視文化?電視批判在今天的中國具有什麼樣的重要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及《電視批判》論壇開版三週年間內容整合梳理及發展前景。首先請幾位嘉賓談談“為什麼要進行電視批判”?
【特邀嘉賓:彭吉象】其實剛才我已經談到,電視總在批判各種社會現象,那麼究竟誰來批判電視?我認為,《電視批判》這個欄目應當承擔這個角色。另一方面,電視急需提高文化水準,我覺得《電視批判》完全可以在這一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使電視文化真正有所提高。 【特邀嘉賓:賈磊磊】電視實際上是一個傳播系統,這個傳播系統在通常情況下是對各種社會新聞和文化現象的報道,但是,我們知道,所有的報道都不可能是絕對客觀的、中性的,所以説,我們對各種新聞報道和社會現象的報道實際上都帶有自己的觀點。或者説,帶有自身的價值取向。但是,這種觀點和取向是否準確合理,這就需要一個具有監督機制和糾錯功能的角色對電視進行必要的校正和督促。《電視批判》實際上所要承擔的就是這樣一種作用。 【特邀嘉賓:董關鵬】主持人一下子提出這麼多問題,很精彩!很願意回答。我們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老師和同學,一直都非常關注電視批判。今天來之前,我們還一直在交流,我想在很大程度上電視批判已經成為一面“旗幟”,在三週年志慶的時候,我們特別希望這面旗幟能夠得到保持。我們認為,這個“批判”的平臺,活潑而嚴謹,它勝於我見過的同類的多數網站,因為它的討論鼓勵大家廣開言路,但是也強調學術的嚴謹。不像一些網站,成為了一些非常不學術的理論的甚至是個人喜好觀點的展示臺。第二,我們認為作為旗幟,電視批判理性而豐富,它優於國內學術院校、研究機構所開辦的相關網站,它積累了目前中國傳媒學界最廣泛學者的精彩言論。沒有門派的界限,充滿了一種寬容的學術民主。這是值得肯定的。第三,電視批判雖然用了批判這個讓人有些害怕的詞兒,但很直接,也更充滿了建設性。而多半國內同類網站的弱項都是後者,而電視批判強調的就是不僅僅指出問題,更要解決問題。這或許是中國傳媒學界最需要的一種態度,非常值得珍惜和推廣。所以我想,過去三年,電視批判的實踐已經告訴我們,我們需要電視批判。他們也“批判”的很好,電視批判和中國電視一起進步。 我特別欣賞央視國際網絡負責人劉連喜先生的一句話:“電視總是在監督大家,比如我們的《焦點訪談》節目,還有很多很多輿論監督的節目,那誰來監督電視呢?”當然,所有的人都希望表揚多一點,批評少一點,在過去三年當中我們看到的電視批判儘管批評的一點都不少,但大多都是令人受到啟發的,可以接受的建設性意見。因為我覺得做“批判”這樣的論壇,主創人員有一顆平常而寬容之心是非常重要的,參與的專家、學者包括網友也都會被這樣的一種合作精神所感染,因為我們就是希望經過“批判”以後的電視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貼近大家的需要。 【特邀嘉賓:姚喜雙】電視批判開辦三年,取得可喜的成果。其中也對電視主持藝術,進行過探討。我認為電視批判應該包含對電視播音主持的分析和評價,播音主持是電視的形象和窗口,也是許多觀眾的亮點,播音主持的水準對電視傳播起了重大的作用。談到批判和評價,重要的是服務和建設。目前,對播音主持的深度的分析和一些重要的學術觀點的交鋒還不夠。比如,如何看待播音和 【特邀嘉賓:張頤武】《電視批判》非常有意義,它的意義有三個方面:一個就是用網絡這種新的技術平臺探討電視這種已經相對傳統的媒體,讓這兩種媒介有一種互動的關係,因為網絡媒體更加的自由隨意,而電視媒體更具有強大的影響力,通過網絡來探討電視是一種非常好的形式,可以給電視提供一個非常有趣、有利的參照。第二,電視批判邀請學者和網友進行互動,大家就電視所出現的種種問題做探討,讓學者超越學院的限制,讓網友和專業研究者進行充分的對話,使得學院原來的圍墻被網絡的活力所不斷的穿越。第三,電視批判所探討的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對電視文化非常敏感,非常複雜,公眾非常關心的問題。以批判的鋒芒無距離的溝通,跨界線的同步,達到了對問題的深入探討。所以電視批判既是學者反思電視的空間,又是網友表達意見的園地,它具有高度的吸引力,同時也具有鮮活的創造力,它既對電視人發生的影響産生了作用,也對公眾凝聚對電視的共識,提供對電視的意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特邀嘉賓:路海波】我還是想緊扣《電視批判》作為網絡媒體上欄目的特性來談,就是我剛才談的網友跟欄目互動性,我覺得這是它最具特色的地方,我們把這個作為前提,回過頭來我們再來談為什麼要電視批判。我認為電視已經作為一種文化了,在改革開放以來對中國整個國家的面貌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啟蒙的或者是開啟思想的作用,我們國家的電視受眾幾乎可以説是達到了100%的覆蓋面,但是另一方面,電視觀眾對於電視怎麼來辦,恐怕並沒有可行的發表意見的渠道,儘管電視臺可以收到觀眾來信,但是最後到底有多少可以讓更多的人知道觀眾的想法,這恐怕是比較難。另一方面,關注《電視批判》的人很多都是具有一定的文化教養,有比較高的學歷背景的人,但是他們每個人又都是屬於具體的家庭的,他們通過網絡發表自己的看法,其中有很多看法既包含他們自己,同時也可能包含家庭的其他人員的,換句話説他們的看法可能既是個體的,也是具有社會共同性的。 換句話説,《電視批判》的網絡媒體的特點使她具有更突出的社會代表性,能夠吸納更多的普通人的心聲,而這一點恰恰為她對我們民族文化的建設帶來了很大的優勢,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與時俱進的變化和發展當然是一個全社會的事情,我們需要動員盡可能多的群眾來參加。而我們所説的《電視批判》實際上是通過網絡來關注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電視節目,而我們的電視節目都是反映現實的,雖然它的種類豐富,樣式繁多,但是無一不跟我們廣大人民群眾的現實生活,跟我們國家的發展相關聯,那麼這個現實生活和國家發展當中當然也包括我們前進中的問題,也包括我們每個社會成員自身關注的問題,甚至包括我們自己的缺點,例如國民性的問題,例如我們體制中還不夠完善的地方,包括我們電視節目本身存在的問題,都不可能不引起我們每個觀眾的不同的思考,這種思考就需要有一個平臺大家來共同討論,或者需要某些先覺者通過這個平臺把問題提出來,這樣的話就能夠把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通過這樣一種討論、檢討、批判等諸種方式,使我們獲得一種比過去更清晰的看法,也使我們社會在精神上更有凝聚力。這是我談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為什麼需要電視批判。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電視文化呢?首先,我認為電視文化是一種大眾的文化,就是説它是對每個老百姓、對每個社會成員都能夠起到豐富他生活的作用,是一種精神上的豐富,包括它可能具有娛樂的功能,具有教育的功能,比如説我通過電視教育節目,我能夠完成自己的某種教育,或者使我能夠向更高的教育層次提供一個攀登的階梯。那麼,還有一個認識的作用,包括對社會的認識,對自我的認識,甚至於對整個宇宙的認識,包括中國在現在世界上的位置的認識,因為我認為愛國家,不可能不關注我們的國家目前在世界上到底發展到了什麼樣的情況,中國怎樣才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國家的發展跟我個人有什麼關係,我們每個人不可能回避這些問題。所以,我認為電視文化實際上是一個讓每一個老百姓在電視裏面得到有益於個人、社會和國家怎樣才能夠都得到更好發展的認識的窗口,包括娛樂也是這樣,如果電視節目能夠給我健康的娛樂,能夠讓我心情愉快,能夠讓我通過這種愉快的心情跟別人建立更良好的關係,熱愛工作、熱愛生活,那我覺得這樣的電視節目就是非常有好處的。 而《電視批判》就是提供平臺,讓我們討論什麼是好的電視文化,什麼是不好的電視文化,包括觀眾關注的一些跟電視有關的焦點熱點問題,這樣的話,我們就能夠提高我們電視文化的理性層次,而不是把電視只看成一個單純娛樂的工具。因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獲得這麼快的發展,但是我們也知道我們社會也存在很多問題,這也是不容回避的,無論是國家和社會現在也都非常關注這個問題,比如説,國家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的這樣一個治國方略,現在也強調要發展西部,強調要解決城市和農村的貧富差距問題,強調要提高農村人口的生活水平問題,包括鼓勵更多的有知識的青年人到社會和國家發展需要的那些地方去工作,這都是因為我們對我們自己國家的發展問題有清醒的認識。但是這些問題解決起來並不容易,首要的也需要讓更多的人身體力行的去做這些事情,而網絡恰恰為我們每個人對這些人發表看法提供了可能,這也是我一再強調的網絡在這方面具有無與倫比的前所未有的優勢。 所以我認為《電視批判》就是要通過網絡平臺,從討論電視文化的角度為更多的網友參與民族文化建設提供一個發表個人看法的機會。因此,她是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的,這個積極的意義是跟她作為網絡媒體的特點分不開的,所以她是非常現代的,她是能夠提高我們每個人使命感的一個平臺,而且可以這樣説,她是可以讓我們表達一種愛國自豪感的一個平臺。怎樣進行電視批判?我認為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就是感性的和理性的兩方面。感性的是我們每個人看到一些問題可能會有一種激情和熱情,但是這個雖然重要,可能不全面。批判本身就是感性和理性的矛盾統一體,也就是我們經常説的動機和效果的問題,當然動機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我們知道我們最終要考慮它的效果,其實觀察一下現在的世界局勢,我們就覺得非常有意思,比如最近我們國家的主要領導人陸續出訪外國,比如胡錦濤主席訪問俄羅斯,和普京總統簽署的聯合聲明,強調建立合理公正的世界政治秩序,我們在複雜的國家政治局勢中,強調有理有利有節的政治策略,一句話就是為了為中國爭取和平的發展空間,有些矛盾老百姓可能咽不下這口氣,甚至可以發出一些激憤之言,甚至罵娘,但是在國際複雜的地緣政治格局中就不能簡單行事,國際大事是這樣的,我們社會要發生的一些問題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因為歸根到底我們是要解決問題,我們是要讓社會和諧發展,讓老百姓有好的生活,我們要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靠簡單的發泄激情。 從這個角度來看《電視批判》,她的理性的成分就顯得更可貴了,也更困難,因為這需要我們有更高的智慧,更心平氣和的態度,當然我們對存在的問題,我們也不能回避。總之,這是一種實事求是的討論和一種朋友式的批評和自我批評。 【特邀嘉賓:陳力丹】電視是一個新的媒介形態,自80年代以來成為中國的第一大媒體,電視開始深刻的影響社會的結構,比如在70年代以前,人們是在大樹下或火爐旁聽老人講故事,自從有了電視,這種現象永遠消失了。過去的孩子玩跳皮筋,跳格子,彈球、丟包等等,現在新一代的孩子不知道這些東西為何物,因為他們一睜開眼睛首先看到的就是電視,電視幾乎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由於出現電視,人和人之間的交往日漸減少。這種社會電視化的現象,該如何來分析和理解?就需要電視批判這樣的欄目來討論。我們不可能改變電視影響社會的這種趨勢,但是我們能夠提供理解這種現象的理性思考。在一定意義上只有理解的東西才能更深刻的感覺它。在另一方面,電視也揭破了印刷媒體佔統治地位的神秘現象。例如領導人的個人崇拜和神話,由於有了電視,即使經過公關的策劃,領導人的一舉一動甚至一個眼神都會被觀眾所抓住。要做要搞某個領導人的崇拜,恐怕很難了。有人説電視是使政治領導人走下了神壇,這是電視的一個革命性的作用。電視還有一些作用是眾説紛紜。例如打破了孩子和大人之間的界限,過去大人的世界對孩子們來説是一個神秘的世界,現在電視把衛生間、臥室、廚房都搬到了前臺。孩子可以觀看到大人各種各樣的生活形態,甚至大人在討論如何教育孩子的情景,孩子們也能夠看到。這種現象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也需要討論。電視批判欄目提供了一個討論的平臺,提高了大家的理論思維的能力,一個社會不能沒有批判精神,這種批判精神總要有一個寄所,而電視批判欄目就是這樣一個非常好的寄所。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有的學者曾指出,“中央電視臺有了這麼多欄目,但是真正反思電視自身、尤其是文本自身的一些思考性的欄目還沒有見到,《電視批判》是第一個”。請幾位嘉賓談談,《電視批判》欄目的建立有何積極的現實意義? 【特邀嘉賓:張頤武】現實意義在於它好像是一根銳利的針,給電視人不斷的鮮活之刺激,讓他們知道一般大眾對電視的真誠的期望,真誠的看法,正是由於公眾在電視批判展示的真誠,使得對現實的中國電視運作的影響也是非常具體的,因為我們大家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我們大家都喜歡電視,我們都希望它更加的趨於完美,正是由於這種善意的追問,批評,這些年來中國電視所展示的文化上的豐富性才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切。 【特邀嘉賓:彭吉象】 我同意這個看法,我記得我三年前來參加《電視批判》欄目時,我就説過同樣的觀點。 【漫遊世界】《電視批判》欄目建立的意義在於觀眾喜歡看什麼電視,電視人如何做電視節目,媒體專家研究如何促進電視文化發展有一個思想探討和溝通的平臺。
【中國吉祥0】我們為什麼需要進行電視批判呢?為了電視的發展,為了觀眾能看到更好的節目,那麼,中國電視現在總體狀況是怎樣的呢?我們的電視評論現狀如何? 【特邀嘉賓:彭吉象】我個人認為,我們電視現在的評論還很不理想,説好話的多,説批評的少,我認為真正的批評應當是真正批評那些做得不好的電視節目,不管它是不是央視做的。
責編:張青葉、羅石曼、邢立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