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5月6日起在第一套黃金時段播放的19集電視劇《大姐》,在近期熒屏上熱播的眾多電視劇中,格外引人注目。這部作品表現的是一個普通工人家庭姐弟五人的日常生活,劇中沒有時尚的大腕明星,播前也沒有炒作宣傳,但播出後卻受到了廣大電視觀眾的熱烈歡迎。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電視劇《大姐》如此魅力四射、大受觀眾青睞呢?
第一,《大姐》貼近現實生活,貼近廣大群眾的觀賞需求
作品著力表現的是發生在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的日常生活,全劇時間跨度自“文化大革命”後期到改革開放以來的今天,中心人物是大姐雅梅,還有她的四個姐妹兄弟。在父母先後亡故後,17歲的雅梅為了支撐全家,毅然休學參加街道工廠勞動,既當媽,又當爸,含辛茹苦撫養和培育四個年幼的弟妹,從他們的衣食住行到戀愛婚姻,都得操心、費力。無論是“文化大革命”年代生活貧困和物質匱乏的非常時期,還是改革開放以來新舊交替、複雜多變的轉型時期,他們一家的生活經歷和觀念變化,是那樣真實、生動,大姐雅梅仿佛就是我們的親戚、同事或朋友,他們這一家好像就是我們的鄰居。總之,該劇講述的故事情節,塑造的各種人物,讓觀眾看了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可以從中檢視這二十多年來生活變遷的軌跡,回憶許多往事,感悟人生哲理,並進而受到啟迪和鼓舞。一部幾度在全國各地熱播的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一部在央視初播即獲得很大反響的電視劇《大姐》,都説明廣大觀眾對一部電視劇所表現的故事和人物的親切感、認同感,往往是決定他們鍾愛還是冷淡的一個重要原因。前一時期熒屏上出現的某些言情、涉案和古裝題材的電視劇,由於脫離現實生活,脫離廣大觀眾的觀賞需求,觀眾看了有一種距離感,自然産生陌生,甚至排斥的心理。
第二,《大姐》善於從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揭示真、善、美,從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同眼下某些時尚的電視劇相比,這部作品看似平淡,沒有大起大落、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但編導不是一般地羅列、展現那些衣食住行、家長裏短的瑣事,而是透過日常生活的某些細節揭示生活本質,謳歌蘊含在普通百姓身上的真、善、美。該劇在前幾集中表現當雅梅還在上高中、仍然需要長輩呵護的時候,因為母親早亡,父親病重,卻以柔弱的肩膀和驚人的毅力,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含辛茹苦,忍辱負重,突出地表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吃苦耐勞的傳統美德。在人生道路上,她自尊自強,不卑不亢。這同樣表現在她對小福子和小常的選擇上。起先,雅梅拒絕了幹部子弟小福子的粗暴求愛,但當他因受家庭牽連而一蹶不振時,她又以真情鼓勵他振作起來。幾年後農民工小常回鄉創業發跡後重返城裏辦企業,雅梅沒有輕易與他重續舊情;而當小常破産後,她才答應嫁給小常,並隨他下鄉,開始新的生活。從而充分體現了雅梅誠信處世、寬厚待人的品德。《大姐》較好地表現了不同年代的男女青年之間的愛情,以及朋友之間的友情,但最成功的還是大姐與四個兄妹之間的家庭親情,它是那樣刻骨銘心,感人肺腑。例如,大姐雅梅寧肯自己休學工作,也絕不讓大弟國良輟學,並節衣縮食,咬牙堅持供他上學直到醫學院畢業當上了醫生。因為,家庭負擔太重,她自己遲遲沒有結婚,卻費心為大弟國良操辦婚事,教育不安分的妹妹雅娟尋找自己真正的生活道路,關心小妹雅蘭的身體,擔心她與大齡男人的婚姻,最後為她捐腎治病……電視劇《大姐》,繼承和發揚了《兒女情長》、《咱爸咱媽》和《大哥》、《嫂娘》等電視劇的傳統,通過家庭親情,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劇中以家庭為社會細胞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理念,將會加強家庭在傳承民族精神和文化傳統上的凝聚力。
第三,《大姐》的主要人物形象豐滿、生動,閃爍著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的光彩
作品不僅成功地揭示這些普通人物身上的真、善、美,還成功地表現了他們在改革開放新觀念衝擊下的成長和發展。這方面,雅梅、雅娟、雅蘭和小常等人物的形象刻畫,尤為出色。他們沐浴在新時期時代精神的陽光下,接受新事物、新觀念,同時又受到民族傳統中某些保守、落後的舊觀念的影響。新舊觀念的衝撞,必然反映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來,明顯地表現在雅梅他們大家庭的內外。作為作品歌頌的主要人物雅梅,編導並沒有把她塑造成體現某些理念的完美、高大的形象,而是在不斷接受新觀念、新思想,不斷拋棄舊觀念、舊思想的變化過程中完成人物形象塑造。前面提到的雅梅在選擇小常還是小福子為愛人的過程,漫長而痛苦,她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同樣,這種新舊交替的衝撞與鬥爭也反映在家庭內部。雅梅辛辛苦苦撫育了四個弟妹, 但他們一個又一個先後向雅梅這位一家之長叫板,不聽她的“管教”。連一向體弱多病的小妹雅蘭,最後大唱反調,選擇了一個比她大二十多歲,並且結過婚有了孩子的莊先生為丈夫。編導透過姐妹之間在親情上的疏遠、對立到逐漸溝通、理解,深刻揭示了新的思想觀念確立的艱難和必然。因此,《大姐》在刻畫人物和體現主題思想上的一個明顯之處,便是時代精神與傳統美德相結合。與某些表現家庭親情的電視劇不同,作品在結尾表現了一個大家庭分化為幾個小家庭的趨向。筆者認為這是一種隨著現代生活發展,家庭形式多樣化的一種體現。大家庭的外在形式也許由聚合到分散,但中華民族的親情將會繼續成為不會分散的凝聚力!
第四,《大姐》的藝術風格,真實質樸,以真取信於人,以情動人,從而深深感染和吸引觀眾
作品的編導從反映的實際生活內容出發,追求真實、動人和樸素無華的藝術風格。全劇營造了親切、溫馨的環境氛圍並追求抒情、浪漫的格調。表演上一反某些電視劇演員表演虛假,人物語言雕琢的毛病,力求真實。演員陳小藝出色地扮演了一位年齡跨度較大、內心衝突相當激烈的角色,其他演員包括配角,起用了一些非職業演員,表演起來也真實可信。樸實無華,返璞歸真,這也恐怕是許多觀眾不滿某些虛假、濫情、奢華的電視劇,而對真正的藝術審美的一種喜好。 《大姐》在思想和藝術上也許還存在一些缺憾,但它將進入優秀電視劇的行列,大姐雅梅的人物形象也將進入優秀電視劇的人物畫廊。 總之,電視劇《大姐》的成功,有力地證明:家庭親情題材的電視劇創作大有可為,觀眾熱烈歡迎有更多像《大姐》這樣的優秀電視劇涌現。
(來源:《電視研究》2004年第7期) 責編:邢立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