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玲玉》作曲小蟲訪談
央視國際 2004年12月09日 16:46
台灣著名音樂製作人小蟲與李宗盛、羅大佑一同被稱為“三大音樂教父”,在電影《阮玲玉》中他親自操刀創作主題歌《葬心》,為影片增色不少!
記者:《阮玲玉》這部影片是您接觸的第一部,那麼我想問問您當時的情況?在寫音樂前您看劇本了嗎?
小蟲:其實我們做音樂的人通常都是在寫一首歌的時候就會想到這首歌裏面的畫面,然後這個畫面通常會延伸到音樂錄影帶中。所以當我有機會與關錦朋導演合作時,我們做一個電影主題曲。但我知道它沒有電影配樂的時候,我就極力爭取這個機會。關導演看到我的誠意後説來給我試試,其實在試的過程中我知道他也很懷疑,但是我非常認真。我會要求去現場,看他寫劇本,然後仔細揣摩這個劇本裏面想講什麼。關錦鵬他非常會講故事,而且他也認為音樂對他來講是非常重要,他是不厭其煩的跟我講這個劇本裏面所有的大綱、景別、燈位,甚至女孩子的粧,然後我完全都吸收到我的創作中去。
記者:那您在沒做之前對整個影片的音樂是不是有一個構想啊?您當時想了用哪些方法來實現影片所表達的意境呢?
小蟲:其實《阮玲玉》是一個30年代的故事,其實我那個時候就覺得很不能理解30年代的音樂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然後我就跑去香港、去上海、也去北京、甚至在台灣找一些非常舊的音樂。我先去聽當時的錄音的技術是什麼樣的,那當時所産生出來的旋律音符是什麼?然後我會去了解文字上面的敘述,最重要的是我在香港找到了粵劇,那個聲音很耐人尋味。
所以在當時錄這首歌的時候,我就找來黃鶯鶯,剛剛唱的時候我要她用一個夾子把她的鼻子夾住去唱那個調。然後當我們在做這個電影配樂的時候,花了很多時間去做一些錄音上面的構思。比如説你聽唱片裏面可能會有一些雜音,我們是這樣做的:找到一個原來的舊唱片讓它空轉,空轉的時候錄下聲音來,那個唱盤要錄之前還先用腳把它踩一踩,弄舊一點,弄臟一點,然後就會出現這些劃盤唱幀所出來的雜音,再配合新的錄音把它弄進去,然後我們用最貴的,好貴的機器去調出30年代這種最純真的錄音方法,讓它呈現30年代的音樂模式。
記者:電影中有很多30年代的老歌,還有探戈等等,那您創作的時候是怎麼跟它結合起來的?
小蟲:沒有,其實我們知道這個故事其實好像發生在上海,所以上海以前最不錯的就是百樂門,然後我們也因為要這樣的東西,就去錄製百樂門以前那些老師傅做出來的音樂。我覺得那都是很人文的東西,音樂真的能深入人心。
記者:整個影片的音樂做完以後,您對自己的音樂有沒有一個大體的總結?
小蟲:很難講《阮玲玉》的特色是什麼,但她的經歷讓我感觸很深。我為了寫音樂研究過她的所有資料,看過她所有的電影,然後我覺得阮玲玉這個人活在世上。我知道這個聲音是代表阮玲玉的,所以我蠻高興把這個電影配樂做的這樣傳神的。每次夜深人靜我播出來聽的時候,我覺得我旁邊就站了一個阮玲玉,就覺得她在你身邊。
記者:當時您是看到詞以後才給它譜的曲嗎?
小蟲:我通常寫歌都是這樣的。
記者:能給我們講一些歌曲錄製中的事情嗎?聽説您自己唱時唱哭了?
小蟲:老實説我還沒唱之前已要哭了一陣了,我覺得特感人。後來我唱這個歌的時候,每次都唱不下去,因為我覺得是好像一股怨氣,沒地方可以傾吐,但我還是給唱完了,唱完之後我就交給了黃鶯鶯聽。我記者得我送帶子出去之後隔了幾天,我就打電話問她覺得這個歌怎麼樣,問她能不能唱。對方都沒有聲音,大概有一兩分鐘後她突然間講話,用非常低沉的聲音説:“你寫得好好!”我當時全身都毛起來了,那個聲音不是黃鶯鶯的,因為黃鶯鶯在另外一頭已經泣不成聲了,她説她聽這歌后很難過,然後就一直在哭。
記者:我也被這首歌感動的落淚。
小蟲:謝謝,很高興就很多人喜歡這個音樂,只要聽到一個人講他喜歡阮玲玉,或喜歡我寫過的任何一首流行歌,我都很高興。
記者:謝謝,希望儘快又看到您特別多的好的作品。
小蟲: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