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紀鵬
央視國際 2004年05月14日 12:54
劉紀鵬,首都經貿大學教授,近年來對於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有諸多富有影響力的言論。
劉紀鵬是著名股份制和公司問題專家,近十年主持了國電公司、中國銀行、中國投資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海爾集團、萬向錢潮、海南航空、天鴻集團、天津開發區總公司、好孩子集團、李寧公司、四通公司、哈藥集團等近200家各類企業的股改、上市及管理組織方案設計,這些企業遍及二十多個省市和眾多産業,被媒體稱為“企業股改第一人”。
劉紀鵬目前兼任北京大學金融證券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理事等多種社會職務,並擔任哈動股份、北大招商創投等海內外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及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和40多家大公司和企業集團高級顧問。
首都經貿大學教授劉紀鵬認為,2004年資本市場最引人注目的亮點可能是,四大國有獨資銀行的改制及其對市場的影響。
劉回顧,中行和建行的改革,外匯局已經決定注資450億美元,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舉措。這次外匯的注資是以中央匯金投資公司的名義投資的,對銀行的投資和股東主體多元化來説,這將是一個非常引人關注的舉措。
就銀行改革來説,在股權結構上,就現有的銀行存量的完全股份化,可能會使中央匯金投資公司、財政的股東和融資的股民處於同樣的地位。對於我國金融改革中的産權制度改革,是非常有意義的。當然,市場到底能不能承受總體改制這樣的擴容以及局部上市的特點是什麼,現在看來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各個銀行也可能會採用不同的模式。
另外,從資本市場的角度看,劉紀鵬認為,把靠國家債券推動的基礎設施和投資轉化為通過資本市場的融資來完成,啟動民間投資,推動産權的流動,以及由民間承擔風險,由民間承擔責任。
劉紀鵬認為,首先從量上看,資本市場是具有這種潛能的,包括11萬億的儲蓄和其他類型的民間投資。但資本市場如果不完善,這個資本就沒法啟動。從去年資本市場的情況看,也就是2003年總共才發了63隻股票,由於社會融資總額的擴大,維持在800億股市直接融資額,劉估計,只佔了社會總融資額的2.5%左右。在前年不到900億的股市融資中,一級融資只佔社會總融資額的4%,其他都是靠商業銀行的間接融資。劉認為,現代金融是靠兩條腿走路的,直接金融和間接金融。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額,起碼應該維持在50%,甚至更高的比例。但是現在資本市場這條腿嚴重不足,出現瘸腿現象。
劉紀鵬提出,資本市場的發展,應該是下一輪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個主戰場。這個判斷無論如何都應該是成立的。但是,從目前資本市場來看,問題也比較大,這3年裏中國的經濟增長都是世界第一,但是股市的下跌也是世界第一。他希望這種背離現象在經過一個週期之後,在2004年有所反彈,股市在未來的發展中能夠擺脫現在的頹局。
劉説資本市場的發展有它一般性的規律問題,也有特殊性的問題。就特殊性的問題來看,主要是對股市會産生一定影響的兩大歷史遺留的問題值得關注。
一個是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建立,也就是深交所的問題。由於深交所現在的二板沒開,A股停發,所以處於很尷尬的境地,也使得中國的資本市場處於高度壟斷,一所獨大。這是不能夠滿足需求的。深交所在未來的恢復形式到底應該是什麼,目前還存在爭議。但從目前來看,深交所的突破口,是選擇中小企業法的實施概念完成和上交所分工,然後根據時機降低標準,形成創業板的低門檻的市場。劉分析,在市場擔心的擴容能力上,必須把握兩個環節:一是不搞新股金流通,二是不搞打包發行。
第二個問題是關於國有股減持問題和引發的全流通。一方面我們必須肯定中國股份制的一股獨大在歷史上是有獨特的意義的,也是當時的必然選擇。但今天它已經不能適應我們資本市場全流通規範的發展和上市公司質量的提高,所以必須突破它,但關鍵是減持的範圍應該在二級市場內進行。當然,對於全流通模式選擇不可能是一刀切的,各個上市公司根據不同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模式,其中重要的是要確立幾個原則:比如流通股股東的單獨認同率問題,比如雙贏的問題。這樣是可以找到被市場接受、有利於股市成長的全流通的實現模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