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多嬌》之《南國春早》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27日 15:27)
編導:沙麗娜
公元214年,秦始皇把南國邊陲納入了全國一盤棋,在這裡修建了通往秦都咸陽的邊疆大道,也許正是這一舉措,為這片土地迎來了來自中原的移民,迎來了今天的文明。
這裡的春天總是比別的地方來得早.亞熱帶的陽光帶來宜人的氣候和靈秀的風光,開放的思想和太平洋的波浪又給這裡帶來生機與希望。傳統與現代兼容並蓄,希望與挑戰相交並存。今天我們將踏上南國的土地,感受 :南國春早.
歷史上人們曾經把中國長江以南的地區稱為蠻荒之地,然而,通過考古學家近百年的考古發現,證實早在七八千年前,中國南方就已經出現了文明的曙光。
在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以稻米為生,農業的起源實際上也就是文明的起源。關於水稻源於何處,國際上仍有爭議,中國壯族學者在研究了壯族圖騰螞拐和大石鏟後認為,中國西南部的壯族地區可能是稻作文明的起源地之一,耕作歷史至少有6000年。
在壯族地區生活的是一個熱愛唱歌的,勤勞的民族。每年的三月三是壯族百姓的重要節日,節日中最重要的活動,就是對歌,在壯鄉人們把三月三稱為“歌圩”。
採訪:廣西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潘其旭
壯族它是一個稻作民族,它的生活節奏基本上是沿著耕作的週期來進行活動的,比如,開春以前,它為了祈求今年的豐收,它並且在開春以後,春節期間要唱歌,主要是兩個階段,一個階段是春歌,一個是秋歌,春歌是祈求豐收,秋歌是慶祝豐收,三四月間正在插秧之前這樣一個階段,去會唱,男女的會唱,它的涵義也在促進生産。
在壯鄉,劉三姐是壯族人心目中愛與美、智慧與勤勞的化身。據説歌圩就是為紀念劉三姐而起的,每到三月三,人們都會帶著五色糯米飯和彩蛋先去祭祀劉三姐,祈求她賜予歌才。敬過劉三姐,方圓幾十里的壯族百姓都穿上節日盛裝趕來參加對歌,這山歌,地域不同,色彩也就各異。
美妙的歌聲,在歌圩上隨處都可以聽到,自古以來,壯族人民就是這樣世世代代,通過極具韻味的歌聲,來講述歷史,傳遞情感,尋找自己的意中人。
在三月三歌節裏,最富有壯族民俗特色的舞蹈,就是這春牛舞,它把壯族百姓純樸的耕田勞作和姑娘小夥的純真愛情,用舞蹈的形式錶現出來,這裡既表現了壯族人民的純樸和勤奮,又反映了他們樂觀向上的性格。
三月三是什麼,壯族百姓説,三月三就是唱山歌,劉三姐的故鄉,處處都是歌。
有人説壯族百姓可以把生活中的任何美好的情感用山歌的形式演唱出來,那悠揚的曲調千百年來不曾改變過,變化的只是歌詞,其實在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中,有許多民族都過三月三,儘管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風俗,但人們祈求生活美好、祥和、幸福是一脈相承的。
千百年來,這條通往中原的官道不斷迎來許多憧憬未來,尋找幸福的中原人。他們把家安在了這片陌生的土地上,在這裡種下了希望。在中國東南沿海一帶居住著許多這樣的人,他們遠離故土、自認為客,被稱為客家人。廣東省梅州市在300多年前的明朝末年,就已成為客家文化的中心,同時客家人最後幾次向海外遷徙的出發點也在這裡。
客家人攜妻帶子,舉族南遷,不僅把“家居的雜物”隨身攜帶,更把無形的中原漢族的宗法觀念、宗族傳統也一同帶到了南方。這是因為,身處異鄉的客家人面臨著來自自然和社會的雙重挑戰,只有利用血族傳統的凝聚力,才能在陌生的環境中生存下來在之後漫長的歲月中,這種觀念就逐步演變成為一種以血緣為基礎的文化理念。時至今日,祭拜的習俗還在,但更多的是寄託美好的願望,再也沒有了擔負整個宗族延續的壓力了。
所有關於宗族的禮法及傳統在客家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建築圍龍屋中都能得以完整體現。梅州地區現存大量圍龍屋,位於梅州丙村的“仁厚溫公祠”是現今保存最為完整的圍龍屋之一,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
一個客家人的氏族集中居住在一座圍龍屋中,後世的子孫多了,也會按照祖房的格局在外圍繼續建房,如此世代相傳。有人説這是出於最初安全的考慮,防衛的需要;也有人説,客家人圍合而居,其實是在守望著故土的文化,守望著宗族的傳統。
儒家思想所倡導的“父母在不遠遊”的觀念並沒有被客家人所繼承,客家人的觀念中,男人應該做的是出外闖蕩出一番事業,光宗耀祖,加之南方土地在迎來眾多的中原移民後已經出現人多地少的情況,於是再次遠離故土親人出外創業成為很多客家男人的選擇。從此全世界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便都有了客家人的身影,都有了客家人永遠依戀永遠牽掛但常常不得不離開的家。
海洋將出外謀生的人們送往理想的彼岸,也不斷為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帶來了財富,但洶湧的波濤也常常殘忍的帶走人們的生命和希望。當人們真正認識到大海的變幻莫測那天起,心底裏就産生了崇拜海洋的情結,這種感情便造成了航海保護神的崇拜——媽祖崇拜。
中國南方城市莆田是中國海洋文化的發祥地,也是中國人對於女性奉為最高地位的“天后媽祖”的誕生地。
至今中國南方沿海地區居住著的人們還保留著古老的民間習俗——供奉祭祀被人們奉為中國海上女神的媽祖。媽祖文化可以説是中國海洋文化的代表,它與西方的海洋文化有何不同呢?
媽祖信仰從産生至今經歷了一千多年,作為民間信仰,它延續之久傳播之廣,影響之深,都是其他民間崇拜所未曾有過的。中國古代的航海事業在宋代以後的各個王朝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而海神媽祖是航海者的精神支柱。因此,從朝廷至百姓,特別是漁民們對媽祖的信賴也就順理成章了。歷代皇帝的崇拜和褒封,使媽祖由民間神提升為官方的航海保護神,媽祖信仰傳播的面越來越廣。由莆邑一帶走向五湖四海,幾乎達到無人不知的程度。
帶著親人們的祝福,期盼著媽祖的保祐,海邊的人們遠離家鄉尋求生活的出路。
無論離開多少年,也不管走出了多遠,家鄉的山山水水對人們來説都是永遠的牽掛,儘自己的微薄之力造福桑梓也是這些天涯遊子永遠不變的情懷……
中國南方地區有許多的僑鄉,廈門便是其中之一。早在二十世紀30年代,廈門就成為著名的華僑城和華僑岀入境的重要口岸。
採訪:《廈門市誌》主審 洪卜仁
廈門過去都是自然經濟主要是從事農耕跟這個打魚,發展很慢,那麼要發展就要向外,而廈門這麼個沿海,跟這個海洋接觸,廈門人有種冒險的精神。向外擴展向外發展這麼一種精神。這個就造成廈門很早,我們能夠看到的祖譜從元朝末期就己經有人到海外去了。
公元1684年,清政府取消了禁海令,在廈門設置海關,廈門開放為“通商口”,從而使當地的海上貿易呈現了空前繁盛的景象。隨著海路暢通,廈門和閩南一帶的人越來越多移居海外,形成了第一次移民高潮。
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的腐敗與西方列強入侵,迫使大批貧民到海外謀生。加之西方殖民者掠奪東南亞地區工業原料需要大量勞動力,西方的人口販子將東南沿海的大批貧民販賣到海外作“苦力”,從而形成第二次岀國浪潮。1938年5月廈門被日本佔領,迫使大批貧民逃往海外,形成第三次移民高潮。
旅居世界各國的華僑,歷經艱辛,用他們的勤勞和智慧與當地人民融合在一起,共同創造著財富。很多華僑在富裕起來後,紛紛回國投資。一代又一代華僑,懷著對祖國的赤子之心、故土的眷戀之情,不斷致力於投資建設,他們的努力的和祖國的發展深深地融會在一起。
海洋在今天繼續造就著南方大地的文明,在海邊矗立著的一片片現代化的建築昭示著今日沿海的輝煌。可能並不是每一個人都知道,海洋在遙遠的過去也曾為這塊土地在海上絲綢之路中創造了歷史的輝煌。沒有太多的痕跡讓人們看見歷史,只有這千百年不曾離開的港灣見證過那段過去。
坐落在中國南海之濱的珠海,是座花園城市。從珠海出發,只要10分鐘的車程,就可以到達與她陸地相連的澳門。即使隔海相望的香港,乘船也只需一個小時。所以,這裡既有南國的秀美,也有海外的風情,更有著傳統的執著。
珠海是一個年輕的城市,但她也是一塊有著厚重歷史的土地。這裡曾經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南宋王朝最終覆滅的終點。“伶仃洋裏嘆伶仃”的詩句成為了一個朝代的輓歌。
十三世紀以後,繼珠海之後廈門港在東西方海上貿易中的地位日顯重要,從這裡通過海上絲綢之路源源不斷運往世界各地的茶葉和瓷器傳播著廈門的名字,它成為中國最早開放門戶的五口通商口岸之一。
此後位於珠江水系三江交匯處的廣州港也開始書寫它輝煌的歷史。最初它是由一個小漁村發展而來的。歷史上的廣州不僅僅是嶺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早在兩千多年前,這裡就已成為海上絲綢之路中翡翠,象牙等珍貴物品的集散地。
遍佈嶺南的一副對聯為此作了恰如其分的注腳:"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自古以來,粵商的積極開拓、善於吸收一直就是嶺南經濟發達的動因。
當年被人們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運來的不僅有珍貴的珠寶,還有那播撒美麗的花種。不知從何時起,鮮花成為了南方人生活的必需。
每天清晨南方城市的主婦們可能是中國城市的婦女中起床最早的一批。因為她們對飲食的新鮮有著執著的追求。魚要鮮活的,菜要鮮靈的,各種肉類,也要最新鮮的才能進家門。
在菜市裏買鮮花要算南國城市獨有的風景,當然這也是為了追求一個新鮮,主婦明白,只有這裡的花才是採下來不到十二個小時的鮮花,拿到家裏才是最香的。
花在她們心目中有著和蔬菜同等重要的位置,這在中國恐怕還是不多見的。為此他們每年便多了這樣一筆日常開銷。
過去南方的鮮花都是由移動商販叫賣的,每天早晨生意好的沒法説,詩人寫道"一聲叫破春城曉。東家又要,西家又要,樓頭叫罵嫌遲了。金錢買得春多少!
在南國城市廣州的鮮花交易市場,每天淩晨1點鐘,這裡就開始熱鬧起來,來這裡賣花的大多是當地的花農,他們白天在田間忙碌,半夜到這裡賣花,每天只能零星的睡上四五個小時。廣州的鮮花交易從明朝至今已逾三百年,這恐怕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花市了。
廣州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是19世紀60年代初形成的。花市把廣州人愛花的情節推到了極至。許多廣州人都認為如果春節不買幾束好花,這一年都過不舒坦。廣州花多是因為它從海上漂來的,這話一點不錯,當年從世界各國的商船上運來的花種被廣州人率先種植。當年素馨花的一花獨秀變成了廣州今日的萬紫千紅。
散文家秦牧曾這樣描述過廣州的花市:買了花的人把花木舉在頭上,把盆花托在肩上,那人流仿佛又變成了一道奇特的花流。南國的人們也真懂得欣賞這些春天的使者。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無冬的南國大地又迎來了歷史性的春天.這一片土地成為了無數人心目中嚮往的地方,數以萬計的人們懷著改變自身命運的夢想來到這裡,迎接他們的是眾多的機遇,當然,也有巨大的挑戰。
中國南方城市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橋頭堡,1992年,在深圳市最繁華的路段蔡屋圍,一塊巨幅鄧小平畫像豎立起來。鄧小平曾兩次來到深圳,在這片土地上,他同樣寄予了自己的夢想,那是一個富國強民的夢想,一個振興中華民族的夢想。
改革開放的路已經走了二十多年,一些南國大地上的小漁村變成了中國經濟建設的前沿陣地.曾經懷揣夢想艱苦創業的人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和收穫的歡樂.南國大地上一派欣欣向榮的春天的景象。
東西方文明在這裡融合交匯,傳統與現代兼容並蓄。無數人在這裡找到希望,無數人在這裡實現夢想。這裡就是春天來的特別早的——南國大地。
責編:紅立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