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騎兵紀實
(十)悲情的懷念
騎兵第四師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剿匪戰鬥中,先後有340多名幹部戰士犧牲。部隊領導和地方政府有關部門為紀念犧牲的烈士,在固陽縣建了一個英雄紀念碑。為此,專門組織過一個收集戰士遺骨的小組,沿騎兵四師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尋找戰友的遺骨。
戰士回憶錄《鐵騎春秋》中有這樣的記述:“在收尋烈士遺骨的旅途中,我們幾次遇到烈士家屬前來悼念的情況。那種悲痛欲絕的情景使我終生難忘。當我們駝隊走到正藍旗一個村子時,烈士圖木蘇的遺屬聽到消息後,帶着幾歲的兒子跑來問我們,我丈夫叫圖木蘇,參加你們軍隊走後再也沒有音信。我們誰也沒有勇氣告訴她圖木蘇已經犧牲,而且骨灰就在我們馱運包裏。她流着眼淚説:我們這裡的人説他已經犧牲了,你們知道嗎?大家沉默着,覺得不告訴真情實在不應該,隊長噙着眼淚低聲説:是真的,圖木蘇同志在1947年犧牲了。她抱着兒子痛哭起來。哭聲像針紮在我們心裏。她向我們提出要看看丈夫的遺骨,並要讓兒子跪拜死去的父親。面對孤兒寡母,我們從駝背上取出裝有圖木蘇烈士骨灰的布袋。她看了片刻,突然把骨灰袋子緊緊貼在臉上哽咽着説:難道你就這樣回來嗎?雖説你的死是光榮的,但你叫我怎麼告訴你那白髮蒼蒼的老母親啊……”
這是一個充滿悲情的經歷。我們不知道那位烈士的家屬如何告訴老人兒子犧牲的消息,可讀到這裡,我已經非常理解這些戰士的心。他們一路撿拾戰友的遺骨,卻破碎着自己的心;馱着烈士的遺體也托着沉重的悲情。即使經歷過戰火的磨礪,此刻也是鋼骨柔腸,悲痛萬分。
尋找戰士遺骨的隊伍所到之處,人們夾道相迎,以蒙古民族的方式寄託哀思。搜尋隊來到一個牧區後,找到一口水井邊休息飲駱駝,這時,一對老人請他們到家裏休息。戰士們告訴老人拉着遺骨不便進門,老人知道後拉着戰士進了家門。老人把烈士的遺骨在正屋擺好後安排戰士們吃飯休息。第二天清晨,戰士們起來後發現兩位老人在正屋的桌前點上油燈,擺上祭品,恭敬地向烈士們磕頭行禮。此情此景讓戰士們無比感懷,他們默默地整理好衣帽,強忍悲痛,悄然在一旁肅立默哀。在草原的苦難日子裏,軍隊和老百姓的親密關係使那些烈士的英魂得到了安慰。
至此,騎兵第四師的戰鬥故事就要講完了,其實,這個故事並沒有結束,在那個戰火硝煙的年代裏,騎兵第四師幾千名騎兵戰士,為保衛家鄉,保衛國家,英勇戰鬥,流血犧牲,他們中還有更多英勇悲壯的故事,這些故事記錄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中,也流傳在戰士的故鄉,一個無形的豐碑佇立在遼闊的草原上。
在尋找騎兵老戰士的過程中,我們始終在匆匆趕路。翻高山,穿草原,越過沙漠,走過村莊。老戰士們曾經戰鬥和生活的地方也留下了我們的足跡。我們希望用不停的尋找把騎兵四師六十年的歷程再現給今天的人們,對於我們攝製組來説此行彌足珍貴。
2005年6月北京 焦建成
責編:郭翠瀟 來源:CCTV.com
|
本篇文章共有 10 頁,當前為第 10 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