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離接觸──《江風安慶》之“文都桐城”拍攝札記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18日 16:42)
■郭華俊
安慶,雖非國內那些著名的城市般令我嚮往,但在我的生命中卻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第一次與電視編導工作零距離接觸。如果説老師和書本是學習電視的啟門人,那麼實習就是把門打開,探究門裏面那個由影像和聲音組成的五彩繽紛的世界。
我本科學習的專業是英語教育,研究生跨專業才開始學習電視藝術,我深知,雖然人人都可以擁有一個導演夢,但真正實現這個夢想肯定是非常艱難的。於是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登上了飛往安慶的飛機。然而,在跟隨我的老師李星言拍攝的日子裏,我發現自己根本就無暇去忐忑,而是有難以計數的知識等著我去吸收。
首先是韌性。韌性,主要指堅忍不拔、百折不撓的毅力。有人説作家要出作品就要克服自己的惰性、懶散和放縱。而導演要出作品,不僅要與自己鬥,克服自身的弱點,而且要與別人鬥,大家同心協力共克難關。在桐城拍攝期間,我們組就發生了累跑民工的“事件”。説是我們攝製組,其實這個組就是由李老師和我構成,而《走遍中國》是以新聞的速度做專題,短時間必須要完成工作任務,並且李老師要在同一時間內做兩期節目。自然而然,我們必須要請民工來協助工作,特別是在使用搖臂拍攝的時候。然而,就當我們第一天工作到下午七點的時候,也就是為了預防天氣變化無法拍攝外景而加班,那位民工突然對我們説不幹了,原因是他要下班,當時無論當地電視臺的陪同人員如何解釋,他都執意要走,我們大家都被弄得哭笑不得,就只好讓他走了。結果第二天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直到第三天請來的民工才比較有“吃苦精神”使我們的工作得以順利完成。後來大家分析得出結論,每當看到搖臂無論是誰腿馬上就會哆嗦,更何況民工也是人,而我們卻堅持使用搖臂。其實誰不知道舒服工作,其實誰也知道用搖臂拍出的鏡頭相當好,這就是工作毅力的問題。拿李老師的話來講,就是要自己跟自己較勁。
其次是敬業精神。作為導演,一定要嚴肅對待自己的創作,要千方百計為實現自己的藝術構想而奮鬥。正像俄羅斯著名導演斯坦尼斯拉伕説過的:“不要愛藝術中的自己,要愛自己心中的藝術。”沒有對藝術的熱愛與追求,導演是拍不出好作品來的,也不會有大的成就。在桐城中學的拍攝過程中,李老師在寒冷的雨天中拍攝學生上課的鏡頭,為了取得好的拍攝效果,他幾次跪在地板上進行拍攝,令在場的師生和所有的陪同人員萬分欽佩,學生們甚至主動延遲放學時間來配合我們的拍攝工作。我從李老師身上得到啟示: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電視編導。
第三,團隊精神。“一支竹篙難渡汪洋海,眾人划槳開動大帆船;一棵小樹弱不禁風雨,百里森林並肩耐歲寒。”這是團隊精神的最好寫照。在安慶的最後一天,如果按照原計劃我們應該可以休息了,可是由於外在的客觀原因那天下午我們的拍攝仍然在緊張地進行。這時,看到其他組都已經封鏡,處於放鬆狀態,我的心裏很不是滋味。出人意料的是,黃寧老師,李斌等都來到我們的拍攝地,而且紛紛上陣幫忙,大家邊認真工作,邊討論各自的拍攝經驗,還不時的講個笑話,當時的工作氣氛既和諧又融洽,本來很繁重的工作最後順利結束了。我真心的慶倖來到了《走遍中國》這個集體中學習,使我的人生第一次感受到了團隊精神的威力。個人再完美,也就是一滴水;一個團隊、一個優秀的團隊就是大海。
儘管短短兩周的安慶之行結束了,但卻是我人生中一個嶄新的開始。零距離接觸電視的感受太多以至於無法用言語來表達,但是,毋庸置疑,它對我的學業,對我的德行大有裨益。
2003年11月
責編:紅立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