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身心發育

孩子認知世界的發育

央視國際 2004年05月25日 13:13

  認知指人獲得和使用知識的過程,屬行為系統。認知發育從感知開始,到理解,以後涉及思維、記憶,因此小兒認知發育與個人智慧水平密切相關。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最先系統地提出小兒認知發育各階段是密切相關的連續過程,他將小兒認知發育分為四個階段。

  1 感覺運動期 O~2歲 此期小兒通過與周圍事物的感覺運動接觸來認識世界,逐漸從基本的反射活動變為與環境有關的有目的活動。新生兒很少證實有認知的行為,以反射性活動為特點,4~6月嬰兒開始操縱環境,如反復踢懸挂著的玩具以産生變化(玩具來回擺動),12個月時能找出在他眼前藏到枕頭底下的玩具:已意識到客觀物體是永遠存在而不會神秘地消失的,即客體永存觀念。18~24月時小兒可對不在眼前的客體有回憶性記憶,對周圍環境開始探索和好奇是此期發育的特徵。開始有了空間知覺和時間知覺,但主要是動覺與視覺的聯絡。如爬高處,躲門後,天黑了要睡,天亮了就起床。此時是感覺——運動性行為向智慧活動過渡的時期。

  2 運籌前期2~7歲 此期的特徵是符號功能的發育,促進小兒行為和智慧發育。隨語言能力的增加,小兒開始給予環境中的刺激物以新的意義,作為另一種符號,例如把布娃娃當作小朋友,把木棒當作馬等。憑直覺與直接經驗思考問題,解答問題,但不知原因道理。因此認知行為常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即小兒所有的感覺運動、活動與自我有關。2歲以後小兒開始應用符號,掌握語言,能較好地利用記憶儲存。3歲後能辨別上下方位;4歲以後開始辨別前後方位;5歲以後則可以自身辨別左右,對數量、空間;時間的概念仍不完全。5~7歲兒童思想方法發生較大變化,記憶力增強,會用分類法幫助記憶不同類的圖畫;但仍只注意事物的一個特徵,而不注意其它方面,只看到具體的事物,注意事物靜止的一面,看不到事物的轉變過程或內在聯絡。

  3 具體運籌期 7~12歲 此期小兒在具體事物中運用概念,並用概念思維,開始有邏輯運籌。例如開始學習加減法的規則;分類事物可看到功能、位置的關係,年長兒可據事物特性分類。此期的最大特點是發現“永恒”原則,包括空間關係、物體的大小與數量等知覺。如將等量的水加於不同杯中能知兩杯水一樣多;一斤鐵與一斤棉花一樣重;了解“部分”是小于“整體”。9歲以後小兒可理解事物,處在不同的情況下可分類不同,如知道一個人可有不同的身份等。

  4 形式運籌期 l2歲~成年 此期特徵是小兒開始抽象邏輯思維,能提出假設,並作出正確的推論。分析問題逐漸有系統性;能選擇性地只對重要刺激作出反應,能從問題的一方面轉到另一方面域達到正確解答問題。解決問題會預先制定計劃,並考慮一切可能性與結果。

  皮亞傑認為小兒到15歲時認知發育就成熟了。

(編輯:吳曉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