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潤水思佩】 經濟節目應關注農民和因疾病無法就業的人群
經濟節目應該關注新的群體---失去土地的農民和因為疾病無法就業的人們,他們是一個特別的群體,發展經濟要關注。有些因為疾病無法就業的人並不是他們幹不了工作,是企業不用他們,這些人無法就業,也影響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主題發展。
【開口講真話】經濟節目應該關注工人
經濟節目也應關注工人。黨中央重視農業,底下的媒體和官員就重視農業,難道沒有人認為工人的經濟問題也應受到關注嗎?説實在話,現在的工人在經濟和政治上的地位甚至還不如農民,徹底成了一切改革的負擔支撐。所有人都喊缺技術工人,那為什麼,沒人去思考?以後的高技術工人只能越來越少。
【起洛】經濟節目的受眾群體應有所區分
經濟節目在定位受眾群體的時候,應該有所區分。象《對話》欄目,它的目標受眾定位於白領、精英人士,邀請的嘉賓也多是社會名流、商界巨子等人,這是一種價值。但不能所有的經濟節目都把目光放在主流人群上。從當前經濟節目的設置來看(全球資訊榜、中國財經報道、中國證券、經濟信息聯播、對話、經濟半小時、 經濟與法、商界名家、 財經時訊、財經前線等等),弱勢群體受到冷落確實是個不爭的事實,比如農民工、城市裏的下崗職工。對於這部分在經濟資本的佔有上本就處於劣勢的觀眾來説,如果我們的經濟節目再拋棄他們,只能使他們更偏離整個社會發展的軌道。説句官話,一個貧富兩極分化的社會怎麼能稱之為一個和諧社會?
(來源:《電視批判》論壇) 責編:詩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