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天》的其他故事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15日 12:03
影片《後天》雖然利用了一些氣象名詞來刻畫災難,比如説“溫室效應”、“冰川時代”等,但它對這些都做了“藝術誇張”,並不符合真正的氣象常識。對此氣象學家林之光這樣解釋道:“《後天》利用氣象的一些名詞來説明將來發生的災難,我認為作為電影藝術來講它這樣做是允許的,但不一定是符合科學的。因為如果真發生氣溫驟降的現象,大氣壓力也會隨之增大許多,人們會因此窒息而死!”在採訪結束時他再次呼籲:“因為歷史上曾經發生過這樣的強降溫強升溫的災難,像一萬一千年以前有一個‘新仙女木’事件。如果我們不小心控制,有一天真發生了這種現象,那絕對是毀滅性的災難!”
那麼《後天》的導演又為何選擇紐約作為事件的發生地點呢?音樂製作人戚小源為我們解釋道:“導演選擇紐約城的第一考慮應該是該城市的覆蓋面比較大,影響力也比較大;第二個原因是該城市對美國人來講是比較更有震懾力的,因為那裏發生過很多次的大風雪的襲擾,侵襲,比如1816年是北美大風暴,1888年六月飄雪、七月凍冰。其實導演這個真正的目的還是想喚起世界對日益嚴重的溫室效應的關注!”
該部電影正是通過一段段精彩的視聽組合讓我們意識到“環境對於我們的重要性”,下面就讓我們選取該片的一個片段來感受《後天》帶給我們的視聽感受:畫面是大水像排山倒海一樣涌入了紐約,偏冷的畫面色彩,人群處於無序狀態中,他們在嘶喊、在尖叫;配樂則是銅管樂吹奏出的不和諧聲音,同時定音鼓不遺餘力的敲擊著。聲音與畫面的結合激活人們的聽覺,讓觀眾無法從恐慌中擺脫!設想一下,如果沒有聲音還會有這樣的效果嗎?音樂製作人戚小源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實驗:“貝爾實驗室做過這種實驗:在看緊張性情節時,當我們把聲音關掉,脈搏跳動十四次到十八次的變化,而帶著聲音脈搏就能達到二十次到三十次,這個幅度很大。並且包括人的皮下脂肪的熱量、體溫等都有特別明顯的變化。音樂是作為聲音的一部分,自然也在起著作用,這也就是音樂的魅力。”
聲音的魅力需要慢慢感受,《音樂之聲》就是一個很好的感受音樂魅力的場所,每週日中午我們期待與您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