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俊傑講述《我的法蘭西歲月》幕後的故事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27日 15:59
記者:您剛才説第一主旋律在創作過程中還有個故事,能再給我們講講嗎?
翟俊傑:好的。當時第一個主旋律遲遲出不來,可是我正拍著片子我又覺得在結構上缺一點,就是少年鄧小平過渡到青年鄧小平這一段落我覺得還有點跳。當時我就決定用首歌來解決這個問題,這首歌在影片中有三個功能:第一功能就是寫封信表達對父母的思念之情;第二個表示時空的間隔又過去了若干年,他也由少年變成了青年;第三個功能就是告訴觀眾青年鄧小平要登場了,讓觀眾有個心理準備。帶著這樣的情感,那首歌的歌詞我幾乎是一揮而就。我寫了三段歌詞,其中第一段還有點四川味,它可以是客觀的也可以是主觀的。最後決定這首歌由黑鴨子合唱小組來演唱。
記者:您為何想到用黑鴨子組合來演唱這首歌?
翟俊傑:她們的和聲很自然,女聲帶點稚氣又很有親和力。第一段的歌詞是“太陽落山出星星,異國他鄉書一封,我和爸媽擺擺龍門陣,遙寄萬千思親情”;第二段是“遊子哪個不想家,夜深窗前月光明,最念不過那片大山河,何時春來百花紅”;第三段“歲月悠悠路漫漫,有坎坷處有笑聲,歷經磨練孩兒長大了,為求火種天涯心”。我給作曲家提要求説:“第一你不許拉長,頂多三分鐘,兩分多鐘更好。我不是為歌而歌,我只為影片服務的,為了塑造人物服務的。第二呢,要大氣但是又要動聽,易記旋律。”後來作曲也很聰明,就從這個歌那兒出來了第一主旋律,凡是一到情感精細之處旋律就出來了。
偶像劇的打造
記者: 您主要表現的是小平同志的青年生活,那麼1975年出訪這段您是怎麼處理的?
翟俊傑:那段大概是這樣的:1975年鄧小平同志訪問法國時,法國曾經把一筆錢捐給他,他們認為:“你當時在這兒打工你納過稅,你是對法蘭西共合國是有貢獻的。”當時我們的國家正處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法國人能這樣對待我們也表現了我們祖國的強大。但那不是重點,最重要的還是要貫穿小平同志在法國這條線索,要突出的不是成年的他而是少年時期他的毅力與激情。
記者:聽説您為了追求演員表演的真實性,真讓他們背著鋼水拍的?
翟俊傑:是的。演少年鄧小平的小演員才16歲,而鋼水是230多斤。我帶著耳機聽同期錄音,我都聽見他有時候發出“嗯嗯嗯”這種聲音來。這時我説對這個孩子説:“你現在就不表演,你現在的感覺最對了。當時的小平同志在這個饑餓線上艱難的掙扎。”到了實拍的時候,他做好位置,鬆開手在那兒背著,青筋都壓出來了。最後那終點時他都扛不動了,他真是馬上要暈倒了。
和以往影片的不同
記者:您拍攝了那麼多部戰爭片,那麼您覺得這部影片和您以往的影片有什麼不同?
翟俊傑:我作為一個軍人導演,我接受著重大的革命歷史題材,或是重大的現實題材,或者説戰爭題材比較多我的創作範圍,這是我的天職是我的職責。但是我從來都認為越是重大的革命歷史題材,越是思想性比較強的題材,就越是要追求藝術性和觀賞性,越要認真用心的琢磨怎麼樣使我們的電影能夠面向觀眾,能夠力爭更多的觀眾自發的參與審美。不管拍《長征》,拍《驚濤駭浪》,還是拍攝《我的法蘭西歲月》我始終貫穿這一原則。
比如説《長征》,我以內部錯誤路線鬥爭為主,以軍事鬥爭為輔來結構這個作品,這樣更能體現毛澤東偉大的人格力量和長征的本質。後來在拍《驚濤駭浪》時我也在考慮如何能夠從宏觀到微觀真正塑造出相關的人物,而且我特別強調詩意化的風格處理。那麼到了《我的法蘭西歲月》我又在考慮了,我説把它拍成一個領袖人物的青春偶像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