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27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推出《經典中國》系列報道,為紀念中國共産黨建黨83週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5週年、紅軍長征出發70週年和鄧小平同志誕辰100週年,以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中的特殊日子、特殊事件、特殊人物為切人點,報道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續寫的社會主義建設新篇章。這種“打包”的集束式報道給系列報道注人了新的活力。
濃縮精華 恢弘大氣
從《經典中國》已經播出的60多集來看,歷史感厚重。它回顧了中國共産黨的革命歷史、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歷程。人們從《上海的光榮與夢想》、《嘉興南湖:紅船啟航地 今日小康城》中可以看到中國共産黨誕生、發展和壯大的歷程;從《江西南昌:軍旗升起的地方》和歷次國慶閱兵儀式,可以看到新中國軍隊的精兵之路;從《經典中國 百年小平》可以看到世紀偉人的光輝足跡和他為中華民族作出的豐功偉績;從《經典中國 輝煌的55年》可以看到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新中國取得的輝煌成就。
《經典中國》系列報道注重新聞時效性,內容涉及領域廣泛:從貧困的革命老區正在脫貧致富,到上海寶鋼邁入世界500強,從中國自己設計建造了最大的船舶——30萬噸的“新金洋號”,再到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建成運行以來實施第一次重大改造,將成為全球最先進的雙環對撞機之一,直至北京出臺了“兩軸、兩帶、多中心”的最新城市規劃……
從總體上看,《經典中國》每集的報道長度平均為3分鐘,在這短短的幾分鐘裏,節目內容跨越了幾十年、上百年的時間,空間上由點及面,從一個地區到全省、全國,從一個經典事件帶出全行業冒的發展,這樣的時空跨度展示,化繁為簡的選材,對惜墨如金的電視新聞報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傳奇性史料的運用
《經典中國》系列報道對歷史材料的選擇側重其傳奇性。對服務於主題、帶有揭秘性質的傳奇故事的講述,既滿足了觀眾的求知欲,又讓歷史題材的主題報道顯得生動、好看。
1. 當事人現身説法
這是《經典中國》報道中講述歷史時比較常用的手段。在報道新疆建設兵團50年的屯墾戍邊事跡時,記者通過第一代軍墾老戰士王鳳元的講述,回憶了40多年前帶領近千人在大沙漠裏開荒造林兩萬多公頃,創造了“人進沙退”奇跡的傳奇經歷。在《寶鋼的啟示》一集中,記者通過正在拍攝紀錄片《鄧小平與上海》的攝製人員找到了全國政協副主席、時任上海市委副書記兼寶鋼工程建設總指揮部黨委書記的陳錦華,為觀眾講述當年上海寶鋼上馬後不久差一點被“五馬分屍”的危險情形,以及在這樣的情況下,鄧小平高瞻遠矚,力排眾議,果斷決策的偉人風範。隨著當事人的講述,整個報道既有懸念,扣人心弦,又揭開了歷史鮮為人知的一面。
2.文物背後有故事
在當事人已不在人世或難以找尋時,博物館和檔案館的文物也可“講述”經典傳奇。正在北京舉辦的《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週年展覽》,首次展出的兩張普普通通的捐款單讓觀眾第一次知道了鄧小平曾以“一位老共産黨員”的名義為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款3000元的往事。在江西興國革命歷史陳列館,珍藏著曾經挂在長岡鄉蘇維埃政府門口的控告箱,上面寫著“凡是能控告的都控告”,使人們感受到“自覺接受群眾監督,聽取群眾意見”的蘇區幹部的好作風。在深圳博物館,有一份最早的“三來一補”加工協議,從中可以看到深圳人的創新勇氣,而當年深圳第一代打工妹從家裏帶出來的、掰下一小塊用水熬了洗頭,可以洗用一年的“茶籽油渣餅”,更讓人見識了深圳人的拓荒精神。
3.紀錄片和電影資料做紅線
這也是《經典中國》電視化表達的一個重要手段。在報道“人間天洞”紅旗渠時,引用了早期新聞紀錄片《紅旗渠》中的兩個片斷:因為缺水,過去全縣一萬多人要長年翻山越嶺,跑到幾十里外的地方擔水;共産黨員任羊成腰繫繩索淩空飛蕩,用撬杠清除爆破後鬆動的碎石。這樣的資料真實再現了當時修渠的驚險場面。而《百色起義》、《南昌起義》和《洪湖赤衛隊》等許多人們耳熟能詳的“紅色經典”影片的精彩片段,更讓觀眾在回憶中品味經典。
電視手段的充分運用
總體上看,《經典中國》中電視報道的各種表現手段得到了充分運用。《經典中國》每一集都有記者出鏡的現場報道,記者不僅可以告訴觀眾“我在現場”,而且可以把觀眾帶到現場,使之身臨其境,讓報道事件本身更加真實可信。由於《經典中國》報道的時間跨度大,因而現場記者還起著啟承轉合的作用。《經典中國》每集報道往往有兩次記者出現場,第一次介紹新聞由頭,第二次則引出報道的遞進發展階段,使得節目報道更加緊湊,渾然一體。
記者現場報道和同期聲採訪的運用使新聞報道更加真實可信,同時還起到調整報道節奏的作用。比如《天津:做活水文章實現大發展》一集中,記者現場報道和同期聲採訪佔了一半以上的篇幅,整篇報道簡潔明快,不拖遝,節奏感很強。大量同期聲採訪的運用使報道更具有真實性和客觀性。
在報道中,山歌《蘇區幹部好作風》、電影插曲《紅色娘子軍》、《請到天涯海角來》等音樂元素增加了新聞報道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在《上海的光榮與夢想》一集結尾處,一幅幅新舊上海城市的畫面配上優美的《萊莉花》樂曲,撼動人心,起到了深化主題的作用——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上海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細節是新聞報道的血肉,對電視新聞更是如此。一個精彩細節,一個經典畫面,其含金量遠遠勝過一通長篇大論。在《上海的光榮與夢想》中,對東方明珠塔解説詞十幾年來變化幾十次的報道,很好地説明了上海城市面貌的變化。細節的作用在於以小見大。報道中,記者在上海銀行博物館拍到了世界上最大面額的鈔票一解放前夕新疆發行的60億元大鈔,在當時只能買70粒米。這一細節更是生動形象地表現了那時國民黨政府留下的金融爛攤子,也反襯出中國共産黨解決危機的膽識和能力。
電視靠畫面説話。活動的畫面是電視區別於廣播、報紙等其他媒體的重要因素。因為報道時間跨度大,新舊畫面最能直觀體現變化。在上海的報道中,參照舊上海城市的資料畫面,對同一個內容,採用相同的拍攝角度,幾十秒的畫面展示出半個多世紀的變遷,新舊上海的變化一目了然。
總之,《經典中國》對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歷史進行了點面結合、角度多元、對比鮮明、詳略有致的報道,既注重歷史資料的科學運用,叉著意于電視手段的豐富性、可視性,得到了廣大觀眾的認可。本文編輯:姜雨杉
(本文圖片來源人民網)
責編:邢立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