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高峰2】《康熙王朝》的總導演陳家林曾説:我承認《康熙王朝》70%的劇情都是編的,但是編不等於糊弄人,歷史框架、對事件的評價、人物的基調都要尊重史實。
【飄逸南邊雲】眼下的歷史劇可謂是在褒貶中茁壯成長,翻版再翻版照樣有觀眾。在我看來,歷史之於影視劇作,簡直就是食客之於鴛鴦火鍋,想吃什麼吃什麼,想怎麼吃怎麼吃。個人認為還是遵循一些基本規則比較好,比如歷史人物塑造,尊重歷史基本評價比較好,不要在此劇是清官諍臣,在彼劇中惡貫滿盈。正如端午節的粽子,何以千百年盛行不衰?因為它有文化內涵,又能在內容上不斷出新,適合了大眾的口味。歷史劇作也一樣,正劇、戲説甚至反説都是創作手法,保持一定的品位,並具有豐富的內容才耐看,才會吸引觀眾。
【中國吉祥0】其實,不必分什麼戲説正説,每部電視劇都以藝術的形式再現一定的內容,這樣的古裝劇從時間上看,藝術地反映了那個朝代一定的社會現實,有人的活動,有故事,有情感。特別是《大宋提刑官》表達了對歷史上不知多少冤魂葬送在黑暗的官場司法制度,顛倒是非黑白,壓榨老百姓,這樣黑暗的現實在這部電視劇中有所反映,當然,可能是側面的反映。起碼從我看的那一集中體現出來,還可以從電視劇的結尾歌曲體現出來。這部電視劇雖然是古裝劇,但對當今的人和當今的社會啟發也是很大的。還有一點,這部電視劇是觀眾喜聞樂見的題材,通俗的基礎上,更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