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故宮中最豪華的建築(7月17日首播)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19日 15:46)
|
|
|
曹靜樓 |
編導:宋楠 主持人:黃剛
嘉賓:曹靜樓 北京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副主任
王時偉 北京故宮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
播出時間:2004年7月17日23:30分cctv-12首播
7月18日12:35、18:40重播
導語:
歡迎收看新聞夜話,現在很多人都把關注的目光投向故宮的東北角,那裏有故宮裏最豪華的建築倦勤齋,不久前作為故宮大修當中重點修繕工程,倦勤齋已經正式進入到了施工階段,為了把它恢復成200多年前的原貌,故宮首次於美國世界文化遺産基金會合作,聯合啟動了保護工程,並投入了210萬美元由於它的內部修繕,這也是該機構在中國的最大的一筆捐助,這座封塵了200多年的古齋,為何會受到如此大的偏愛,而修繕後的倦勤齋能否再現當年的輝煌呢,今天我們演播室要採訪的是故宮博物院古建築部王時偉,以及負責此次倦勤齋內部工作的文保科技部副主任曹靜樓。
主持人:倦勤齋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了,而且解放之後它也沒有對外開放過,為什麼呢?
曹靜樓:是因為長久失修,倦勤齋本身內部的工程比較浩大,裝飾是皇宮裏面最豪華,用材也是最珍貴的,要把它修起來以後才能對外開放,另一個是由於倦勤齋裏面空間比較狹小,不適宜更多的觀眾到裏面去參觀,考慮到觀眾的安全,文物的安全,所以一直沒有對外開放,因此就很少有人能夠看到倦勤齋內部的芳容。
主持人:我們看到這個倦勤齋它是位於故宮的東北角,很不起眼的一個地方,而且這個建築跟故宮的其它建築相比也是很普通的,也沒有什麼特別特殊的地方,那為什麼當年會如此精雕細琢的來建這個倦勤齋呢?
王時偉:當時故宮有個西花園,西花園是在這個位置,可能你們也了解,就叫建福宮花園,二三十年代燒掉了,現在不是在復建,這個花園裏面,當時它這個建造年代大概是在乾隆五年左右,它要早於這個花園,就是現在我們看到乾隆花園即寧壽宮花園,當時乾隆皇帝在位時,他很喜歡這個花園,後來又有一個願望,在改造外東路的時候,他完全(把)這個乾隆花園倣造這個西花園來建的。
主持人:他有了一個花園,他為什麼還要自己再建一個花園呢?
曹靜樓:因為他要當太上皇。
王時偉:想當太上皇嘛。
曹靜樓:當不做皇上,做太上皇就移居到這個地方去居住,所以就建造了(倦勤齋)。
主持人:退休的時候。
王時偉:退休的時候。乾隆皇帝在位的時候,為的就是要做60年皇帝,不做了,他出於這麼一種願望,把這個區改造了,完全為他退休或者説養老,退位以後,休閒,游玩場所。
主持人:倦勤齋就是疲倦了之後能這麼講嗎?
王時偉:可以,可以,有點厭倦勤政的意思,就是這個意思,現在這區在復建的話,反過來要倣它,是這麼一個背景,雖然這個建築很一般,但是它在室內空間運用上還是動了很多腦筋,運用很多不同的手法把這個空間就分割成很多的空間,達到很好的一種欣賞游玩的效果。
主持人:那跟其它的建築的內部結構,內部裝飾比較起來,它的特殊性在什麼地方?
王時偉:我帶了一幅畫,就是這個照片,這是西四間當時的一個現狀情況,就是畫了一個通景畫,頂棚的這個,藤蘿架,墻上畫的建築現在叫透視畫。
主持人:這是假的。
王時偉:這是假的,這是在墻面上畫的。
主持人:在墻面出來的。
王時偉:畫的竹籬笆,畫的建築,還有藍天。
曹靜樓:它這個內外呼應。
王時偉:然後這邊實的,虛實對比。
主持人:這邊我們看到的真的竹子,這半邊是假的竹子。
王時偉:對,然後這個小戲臺也是倣的竹紋的畫法。
曹靜樓:它這個真籬笆也不是竹子做的,用木材做的,然後畫的斑竹。
王時偉:倣竹紋,實際是木制的。
主持人:反正怎麼看都挺逼真的。
王時偉:所以為什麼它珍貴,這是其一,(另外)就是當年那個西花園也有類似的東西,但是燒掉了,毀掉了,我們在做考證的時候,以前圓明園有個半畝園,也有類似西方郎士寧這些宮廷畫師,他們這種在室內空間裝飾上運用的一些西方技法畫的畫這個手法,但是現在全毀掉了,惟一現存的就這麼一處了,所以它珍貴之處。
主持人:是惟一的?
|
|
|
王時偉 |
王時偉:惟一的,而且這是一個中西合璧的一個東西,應該説是中西合璧,雖然畫的是中國題材的,但是它的技法完全是西方,透視的方法。西方很多教堂裏面它也畫這些天頂畫嘛,它當然畫的內容有一些宗教題材,畫一些人物,但是這是中國的一種題材,但是手法完全是西方的,這是一個中西合璧的,很典型的這麼一個裝飾手法。
曹靜樓:它這個畫好像是一個庭院一樣,它是乾隆36年,當時是郎士寧的學生王幼學主筆畫的,當然我們經過後來對這張畫進行研究,裏面也有郎士寧筆觸,它應該在這個角的位置上,裏面是一個建築,一個四方的建築樓,旁邊有樹,下面站着是那個鶴,丹頂鶴,據這個繪畫專家們考證這只丹頂鶴可能出自於郎士寧的手筆。
主持人:為了把倦勤齋的這個樣子恢復到200年以前的情況,故宮組織了專家對倦勤齋所有的文物進行一次調研,是這樣的嗎?
曹靜樓:對,是的,我們修復這個倦勤齋的工程的原由,一個是我們有這方面的想法,想修這個倦勤齋,另一個正好趕上是美國世界文化遺産基金會,他們來到我們故宮想尋找(合作)項目,我們就把這個項目提出來和它進行合作,這個項目他看了以後,他對這個非常感興趣,因為這個倦勤齋裏面的裝飾裝修是故宮所有宮殿裏面裝修是最豪華的,用材也是珍貴的,從這個畫面可以看出,這個畫面你可以看出,它所有的門扇,槅扇,全是用紫檀木雕刻的,在紫檀木挂檐上面全是用竹絲鑲嵌,竹絲鑲嵌的花紋全是用烏木作為花紋勾勒線,中間還鑲有玉石雕刻,門扇芯,槅扇芯全部都是用兩面繡裝飾的。
主持人:就是這些裝飾材料都是非常珍貴的了。
曹靜樓:都是非常珍貴的,而且當時全是手工的,這個兩面繡都是手工繡的,它下面的這些,這些裝飾的下面,這些裝飾全都是用黃楊木。
王時偉:這個我們做了一個效果圖就看一看,這個比較全景的效果圖,就是一進門(的位置)。
曹靜樓:一進門,這些都是黃楊木雕刻的,和竹黃鑲嵌,所以非常珍貴,他看了以後非常感興趣,美國世界文化遺産基金會,所以他就願意在這個上面進行投資。
主持人:他感興趣的地方就是因為咱們這個內部裝飾有特點?
曹靜樓:有特點,所以他提出來為了能夠更好地保護和修復倦勤齋,應該對倦勤齋的整個破壞現狀和它發展的歷史沿革,和破壞的受損的機理,損壞的機理,和提出來的修復方案,怎麼修,你們提出一個新的方案來,需要多少錢,你們都把這個整個進行了解,我們一時很難拿出來這種修復方案,也很難估價出要修復倦勤齋的工程,需要花多少預算,所以基於這種原因我們提出來要對倦勤齋進行全面的了解和調查。
主持人:現在調查的結果理想不理想?
曹靜樓:我們派了幾個組先在我們內部進行調查了解,就是了解它的損壞情況,好比説這個畫有170平方米損壞程度,損壞到什麼程度了,損壞的原因是什麼,我們都寫了文字的報告和照片的形象記錄,做了記錄。
王時偉:病害的診斷。
曹靜樓:對,病害的診斷,都診斷什麼原因怎麼損害的,有人為的原因,有自然的原因,因為200多年曆史了,有自然的原因,有人為的原因。
主持人:現在這個損壞的程度到底有多嚴重?
曹靜樓:一個是上邊的畫是用絹畫的,這個絹畫有蟲蛀,受潮,脫膠、開裂、撕毀。這個上面都大裂口子,因為照的比較遠你不出來,一揭下來以後,這裡面全部都是破洞,還有這個兩面繡,全都破損了。
主持人:這個破損是人為造成的還是自然損害?
曹靜樓:自然損害的,受到風蝕,塵土的腐蝕,還有陽光的侵蝕,紫外線的照射,它的纖維就脆化了,現在你拿手指輕輕一碰,就是一個洞,它的纖維已經完全脆化了。
主持人:就不能碰它了?
曹靜樓:不能碰了。
主持人:那你不能碰它你怎麼修復它呀?
曹靜樓:是呀,將來修復要先進行除塵,要保護文物的一套修復方案了,經過調查再加固,有的已經損壞了怎麼辦呢,要恢復原來的面貌就要仿製。
主持人:倦勤齋裏頭,最有價值的東西是什麼呢?
曹靜樓:最有價值,整體都很有價值,它使用這個材料非常珍貴的,最有價值就是這張畫,因為倦勤齋整個(修繕)投資大概是210萬美金,其中這張畫修復的預算。
王時偉:反正1700萬,1800萬人民幣,然後佔了一半差不多七八百萬。
主持人:光修這幅畫就要佔到一半的預算。
曹靜樓:800多萬人民幣,將近一半的預算,我們這個預算非常詳細,取多少材料多少工時,我們都計算的非常清楚。
王時偉:反正要花大量的工時去修補這些畫,要去加固。
主持人:我們看到倦勤齋,剛才我也提到了,它跟其它的宮裏的建築真是沒有太大的區別,表面上看是非常的普通,很一般。
曹靜樓:裏面非常豪華。
主持人:對,剛才你們二位也提到了,它的內部結構,內部裝飾它有它的獨到的地方,而且你們還説它是獨一無二的,它這個獨一無二,獨在什麼地方?
曹靜樓:倦勤齋的整個裝飾工程,它的工藝非常的細膩,它的每一個雕刻,每一個紋飾都是晶瑩剔透的,它使用的材料也非常好,比如説它這個玉石,它使用的玉石都是新疆的和田青玉,當然和這個擺件不能比了,作為大面積裝飾來講,它使用的材料都是非常珍貴,而且這麼大面積的槅扇,包括這是一層,包括二層上的隔扇全部都是紫檀木雕刻,都是紫檀木雕刻的,這個紫檀木在當時乾隆時期也是非常珍貴的,因為它都是進口的材料,都是進口材料,而且工藝也非常複雜,特別是我們發現了竹絲鑲嵌工藝,這些花紋,全部都是和頭髮絲一樣(細)的竹絲拼起來的。
主持人:一根一根的拼起來的?
曹靜樓:一根一根拼起來的,竹絲,在我們調研以後發現的。
主持人:這是真竹絲。
曹靜樓:真竹絲。
主持人:這麼細的。
曹靜樓:對,這麼細,它是一根一根拼起來的花紋。
主持人:一根一根這麼拼。
曹靜樓:拼的花紋。
主持人:這得耗費多大的精力和時間呀。
曹靜樓:這個工藝非常複雜,很耗工時,還有這個黃楊木雕的這個裝飾材料,在上面還貼的是竹黃,這個竹黃這種工藝現在在咱們國內還有,但是有一點,很薄的把它做的非常隨意的這種工藝幾乎是找不到了。古代是這樣,它把那個立體的平浮雕雕起來以後,把這個竹黃軟化服貼在這個上面了,現在這個軟化工藝現在找不到了。
主持人:軟化工藝?
曹靜樓:就是這個竹黃本來是硬的。
主持人:這個是吧,這是竹片嘛。
曹靜樓:竹片,這個叫竹黃,為什麼叫竹黃,這是竹子裏面最芯的那一部分,不是外皮。
主持人:是裏面那個芯。
曹靜樓:對,把這個竹子弄軟了以後打開,這個芯,這個竹子是圓的,打開變成平面了,這個芯整個把它鏟下來。
主持人:要把它軟化了?
曹靜樓:而且平的
主持人:軟到什麼程度?
曹靜樓:軟到什麼程度,和這個花紋這個底下的花紋,整個平貼上去,這個花紋它是不規則的起伏,你這個要變成這個,就好像布一樣,軟的布一樣貼上去。
主持人:它為什麼要用這個竹黃再貼一層呢?
曹靜樓:這個竹黃表面紋理特別細膩,顏色好看,它和背景顏色成為一個反差這個特點,所以當時使用這種工藝。
主持人:現在呢?
曹靜樓:現在我們經過調研以後,發現竹黃有,有竹黃。
主持人:現在問題是什麼,是這個竹子不能把它軟化,是這個嗎?
曹靜樓:對,不能軟化。
主持人:為什麼不能軟化?
曹靜樓:因為現在沒有這種工藝配方,別的工藝我們都找了,而且經過研究都可以克服,惟獨這個工藝現在還不能説修復完了達到原來的標準。
主持人:用現代的工藝就沒有辦法復原嗎?
曹靜樓:對,如果要是使這個竹黃現在就沒有辦法復原。
主持人:最好是能找到當時的材料當時的工藝,而且我知道你們為了尋找當時的材料和當時的工藝,派人專門去了南方?
曹靜樓:對,通過浙江的工藝美術協會的一個同志介紹,領導介紹在浙江省找到一個將近80歲的老師傅,老藝人,他能做這種工藝。
主持人:很多的工藝也是在這次重新的修復過程當中,又得到了重新的利用和重新的發掘?
曹靜樓:對,特別是失傳的工藝要請到特殊的工匠,我們派年輕一點的技術人員,跟他來學習,在修復的過程當中,能夠把這些工藝能夠學到手,而且能夠熟練的掌握下來,這樣流傳下去。
主持人:到時候在修復的過程當中,是不是會把這些老工匠請到咱們這個現場來?
王時偉:對,將來畫是一部分,將來這些油飾,畫這些斑竹的話,那是一個漆器工藝,那也是很叫功夫的,很要功夫。
曹靜樓:他們在調研當中找這個金絲鑲嵌廠進行調研的。
王時偉:這也很要功夫的,這些老工匠肯定都要請,能找到的都要請來。
主持人:那到時候就得把全國那些能工巧匠都給請來。
王時偉:和這個工藝有關係的,基本上我們都要請到。
主持人:2008年倦勤齋就要修復完畢了,到時會是一個什麼樣子,能給我們描述一下嗎?
曹靜樓:倦勤齋基本上能夠恢復乾隆建造倦勤齋當年的那種皇家氣派,和這種輝煌的程度,這個是倦勤齋的效果圖,將來修好了以後,就和這個接近。
→我來説兩句
責編:西尋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