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
|
|
本期推薦 |
2004-12-13 15:50:00 |
|
特稿
按照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廣播電視要從過去單一、封閉、粗放的發展方式向多元、開放、集約的發展方式轉變,努力實現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中央電視臺要努力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增長方式的轉變:二是經營模式的轉變;三是生産方式的轉變,堅定不移地走産業發展的路子。中央電視臺將根本轉變經營理念,高度重視經營工作,一手抓宣傳,一手抓經營,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 全面實施“鞏固廣告經營優勢,拓展新的經濟增長點,構建跨媒體、跨行業的産業鏈,發展高新媒體經營産業,加強資本市場運營的五項經營戰略。努力實現“由宣傳型向宣傳經營型轉變,由單純依賴廣告經營向多元化經營轉變,由計劃主導型經營向市場主導型經營轉變,由粗放型外延式經營向集約型內涵式經營轉變,由電視節目‘自製自播’向社會化、國際化製作與發行轉變”的五個轉變。推進電視産業化改革,實現中央電視臺跨越式發展。
紀錄片之旅
在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之際,中央電視臺和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聯合攝製的大型口述歷史電視紀錄片《百年小平》,在準確把握、高度凝煉創作主題的基礎上,對電視紀錄片類型所作的探索,尤其是對長期存在的表現形式上的“瓶頸”的突破,不能不令人關注,它必將引起實踐界與理論界的共同思索和研究。 2004年掀起了紀念鄧小平百年誕辰的熱潮。那麼,我們用什麼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改革家,偉大的先行者?《百年小平》作出了優秀的回答:用創新來紀念,才是對創新者最好的紀念。
本期話題
電視産業化、市場化工作首先從數字(付費)電視入手,其目的是要抓住當前傳媒變革的發展機遇,以數字技術的更新來提升、帶動整個電視産業的全面升級,從而縮小與國外同行的差距,加快中國電視業的發展。 目前國內外付費數字電視的營銷策略五花八門。無論以機頂盒作餌也好,用服務創新放長線也罷,立足分眾市場單極突破亦然,內容始終是核心。廈門、青島的試點都説明了這一點。
欄目經緯
2004年,“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推出代表中國電視欄目品牌形象的“十佳新聞欄目”和“十佳公共欄目”(簡稱“雙十佳”)。隨着首屆“雙十佳”的閃亮登場,結束了中國電視沒有權威機構認證的“馳名商標”的歷史,使中國電視實施精品戰略跨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證券節目是各電視臺年輕的節目之一,在節目運作模式、管理機制和經營方式上呈現靈活多樣的特點,許多方面走在我國電視節目製作的前沿。但同時,證券節目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 中國證券電視節目出路在於提升信息的公正性和實用性,發揮電視輿論監督作用,吸引受眾與節目互動。
市場瞭望
發展電視産業不是盲目擴大投資,而是要調整、選擇好經營的主導模式,發展主營業務,搞好品牌建設。通過大力發展內容生産,來調動、積累和優化所有的優勢資源,在市場上建立起真正有效的競爭優勢。 媒介的廣告價格和價格策略不僅反映着市場的供求關係,也反映了媒介、廣告代理商、廣告主間的“博弈”關係。通過價格現象可以更多地了解媒介的經營理念和經營狀況。
責編:邢立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