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綜藝頻道 > 《藝術人生》五一特別節目特別現場 > 正文

董浩、張越:成長的代價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29日 09:28)


  本期節目的兩位嘉賓都曾有過教師生涯,現在又都為主持人。本期緊扣“錘煉”這一關鍵詞。嘉賓的每一個故事、細節,每一次青春期的突圍、成長、闖關,都是對他人生的錘煉,有了這一次次“錘煉”的基礎,付出了成長的代價,他們的人生才有今天燦爛的花,豐富的果。


  董浩原名董大都,被學生戲稱為“董大肚”,曾經在半壁街小學教六年級的語文,兼教全校的美術。董浩當老師的時候還沒不到18歲,和學生年紀相差不大,“小老師,大學生”,因此總是受到學生的“欺負”。有次課間十分鐘的時候,突然四個學生抱住他,“董老師,摔跤,玩玩”,沒想到董老師練過摔跤,一踢腳後跟,把一個大個子踢得背過去了氣,從此以後,學生們都傳著這老師有真功夫,遠點。董浩的興趣愛好很廣泛,畫畫很好,還練過正宗的美聲唱法。“我是和學生一起成長的”,董浩説。


  董浩後來在報名參加北京廣播電臺播音員的1800中,成了惟一被錄取的人。在28年主持生涯中,他最驕傲的事什麼?他每天深夜在校園裏練“蛤蟆功”是怎麼回事?號稱“中國第一把吉他”的學生眼中的他是怎樣的?同事們是怎麼揭他短的?他的“檢討書”寫了什麼?他送給觀眾自己畫的三幅畫妙趣橫生,都畫了什麼?


  張越作為講師團成員,曾經分到密雲的山區學校教英文。有一天,張越佈置了些單詞讓學生背,準備臨下課十五分鐘來個小測驗。然後她信步走到教室外面散起了步,覺得陽光挺好,就一直在大山裏走,走啊走,走出了大山,攔住了一輛拉煤的卡車,直接回了家。兩年的時間裏張越沒工作,只好整天在馬路上亂轉。實在耗不下去了,就去教育局要求調走,教育局辭職不讓,開除也不肯,又不許她回來上班。那些天張越不停地哭。最後是張越的家長到教育局求情,張越才獲准到教育局系統另找一家單位。

  這次“人間蒸發”給張越今後的人生造成了什麼後果?張越對這個“職業恥辱”是怎麼看的?到新學校後調皮的學生把後腦殼轉向她,她是怎麼處理的?在學校她為什麼不願做班主任,同事們説她是個好老師,但做不了一個好的班主任?校長為什麼對她説“學校又不是你家開的”?本期節目請來了什麼樣的神秘嘉賓,讓一向理性的張越忍不住流淚並當眾道歉?文:黃曉銘,攝影:李少林

責編:曉宇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