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電視文學藝術片的聲音設計與創新
作者:中央電視臺海外中心 李寧 發佈時間: 2005-5-9 10:01:45



  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電視頻道和電視節目大幅度增加,觀眾有了更多的收看選擇。但同時電視工作者如何才能製作出更加豐富多彩的電視節目,對其他各種傳統藝術形式如文學、戲劇、電影、美術、音樂、繪畫、攝影、舞蹈等進行恰當的吸納、借鑒與移植,成為當今電視文藝文化節目創作者的大膽探索與實踐領域。本文分析與探討了電視文學藝術片的聲音設計與創新這一新課題。

  一、聲音元素的創新應用

  電視文學藝術片大都短小精悍,作品要達到吸引人、震撼人的目的,單靠美麗的畫面、動情的旁白(很多時候還沒解説)、藝術的字幕都遠不能達到,還要靠聲音,靠音樂、音響的非凡感染力幫助才能實現。
  近年來我國出現了許多電視藝術片的新作精品,這些作品在聲音設計上都很出色,其中一些更是具有很強的創新特色。
  1.音樂元素的選擇與使用
  一部成功的電視藝術片離不開專門的作曲或精心的選曲配樂。北京電視臺創作的立體聲電視藝術片《最後的合唱》,講述了一位熱愛美術的青年男子,他工作的人生故事。在充滿魅力與神秘感的民族音樂、歌聲的感召下,他在陶藝燒制創新中融入了自己對音樂、對藝術全身心的奉獻與追求。這部電視藝術片的音樂創作汲取了雲南少數民族音樂的眾多音律元素,配器既運用了中國民樂的塤、笛、簫,又運用了西洋管弦樂器,再加上電聲合成器及大量人聲的有機融和,使各段音樂或餘音裊裊,或氣勢恢宏,極具民族特色而又充滿現代風格。特別是現場收錄的當地少數民族群眾的歌唱、演奏,以及很多音效的精心錄製甚至再擬音,使該片在整體聲音設計上顯得非常突出。
  為電視藝術片專門作曲可以使全片獲得統一、完整的音樂形象,在旋律的運用、節奏的對比、調式的轉換上又可以成為鏡頭最佳剪輯點的依據。用這種方式剪輯出來的節目聲畫一致,流暢和諧。應當説,這是最好的音樂設計選擇方式。所以越來越多的電視藝術片開始重視並投資原創音樂。如果把樂隊的演奏再精心地拍攝下來並編入片子,既可以作為鏡頭的轉場,又可以使觀眾得到更多音樂演奏藝術的享受,更有著別樣的藝術效果。《有軌電車奏鳴曲》、《釘打人生》等片就成功地應用了這一手法。
  當然專門作曲並請樂隊演奏對於電視藝術片來説,成本確實不低,因此選曲配樂就成為大多數藝術片所採用的音樂設計方式。實踐證明,只要選曲得當,旋律、節奏、音色、配器能夠符合作品的主題內涵,依然可以做出聲畫非常優秀的電視藝術片。獲獎電視詩《時間》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編導在創作這首充滿哲理的電視詩歌作品時,首先結合作品精心挑選了一整段音樂,同時大膽地擯棄了人聲朗誦。正如編導自己所説,這樣就完全讓音樂成為這首詩的靈魂,讓音樂獨自撐起了這一首詩所要表達的天空。在有些作品中,直接選用作曲家創作的現成的主題音樂(注意版權),只要吻合片子內涵,仍不失為一種良好的選擇。
  在為電視藝術片選曲配樂時,旋律往往並不特別重要,常常更注重音色的表現力。音色是聲音的音質屬性,表現的是音樂的不同色彩。中國有近200種民族樂器,每種樂器的音色都有特點,像塤的古樸、笛的悠遠、簫的蒼涼、二胡的哀婉、嗩吶的高昂等。因此,在電視藝術片的音樂創作或配樂設計時,應當更多地注重配器,注重各種樂器音色的情感表現特點,這才能使作品的藝術內涵得到展示與深化。
  完整的歌曲在電視文學藝術片中作為聲音主造型應用不是很多,但用得巧也會出彩。淮南電視臺創作的電視文學片《中國畫裏的村莊》,以一幅徐徐展開、朦朧寫意的中國傳統水墨畫卷作為作品分章的間隔,分別介紹了具有厚重文化歷史底蘊的徽州風情。與此相應,選用一首完整的民歌清唱來做這些分隔的配樂,反復加深著觀眾的印象。那就是:無論是徽州的建築、木雕木刻、還是處處可見的石板石橋,都是一幅畫,更是一首歌,一首歷史的歌,一首生根于那片沃土的文化之歌。在獲獎音樂風情片《在那遙遠的地方》中,編導將新疆民歌《在那遙遠的地方》和《半個月亮爬上來》創新地組接起來,通過重新演奏配器,年輕歌手以一種別樣方式來演唱,特別是運用了從地域到民族文化都截然不同的蒙古長調的吟唱與兩首歌曲有機融合過渡,提升了全片的主題內涵。
  2.音響元素的設計與使用 
    自然音效是大千世界中最為豐富多彩變化無窮的音樂元素,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説是最為美妙的音樂樂章。以自然音效作為開頭或主幹聲源,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處理手法。以獲獎電視詩《大樹》為例,開篇即是震撼心魄的高分貝閃電雷鳴聲,強烈的感官刺激一下子就抓住了觀眾的心。節目中間當一棵大樹被無情砍倒時,鋸樹聲、雷電聲、樹倒地轟鳴聲、鳥鳴牛叫、流水聲等十多種聲音混合而出,在幾秒鐘裏給予觀眾強烈的警示與聯想。另一獲獎電視音樂片《鐵打人生》以農村鐵匠一家,男主人、女主人、孩子所用不同重量的鐵錘,所發出的不同聲響作為該片的聲音支點,聲聲入畫地向我們講述了這一家人共同且又不同的生活歷程。電視散文《木屐》,落筆于本身就能發出獨特聲響的木屐,通過穿木屐的不同人(大人或孩子),以不同的速度(漫步或快跑)在不同地面(石板地、木板地)所發出的各種音響,為觀眾譜寫了一曲淳樸動聽的嶺南鄉曲。那聲聲不息、延綿至今的木屐聲,不正是那一方熱土歷史變遷的腳步聲嗎?大連電視臺的長篇電視散文《海路十八里》講述了在遼東半島的一個海洋村,每天潮水退去的時候,幾千人往返十八里灘塗泥水路,去揀拾蜆貝的浩大勞作場面。在長達20分鐘的節目中,沒有一句解説,也沒有一段音樂,完全是靠鏡頭和自然音效來講故事。該片的錄音師努力用聲音去塑造這一群勞作大軍的形象,片中一些細微之處的聲音表現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例如,套在舊自行車座上的破塑料套在寒風中發出的瑟瑟之聲,漁家女用鐵爪在泥水中翻泥找貝發出的聲音。儘管該片在聲音的清晰、更多細節音響的收錄、層次空間的表現,特別是人們自然對話與艱苦勞作場面的呼應上還有不少可以改進發揮之處,但仍不失為一次較為成功的嘗試。

  3.語言元素的設計與使用 
    電視文學藝術片的語言都很講究,精練、詩情、韻味是它們的共性。因此,無論是作為片中主人公的獨白,還是作為第三者的講述都對播音者有著相當高的要求。音色特點、韻律感覺、語氣語調的分寸把握都需要恰到好處。電視散文《濟南的往事》選材于中國現代劇作家老捨得原作。該片的播音張家聲沒有按常規地去抒情朗誦,而是充分發揮了自己獨特的聲音特色和多年的配音經驗,以一種隨意的、敘家常式的,甚至調侃似的語言風格把老舍先生的這篇隨筆講述得栩栩如生,從而為這篇電視佳作錦上添花。
  用非畫外解説的頭尾呼應,作為藝術片的聲音造型設計也是一種別致的手法。南昌電視臺的獲獎電視文學《江灣》較以舊時鄉村私塾中的一個頑童正在背誦朱熹的名詩《觀書有感》開篇。結尾處則是現代的江灣學校中一群學生齊聲朗誦李白的名篇:“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雖然同是朗誦,但聲音的處理卻別有韻味。對於開頭的朗誦,應用聲音技術中的延時、反復手段,故意把朗誦聲處理得咬字不清,但卻準確地向人們提供了這樣一種信息:江灣自古就有崇尚讀書的傳統,即使是牙牙學語的頑童也必須早早送進學堂,接受先輩文化的啟蒙和熏陶。而在21世紀的今日江灣,孩子們在與時代同步享受現代文明的同時,依然能夠清晰地朗誦傳承著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而且更加自覺。這使人們確信中國的古老文化必將在江灣這一片沃土代代相傳,發揚光大。聲音的創新設計對該片文化教育主題的表現與影響可見一斑。

  二、聲音創作的不足

  近年,電視藝術片拍攝得越來越精美,聲音製作也越來越講究,但許多作品的音樂音響設計還是比較平淡,缺乏特色。目前,大部分節目拍攝時沒有專業的錄音人員,以至很多有特色的音響錄得效果很差,還得靠後期棚中擬音補錄。包括像《木屐》這樣的獲獎節目,也是依靠有經驗的音響師在後期費了很大力,才使前期拍攝時很多同期聲問題得以勉強彌補。大自然中的音響從來都是交響式的,而我們藝術片中的音效大都很單一、單薄。現在數字化的音頻工作站已經廣泛應用,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科技的進步發展給製作手段帶來的豐富與方便,創作出更多源自真實生活,高於真實生活的藝術佳品。在音樂設計方面首先應當提倡創作。配樂則必須考慮全片的整體音樂風格相對一致。對於不少人人熟悉的旋律和特定主題的音樂及電影大片配樂,更要謹慎使用。隨著法制建設的完善和中國電視加速走向國際化,對音樂依靠很大的電視文學藝術片必須注意原創音樂的版權問題。實踐證明,專業音樂音響師從劇本創意、前期拍攝,到後期編輯製作的整體參與是保障電視藝術片獲得完美藝術技術效果的根本原因之一。
  藝術無定式,創新無止境。隨著電視事業的蓬勃發展,只要我們用心去努力,就一定能創作出更多雖歷經歲月滄桑但依然華光閃耀的中國電視文學藝術片的精品。
  《電視研究》編輯:郭濤


(來源:《電視研究》2004年第12期)
責編:邢立雙

 共1頁  第1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