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責任——來自中國科協學術年會的警示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25日 14:08
編者按:11月19日,中國科協2004年學術年會在海南博鰲舉行,3000名來自全國各地、各學科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和科技企業家來到這裡,其中有50余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院士。大家圍繞“以人為本、協調發展”的主題集思廣益、獻計獻策。這裡選登幾位科學家的觀點,從中可以感受到科學的責任。
周光召:前輩事跡激勵我們革除陋習
在本屆年會的開幕式上,中國科協主席周光召院士的演講在與會者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當前,科技工作中也存在著許多不協調的問題。”周光召院士沒有回避問題,而是直接對我國科技界的一些陋習進行了批評。他特別指出,“一些科技人員急功近利、追求數量、不講質量,分散單幹、不願協作。個別人甚至抄襲剽竊、偽造成果,敗壞科技界的學術風氣。”
在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之後,周光召院士緩緩講述起前輩科學家的故事,感情誠摯,讓人動容。
“90年前,1914年的夏天,9位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學習的中國留學生聚在一起討論國際形勢和救國的方案,一致認為中國最需要科學知識,決定創辦‘科學’雜誌。經過一段時間籌款和籌稿,‘科學’雜誌創刊號于1915年1月在上海出版。在此基礎上,1915年10月25日成立了中國科學社,也就是中國科協前身的一部分。當時,他們不僅沒有報酬,而且要節衣縮食,保證‘科學’雜誌的出版發行。趙元任在自傳中寫道,‘為使中國科學社得以維持,我的一位康奈爾同學鄧宗瀛發起了一個經濟上的節食競賽,一些時間是每天5角,另一些時間是每天3角5分,很快我們兩人都因感冒而躺倒’。”
回顧了這段歷史之後,周光召院士鄭重地説:“1949年以前,科學社的社員們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不懈努力,作了大量開創性工作,在中國大地上廣泛散佈科學的種子,傳播科學態度、科學方法、科學精神,教育培養了一批掌握現代科技知識和研究方法的青年,作出了重大貢獻。前輩科學家的事跡給我們以啟迪,以鞭策,我們必須革除陋習,不急於求成,不為名利所惑,放下包袱,解除一切思想上的束縛,定下心來,求真唯實,艱苦奮鬥,把自身的創造力充分發揮出來,群策群力,使中國科學成為世界科學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使中國科學家在中國土地上作出對人類的重大貢獻。”
劉東生:對於地球我們仍知道的太少
在題為《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報告中,80多歲的劉東生院士鄭重地闡明了這樣的道理:如果災難性氣候出現,人類將負有重大的責任。
劉東生説,環境問題需要我們綜合地把地球作為一個系統來研究,然而對地球系統的研究,我們知道的仍然比我們需要知道的要少得多。
科學技術的騰飛為人們插上了改造自然的翅膀,人類活動已經成為重要的地質營力,其負面影響正在加劇侵襲著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系統。
人類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含量大幅度增加,導致了全球性的“溫室效應”,並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環境問題,直接影響了人們的生産和生活。
海洋污染日益嚴重,海洋資源被過度開發,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
荒漠化和沙漠化加劇,沙塵暴發生頻率增高。
在列舉了一系列重大環境問題後,劉東生説,人類活動在地球系統的運轉中發揮著越來越多、越來越鮮明的作用,這就需要我們從新的視角來考察今天的地球系統。這個新視角就是“人類世”。
“人類世概念的提出可能是地質學的又一次飛躍。人類世可以説是從18世紀晚期開始的,其特徵是從南極冰層捕獲的大氣中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全球性增高。這恰與1784年瓦特發明蒸汽機的時間相當。”劉東生説,人類世是最新的一個地質時代,其特點是人與自然相互作用的加劇,涉及可持續發展的各個方面。研究人類世,不僅需要多種自然科學的交叉融合,而且需要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通力合作。
何大一:對重大微生物威脅要有備無患
“即使非典再次暴發,中國政府也能從容應對。但是,中國是否對未來將出現或蔓延的其他重大微生物疾病威脅準備充分?中國能否有效控制聯合國艾滋病病毒/艾滋病規劃組所預言的災難發生?能否降低已然傳播的包括肺結核、乙型肝炎、血吸蟲病等傳染性疾病的病例數?能否控制隱性丙型肝炎的流行?能否有效應對下一次全球性流感或者是生物恐怖襲擊?”
在本屆大會首場特邀報告中,美國洛克菲勒大學教授何大一就提出了一連串的疑問。要使中國做到對重大微生物威脅有備無患,何大一認為,有兩個基本問題必須解決:一是相關基礎研究領域缺乏資金,中國應將微生物對健康的威脅放在國家研究日程之首,加大對學術界及政府研究單位的投資力度。二是衛生保健基礎設施較差,中國疾病監控系統仍不完善,改善基礎衛生保健設施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何大一説:“過去一個世紀的歷史證明,更多的傳染病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中國一定要在應對重大病源微生物的威脅方面逐漸成長起來。畢竟,沒有健康何來繁榮。”(記者 趙亞輝 賀廣華 吳剛)
《人民日報》 (2004年11月25日 第十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