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lass=text>1997年5月5日開播,成為中央電視臺貫徹和落實中央“科教興國”決策的重要舉措之一和進行科技宣傳和普及的重要窗口。
|
" class=text>1997年8月,製作了開播以來第一個大型系列節目《輝煌科技》做為國慶節的獻禮,系統全面地介紹了改革開放以來科學技術的進步為我國各行各業所帶來的變化。
|
" class=text>1998年8月,“火炬計劃”的十週年,《科技博覽》與科技部各有關部門組織製作了一系列節目,介紹“火炬計劃”十年來我國在高新技術産業發展所取得的成就。
|
" class=text>1999年8月,《科技博覽》製作了《創新工程》系列節目,宣傳創新在促進知識創造、傳播和應用中所起到的作用。
|
" class=text>1999年9月, 製作了《新中國科技五十年》大型系列節目,介紹建國五十年以來我國科技政策的發展軌跡以及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
" class=text>1999年年底,《科技博覽》將部分節目內容選編成冊,出版發行。時任科技部部長朱麗蘭在為《科技博覽》一書所做的序中所提到的:“科技宣傳和普及是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一項重要內容,科學技術重要作用的發揮,不僅取決於科學技術自身的發展水平,在更大的程度上還取決於社會公眾對科學技術的理解、認同以及支持的程度。科學只有通過宣傳才能成為影響社會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因此科技宣傳和普及不僅是新聞工作者的事業,也是科技工作者的事業,更是全社會共同的事業。”
趙化勇臺長指出,“《科技博覽》在中央一套每天的黃金時間裏播出,有著億萬的觀眾群體,用戰略的眼光看,它就不止是一個電視欄目,而是一所有巨大影響力的傳播科技知識和科學精神的學校”。
|
" class=text>2000年1月,組織製作了《21世紀重大發明發現》大型系列片,報道世界科技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
" class=text>2000年3月,配合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開始實施,《科技博覽》製作了大型系列節目《西部大開發——認識西部》,11月又製作出反映西部科技實力的系列節目《西部國家重點實驗室》。
|
" class=text>2000年5月,重點製作了《宇宙與人》、《大腦科學》、《生命起源》、《探索地外文明》等一系列節目,揭批“法輪功”,反對邪教,反對偽科學,倡導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
" class=text>2000年10月,製作了《創新工程巡禮》系列節目,總結和回顧建設國家科技創新體系一年來的成就。
11月,組織製作了大型系列節目《國際科技合作巡禮》,反映我國對外科技合作與交流的方針、政策以及所取得的纍纍碩果。12月,製作了《二十一世紀科技展望》大型系列節目。
|
" class=text>2001年3月,“863”計劃實施十五週年,《科技博覽》製作了反映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的豐碩成果的大型系列節目《“863”計劃》,宣傳我國在高技術領域所取得的成就。
|
" class=text>2001年5月,我國第一個科技活動周,《科技博覽》製作了反映科技活動周內容的科技節目,提倡樹立“愛科學,學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風氣,提高全民的科學素質。
|
" class=text>2001年8月,《科技博覽》欄目製作播出《科技奧運》系列片。
|
" class=text>2001年11月, 製作播出了《青藏高原上的濕地》系列節目。
|
" class=text>2001年12月,製作播出了《科技與國門》系列節目。
|
" class=text>2002年,《科技博覽》在原來的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銳意進取,貫徹“新聞視角,科技 手段,文化品味”三個基本原則,推出了一系列觀眾喜聞樂見的系列節目,如《科技考古》,《科學與幻想》,《質量背後的科技》等。並於2002年6月1日,《科技博覽》推出週末版。
|
" class=text>2002年7月,製作播出了《中國科技巡禮》系列節目。
|
" class=text>2002年5月5日,《科技博覽》開播五週年,科技部部長徐冠華題詞:“短短五分鐘的《科技博覽》是電視媒體重視和支持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一個重要標誌,並形成了在科普電視方面的獨特風格。”
|
" class=text>2002年10月,在全國科普大會上獲得國家科技部頒發的“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
" class=text>2003年2月,推出《科技中國行》大型系列節目。
|
" class=text>2003年5月8日,《科技博覽》改版,播出時間改為21:45,播出時長改為5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