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視指南 |
網文共欣賞首頁 |
感悟篇 |
主持人篇 |
評論篇 |
|
給經濟半小時欄目的建議 央視國際 2003年09月27日 17:32 經濟半小時互動區有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很多網友把大量的注意力放在主持人上,並沒有關注節目的內容,並沒有突出“經濟”,只是突出了“人”。 從我個人角度來説,我對這個節目不是太滿意。經濟在媒體上的反映應該是專業通俗化,生活化。我不知道為什麼2套節目總是做不出一款和5套足球之夜那樣受歡迎的經濟節目,我覺得應該能做出這樣的節目。 中國的經濟節目給我感覺都是一種模式,就是像讀新聞一樣,沒有內容,這和經濟新聞找個播音員唸經濟新聞沒有多大區別,而且給人的感覺是在堆積一大堆數字,更沒有分析的深度。經濟節目的本質是什麼?是經濟生活和經濟現象。我覺得作為一個經濟節目,評論應該三分之二,敘述應該三分之一;專業和理性應該三分之二,感性應該三分之一。經濟節目沒有深度那什麼都不是。 2套節目如果是做真正的經濟頻道我感覺還不夠專業。節目的數量還不是很多,另外專業的東西還太少。比如説房地産這個話題,目前的中國房産報道做的確實不太專業,其實這個欄目是很有賣點的。中國證券做的應該還算可以,但是還可以做得更好,至於經濟半小時感覺稍微淺了點,另外節目的定位比較模糊。 總體來説,我覺得2套在思維方式上要擺脫“新聞”的模式,朝專業化方向發展。 1、 節目應該和世界經濟的大潮聯絡起來,在全世界重要的交易所都應該有特派記者,每天對各種各樣的指數和重要的股票進行點評,對每天發生的世界經濟大事進行點評。 2、 儘量充實特約嘉賓的份量,特別是保證他們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內的份量,我覺得2套應該改變一個誤區,就是不要總是請國內的,應該多請國外的專家,感覺中國的專家視野還是有限。 3、 節目主持人一定要專業,最好是碩士以上,有海外留學和生活經歷。國內的主持人雖然學歷不低,但是思維方式怎樣就很難説,有海外留學經歷的主持人除了語言有優勢以外,思維方式的開闊對節目的引導有很大的作用,觀眾會有新的感覺。 4、 培養專業記者很關鍵。國外的經濟節目每個記者都是負責某個專業領域的。比如房地産記者,一般都是學地産的,在地産公司做過;通信業記者是研究通信業的;電子商務記者一般都是研究電子商務的。只有這樣,節目才能做的更專業。 |
(編輯:蔡麗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