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悲壯雄渾塞上曲》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13日 16:26)
這裡是陜西省榆林市綏德縣第一中學,這所學校在當地的名氣很大。它的出名,除了升學率高、人才輩出以外,還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原因──在它的後院裏有座古墓。這座碩大的墓冢,傳説是三十萬將士用頭盔和戰袍捧土堆起來的,墓的主人,是兩千多年前聲名顯赫的秦朝的大將軍蒙恬。
榆林在秦代的時候屬上郡,是中原與北方草原的一個結合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想把上郡作為大秦帝國的北部疆界,於是,派自己的心腹愛將蒙恬率三十萬大軍駐紮,修直道、築長城,建立防禦體系……從此,榆林便逐漸地演變成了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之間,相互爭奪的邊關要塞。
榆林特殊的地理位置,註定了它戰爭頻繁的宿命。兩千多年來,多民族、多部落之間的拉鋸,各式各樣“天子”“國王”的疆界之爭,一方面把榆林的歷史演變為戰爭史,另一方面,卻成就了許多中華民族的史詩和英雄。
榆林當時是塞上,所以也是戰爭頻繁發生的一個地方,因為它邊地的一種蒼涼,戰爭的一種頻繁,所以很多文人墨客來到這個地方詩興大發,所以誕生了很多傳世名作。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
范仲淹這首膾炙人口的詞作,據説是在麟州寫的,古麟州城遺址,在今天的神木縣楊家城村。汽車沿窟野河谷北上,攀登一座大山,剛爬上山口,撲面而來的哨卡和墩臺,就讓人感到關隘要塞的雄險氣氛。
麟州城改為楊家城,據説與楊家將有關。史料上記載,楊家是麟州的地方豪強,五代十國時期政局混亂,楊繼業的父親楊宏信自立為麟州刺史。
從楊宏信開始,長子楊重勳,長孫楊光三代都是麟州的地方最高長官。生在麟州長在麟州,成名在雁門關的楊繼業是楊宏信的二兒子,他在20歲時離開家鄉麟州城去了太原,在山西建立了楊家將的英名。
范仲淹是當時北宋,他是在宋仁宗的時候1040年任陜西經略副使,兼執延州。他在這任了四年,所以他就是這個麟州當時屬延州管轄,他來這兒巡察的時候,寫了這一首《漁家傲 麟州秋詞》這一首詩,主要表達了一種對於邊地的一種蒼涼悲苦的一種情景。再一個就是他的對於建功立業的這種心情和思念家鄉的一種感情。他是屬於當時説的江蘇吳縣,也就是現在的蘇州,所以他感覺到這個"塞下秋來風景異,四面邊聲連角起",寫當時的這種邊地的一種蒼涼。
“四面邊聲連角起”,“羌管悠悠霜滿地”。走進已成廢墟的古麟州城,仿佛又置身那戰事頻繁的年代。麟州城易守難攻,它西抗西夏,東拒契丹,南護黃河東路,軍事地位相當重要。因此,麟州是宋、遼、西夏戰爭的一個焦點。生長於麟州的楊繼業和他的子孫在山西雁門關屢立戰功;而在家鄉,他的父親、哥哥和侄兒也威名遠揚。由於這些原因,人們逐漸地把麟州城稱呼為楊家城,一直沿用至今。
這是一段殘破的長城,那是兩個烽火臺,在長城內外演繹了很多故事。唐朝有個詩人高僧,也是詩人叫釋子蘭的寫了一首詩叫《飲馬長城窟》,他是這樣説的:“游客長城下,飲馬長城窟。馬嘶聞水腥,為浸徵人骨。”所以在這裡很多人成就了他們的英名,在長城下也有很多人被冤屈而死。
説到發生在榆林的悲壯歷史故事,不能不説兩千多年前秦代的扶蘇。扶蘇是秦始皇的長子,秦朝的太子。他的墓在榆林市綏德縣縣城的疏屬山上。秦始皇有二十多個兒子,只有扶蘇賢良明達,頗具威望。他看到父皇焚書坑儒,認為不妥,便直言相諫,被秦始皇一怒之下貶到上郡,做蒙恬的監軍,這是公元前212年的事。
到這裡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扶蘇墓地,這個圍墻是後來修建的。
秦始皇其實很看重他的長子,派兒子扶蘇到上郡來監軍有兩個用意,懲罰和鍛煉。懲罰他的不聽話,鍛煉他監軍、執政的能力,讓年輕的太子在邊關體驗打江山守江山的艱難。太子扶蘇睿智豁達,深得蒙恬軍將士們和當地老百姓的擁戴。
實際秦始皇是很愛他兒這個長子扶蘇的,包括扶蘇的名字都是秦始皇給起的,這是查史書看到的,這個扶蘇“扶”扶持的意思,“蘇”呢咱從那個古人説文解字,草字頭下來魚禾,草就是萬民嘛,禾就是當時的從中國來講就是農耕漁牧。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死於河北沙丘,留下遺詔,叫太子扶蘇“到咸陽奔喪”。而當時與秦始皇一同巡游的丞相李斯和中車府令趙高,密謀讓秦始皇的幼子胡亥繼位,他們合夥篡改了遺詔。這個假詔書,歷數了扶蘇的為子不孝,蒙恬的為將不忠,竟賜了死罪令其二人自裁。扶蘇接到詔書滿腹委屈將信將疑,最後在住所附近的一個石崖下痛哭後自盡。
唐朝詩人陳陶《出塞行》裏邊有兩句詩:“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説的正是這塊地方。
無定河流域的榆林是一塊誕生英雄的土地,是楊家將、折家將以及韓世忠、李顯忠等歷史名將的故里,也是李自成、張獻忠、高迎祥、王嘉胤等農民英雄的故鄉,在這塊粗獷、豪邁和不安分的土地上,演繹了一幕幕歷史的悲喜劇。
老百姓出於對李自成懷念,就把它叫做李自成行宮,它不是李自成本身他自己修建的,如果修建是他自己修建的,應該叫大順帝行宮,而不是李自成行宮,直呼其名這是老百姓對李闖王的一種親切稱呼。
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失敗後,清朝政府曾下令將有關李自成和大順朝的遺跡全部剷除,為什麼在闖王的家鄉會完整地保留着這麼一個行宮呢。這要從李自成行宮的來歷説起。
行宮所在的盤龍山原名叫馬鞍山,山上原有明嘉靖年間建造的真武廟,李自成行宮就是在這座真武廟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行宮建成以後,李自成回到家鄉米脂,遠遠地騎在馬上,就看見了這座依山傍水氣勢雄偉的建築群,不禁心中大喜,並當即將馬鞍山改名為盤龍山。
闖王死後,故鄉的父老鄉親們十分懷念李自成,擔心當局會拆除行宮,便搶先在主殿裏重塑神像,將行宮再次改成了廟,燒香供奉真武祖師。家鄉百姓們的聰慧使李自成行宮度過劫難。
崇禎三年,朝廷下令裁驛,他就失業了。失業之後,他因為欠了地主的債,又被告到官府,把他帶着枷,跪在大街上,讓烈日曝曬。以後又把他關在監獄裏邊,他的窮哥們高一功等弟兄們把他偷偷地放出去,他就跑到米脂縣的西川,然後振臂一呼號召農民起義。好多窮弟兄們就跟上他走了。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闖王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大軍攻進北京。他頭戴氈帽、肩披斗篷、騎烏騅駿馬,在萬民的歡呼聲中,在義軍的簇擁之下進入北京城,推翻了統治中國近三百年的明王朝。
米脂人李建功曾經寫過一部描寫李自成起義的小説叫《永昌演義》,毛主席在延安的時候,李鼎銘先生把這部小説拿給毛主席看,毛主席看了以後很感興趣,讓人專門抄了一部,以備後用。毛主席給李鼎銘先生寫過一封信,講到“李闖王是陜人的光榮”。
雄渾的大漠,壯美的高原,奔騰的黃河水,這是一個産生史詩的地方。那些聲名卓著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那些早已久遠的歷史仿佛可以觸摸得到,在陜北,一種豪邁喚起了人民領袖毛澤東的詩興,他大筆一揮,書就了氣吞山河的詩詞《泌園春 雪》。
1945年11月14日,發表在當時重慶的《新民報晚刊》上,所以當時一發表以後,整個當時的山城為之轟動。據説,當時蔣介石看到這個報紙以後,震驚得報紙都掉到地下了,所以召集了一幫文人要寫詩刊壓倒毛澤東,可是當時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壓倒毛澤東。所以毛澤東寫的這一首詩當時在整個中國引起了比較大的轟動。
1945年轟動重慶、轟動全國的詞《泌園春 雪》不是當年作的,而是九年前的1936年,在這個叫袁家溝的地方寫下的。那時的毛澤東,帶領工農紅軍剛剛完成了兩萬五千里長征,正值抵達陜北後的第一個冬季。紅軍在瓦窯堡開了個會,決定東征,把抗日的烈火燒到華北。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一路東征到了黃河附近的榆林市清澗縣,1936年2月5日,紅軍進駐了袁家溝。
2月7號也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的時候,毛主席就當時住在這一孔窯洞裏面,住在這塊當時那一天可能下得雪很大,所以毛澤東工作了,大概2月6號工作了一個晚上,工作一個晚上,起來散步的時候看到漫天的大雪,毛澤東是湖南人,來到陜北以後看到這麼大的大雪,所以他就散步上到那個山頂上,看到當時的整個北國風光,是"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看到整個黃河裏邊"頓失滔滔",所以他詩興大發。
毛澤東在袁家溝的這孔窯洞裏住了十五天,他伏在火炕的小桌上創作了《泌園春 雪》,那個原本普通的小炕桌,今天被當作文物保管在延安的博物館。窯洞裏除了傢具是新添的以外,其他都是當年的樣子基本沒有變。
毛澤東是個堅定又樂觀的人,他在陜北寫了許多理論著作,也寫了許多詩詞。寫詩對毛澤東來説是個樂趣,由於當時的條件十分艱苦,毛澤東有了創作衝動的時候,總是順手逮着什麼東西就寫在上邊,所以,有很多詩詞都遺失了。説起來,《泌園春 雪》也是毛澤東的偶感而發,隨意之作。
毛澤東的詩大部分是寫於馬上,很多都淹沒了,很多詩他就是隨手,他也喜歡抽煙,在煙的這個煙盒上寫了,構思了就寫了,隨手就扔了。很多(人)喜歡他的詩,就把他的這些詩拿到手,最後毛澤東回憶以後,把這些最後完成他的詩。所以在這塊地方,也就是毛主席使他最後指揮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一塊地方,也是他詩興大發的一塊地方。
毛澤東在榆林的8個縣36個村子留下了足跡。1935年毛澤東進入陜北,1948年他又從陜北東渡黃河走向全中國,在陜北的十三年當中,毛澤東和他帶領的隊伍,勵精圖治,詮釋着詩詞《沁園春 雪》中的“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在一般人眼裏,陜北只是一塊窮山惡水,大部分地區就是這麼丘陵溝壑,可是在毛主席來説,這塊地方是一塊寶地,因為他來到這塊地方,當時正是處於中國革命最低潮的時期,就是這塊地方的最普通的勞動群眾養育了他,而且毛主席基本上在十三年時間,他的腳步踏遍了這裡的每一寸山山水水。所以他對這一塊土地抱有非常深厚的感情,所以毛主席最後深富感情地説:陜北是塊好地方。
責編:紅立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