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 講故事

著名音樂製作人梅林茂解讀《十面埋伏》

央視國際 2004年10月14日 14:55

  梅林茂,亞洲影壇知名配樂工作者,日本國家級搖滾樂隊EX成員,曾為Eric Clapton日本巡迴演唱會擔任嘉賓。1985年樂隊解散後,梅林茂開始投身電影配樂的工作,同年為電影《從那時起》和《朋友,安靜地睡吧》創作曲目,並在國內多個電影節中獲獎。十多年來,梅林茂負責配樂的港日電影超過三十部,包括森田芳光的《其後》、王家衛的《花樣年華》、黎妙雪的《戀之風景》及張之亮的《慌心假期》,並以《慌》一片獲台灣金馬獎最佳原創音樂。我們《音樂之聲》有幸採訪到這位重量級的作曲家,我們的採訪是從他與藝謀導演的合作開始問起的……

  一、創作過程

  記者:您對影片整個故事怎麼理解的?當時張導演對音樂方面的要求是什麼?您主要想用音樂表達什麼樣的感覺?

  梅:看腳本時就覺得這是一部分非常人性化的戲,一部描寫永恒不變的愛情的戲,雖然這是一個以中國古代為舞臺的電影,但是對於我來説它仍然能夠産生共鳴。,我想通過曲子錶現一種愛。電影和音樂共生共榮的。那在這張中大家應該感到的是一種感動。

  記者:作為一名日本作曲家您是如何把握中國電影的風格的?

  梅:其實我在接到這個工作的時候,我沒把自己局限在為“中國電影”來創作,只是把它一部電影。所以在創作結束後,那麼大家可以聽到這裡面既有中國傳統樂器,也有日本的傳統樂器,那麼實際上製作出來這個曲目還是用了大量中日傳統的樂器。

  記者:您能簡要概述一下該片音樂的創作過程嗎?

  梅:在創作這個曲目的時候,首先要看臺本的,但不會説細緻到去琢磨每個片段,而是先把大局的調子定下來,看整體的感覺,再根據不同情節的發展配樂。比如説這一段需要有愛的主題,下一段符合演員當時角色的曲目等等。比如説先定了大的調子,然後再根據不同的情節設計幾個小的主題,例如愛的主題,或者情節發展需要主題的音樂。我會把這些音樂都做出來,然後再拿給導演去聽,聽完之後他們之間會有個討論,討論音樂是否與電影符合,另外一個要討論這些曲目在哪個片斷當中用。整個過程大概就是這樣。

  記者:觀眾對您創作的《花樣年華》的音樂非常欣賞,那麼您在創作時是先找旋律結構還是根據現場感覺盡情想象呢?

  梅:首先是無限的想象,當你把想到的表現方式在自己的腦袋裏面形成理念時,突然有了靈感後盡情地去寫就可以了。用中國的一句古語就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這個靈感就是我所謂的“東風”。

  記者:聽説您為了工作還特意去了“牡丹坊”的拍攝現場,而且還跟劇組拍了很多天,那段體驗對您的作曲有什麼樣的啟示和刺激?

  梅:我創作音樂有一個習慣,就是一定要去現場感受場景,這樣在音樂創作時便於想象,比如,“牡丹坊”這段音樂應該是什麼樣的狀態,我只有去現場後才能知道。音樂與電影必須是一體的、連帶的,不可能是分開的,不可能説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因為大家在共同創作一個東西。所以説我要去現場,也是想看看到底是什麼樣一幫人在做這個電影,我不僅要了解現場、了解情節,還要了解演員及其他工作人員。

  二、歌曲創作

  記者:影片裏有首主題歌叫《愛人》,這首歌的歌詞意境非常美,能講一下您當時的創作心態嗎?

  梅:我覺得這首歌跟電影是緊密相連的,而且它非常能表現影片的主題,我只是覺得當今世界什麼都在變,但是對愛的執著永遠不變,愛應該是用永恒的主題,所以也把這種主題加入到了這個音樂裏面。

  記者:章子怡在影片裏唱了一首歌,您對此有何評價?

  梅:我認為章子怡的演技是很不錯的,她演唱的這首歌也在電影中出現,我認為她唱得特別好。這首歌在北京東京兩地錄了很多次,不過最後我在跟導演商量用哪一版時,他們還是用了在北京第一次錄音的那一版,那一版他們也是很滿意的。章子怡唱的那首歌是在北京錄的,但伴奏用的二胡、琵琶等都是在東京弄的,有向別人借的,還是自己所擁有的樂器。

  我跟導演都有一種共識,那就是不管我們做音樂還是做電影都應該做簡單一點好,而且張藝謀導演一再強調電影畫面應該是簡單又有就是有深意的。章子怡這首歌出現的那個場景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單純又很自然的心情流露,這種情況下我們不能把音樂做得很複雜,所以這個音樂做出帶的結果就是讓你們可能聽起來認為很簡單。

  雖然這部片本來定位在動作片,但是它裏有包含很多愛情的場面,所以這部戲很有人情味。其實這首曲子應該最能夠反映這部電影主題的曲子,可能大家的印象中覺得武打片肯定用的都是刀槍棍棒,音樂應該特別強烈、特別鮮明。但這部電影正好反映的是人在爭鬥時內心的表現,就是説這個曲子越委婉、悠揚、平和才能越能表現出這部影片精彩之處。

  記者:這部電影的片尾曲很獨特,它跟影片的關係好像並不是很密切,您對這點是如何看的?

  梅:它是和片中內容基本沒有太大的關係,它只是一個影片的一個結尾,或是一個宣傳推廣的音樂而已。這個片尾音樂他是跟導演再三商量過,導演希望片尾曲要跟電影一體化,它要表現是一個自始至終一種情感和一種那種內在的意境和精神。

  記者:我們知道這首歌是由美國歌手凱瑟林巴特演唱的,您為何會選擇她呢?

  梅:她的嗓音常非常有磁性,當時我跟另外一個人正談選歌手的事情時,正好談到她,那個人説以前也跟凱瑟林巴特有合作,要不先問她,看看他是不是願意在唱這首歌。當把電話打到了巴特那兒她就欣然答應了,所以等於是還沒有作曲,就先把這個人定下來了。

  三、合作感言

  記者:這次跟華人合作有什麼感覺?

  梅:我覺得我比較幸運,並不是主動有意去做工作,而是説這些導演在有新作品時經常會跟我打個招呼,或者是問問我是否興趣。實際上我本人認為和國外導演合作本身令人興奮,而且,真的是説電影是無國界的。所以我也沒有特別意識到我是在跟誰哪個國家的誰合作,我就覺得這就是一個工作。、

  記者:我們覺得張藝謀是中國人,凱瑟林巴特是美國的歌手,而您又是日本人,不同國家的人在一起工作,會不會覺得不習慣?

  梅:那我現在要告訴大家的是我們完全沒有文化方面的衝突和差異,至少在工作完全沒有感覺到,而且我們感覺到非常開心非常愉快。

  跟張藝謀導演在一起合作大概有一年多,一開始確實在交流上有困難,因為他不會説日語,我又不會説中文。但是慢慢在合作過程當中,我就覺得我們的交流越來越順暢,雖然也有翻譯,但是實際上已經進入了兩個人,沒有太多的翻譯也能夠互相了解對方的要求和心意,所以我就覺得實際上跟他合作並沒有想象那麼困難,還是很愉快。而且張藝謀是一個非常出色的導演,他為人也非常好,我覺得自己和他脾氣很相投,能夠了解對方的要求。

(編輯:趙蕾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