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
| |
農業電視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從山東農村相關收視調查説起 |
作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新聞傳播係 吳志斌 陳青2004-8-16 17:26:30
|
|
(2)農民反映的節目問題 內容方面:①技術內容有的看不懂。從調查記錄來看,通俗化仍然是農業節目的老大難問題。“由於知識有限,很多農民對農業節目的技術不能理解和掌握”。農民希望“用比較通俗的語言,而不要用專家的專業術語”。“農村中農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需要一些掌握一定技術的技術人員下鄉服務。”②內容超前或空泛,離農村實際需要遠。“農民總的認為農業節目在實用性方面做得越來越好,”但這一點仍然是調查中農民反映最為強烈的。看來,農業節目還需要多作些“實打實”的文章。③播出節目不合農時,節目內容地域分配不合理。“多做一些適合農時、與農村實際相結合的節目”,這是一些農民觀眾的反映。④內容單一,尤其是與節目相應的服務信息少。“農民了解到新技術時,往往苦於找不到適當的渠道進一步掌握”,“建議把一些信息的産地、供應等多做一些説明。” 形式方面:①欄目播出時間不好。調查中,農民希望“調整對農節目的播出時間,最好改在晚上8點左右”。②節目形式應更活潑。 (3)農民對節目形式的看法 農民比較認同的節目形式:①科技致富&&人現場演示或科技人員現場講解示範。②用農民熟悉的通俗語言。③專家諮詢熱線。④講故事的形式。 調查記錄顯示,“用普通的人,普通的事報道的節目,深得人心”,而且“農民最愛看的、最願聽的,還是那些帶著鄉音的電視節目”,並“希望貼近農民,採訪農民”。如果仔細分析的話,這些記錄的潛臺詞中應該包含有這樣一層意思:農民希望能在節目中找到“自我”看到“我”的影子,希望節目是“有我”之節目。而從另一個側面來看,他們有“講述自己、表達自己”的明確願望,這一點在很多農業節目中可能被忽略了,進一步説,它反映出當前農業節目親和力不足的問題。 2、調查小結: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農民反映最強烈的首先是希望能看到農業節目,其次是希望農業節目要“説得實際”、“説得明白”、“説得好看”,第三是希望講述自己、表達自己。這表明,農民對農業電視的收視需求呈現出一種金字塔結構的層次性。(見圖)
從前面的調查分析來看,目前農民對農業電視的收視需求仍然主要集中在下面二個層次上,但這並不意昧著農民沒有第三層次的需求,相反,它更像是一個新臺階,農業電視要進一步發展,邁過這道坎是關鍵。
責編:慧心
<上一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