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24 日《西部新聞》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28日 13:29
全國假日辦黃金周旅遊信息預報系統啟動
全國假日辦黃金周旅遊信息預報系統9月24日正式啟動,開始向社會發佈“十一”黃金周旅遊各項預報信息。
全國假日辦黃金周旅遊預報系統通過全國31個重點旅遊城市和28個重點旅遊景區的實地監測點,匯集“十一”黃金週期間各地的賓館客房預定出租率、機票火車票的預售、天氣預報等信息,從9月24日開始,每天的19點向社會發佈,並貫穿整個黃金周,在景區接待量、客房出租率、車、船、機票信息等方面,為遊客出行提供參考。遊客可以通過點擊中國旅遊網站了解各旅遊城市和景區的動態。
中國旅遊網網址:WWW.CNTA.COM.CN
全國各地開展旅遊安全大檢查迎接黃金周
各地日前紛紛開展大規模的旅遊安全大檢查,迎接黃金週到來。根據全國假日辦的要求,黃金週期間,各地假日辦還將不定期組織檢查抽查,對存在安全隱患的景區景點將進行嚴肅處理。全國假日辦近期還將向社會公佈黃金週期間各地的監督、投訴值班電話,隨時受理遊客遇到的問題。
衛生部要求各地做好“十一”黃金周衛生保障工作
衛生部9月23日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十一”黃金周衛生保障工作。衛生部要求,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衛生機構要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確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直報網絡系統正常運行,並做好醫療救援相關工作的技術、人員和物資準備,一旦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及時做出衛生應急預警反映。
商務部啟動生活必需品日報制 防止黃金周市場異常波動
商務部將在十月一日至七日啟動城市生活必需品日報制度,並要求大中城市商務部門督促有關樣本企業及時、準確地填報生活必需品市場信息,防止市場異常波動。各地商務部門要在節前集中開展一次食品清倉查庫活動,對查出的不合格食品,要立即查扣,集中封存,經檢驗合格後方可上市銷售。同時,商務部還要求各地在節日期間加強商業促銷活動的組織管理,及時排除各種隱患。
我國轉基因棉花種植面積首次佔棉花總面積一半以上
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的最新統計顯示,今年全國轉基因抗蟲棉種植面積達4000多萬畝,佔棉花總面積一半以上。
今年全國轉基因抗蟲棉種植面積達4656萬畝,而國産轉基因抗蟲棉種植面積達到70%左右。
同期 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副所長 李付廣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國目前已經建成高效、工廠化的棉花轉基因技術體系,培育成功的轉基因棉花新品種已達8個,年産轉基因棉花6000株以上。此外,轉基因抗蟲棉畝産比普通棉花高出15%以上,直接增加了農民收入。
同期 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所長 喻樹迅 全國的轉基因(棉花為農民帶來的效益)加起來接近100個億
目前,國産轉基因抗蟲棉種植面積累計達到7000多萬畝,平均每畝增收140元至160元。
內蒙古霍林郭勒市大白菜出口韓國
以前,內蒙古霍林郭勒市的市民長年吃的蔬菜全部靠外地供應,而眼下,各地的大白菜還沒上市,霍林郭勒市特産的“春夏王”大白菜卻以每公斤七毛錢的價格直接銷往韓國。
內蒙古霍林郭勒市屬高寒地區,海拔高,無霜期短,適合種植大白菜的生長。因此,霍林郭勒市農民每年都要種上千畝。“春夏王”白菜屬反季節蔬菜,生長週期為三個月,每年五月種 ,八月開始收穫,適合各種腌制白菜。今年,通遼市商務局與通遼市威世國際貿易公司共同努力,與韓國仁川市客商簽訂了五千萬噸“春夏王”大白菜的收購合同,實現了蔬菜出口“零”的突破。並制定每公斤七毛錢的保護價格,比成本價高出四毛錢。當地一千畝“春夏王”大白菜樣品,已經通過大連商檢局的檢測,霍市白菜即將登上韓國人的餐桌。
六省區聚首邊城 共謀旅遊開發
新疆、陜西、甘肅、寧夏、青海、西藏六省區旅遊部門負責人日前聚首烏魯木齊,簽署了開通旅遊綠色通道和聯合開發旅遊新線路協議。根據協議,六省區將聯合建成一條貫穿六省區的大旅遊通道,共同開發烏魯木齊—日喀則—拉薩—格爾木—敦煌—吐魯番,西安—蘭州—日喀則—拉薩—尼泊爾、印度等五條旅遊新線路,連手打造西部旅遊品牌。六省區將共同督促旅遊企業公開經營項目、收費標準,杜絕各種形式的欺詐誤導行為,同時積極建立客源推薦網絡,加強各省區之間質檢部門的信息溝通和執法聯動。
中外專家探討我國荒漠化防治
從9月19日至26日,中外專家匯聚北京,針對“半乾旱地區沙地生態恢復與穩定性”這個課題進行探討。
來自德國、以色列、中國、新加坡、朝鮮的80多位科學家參加了此次研討會。據專家介紹,目前我國沙化土地面積已經達到174萬平方公里,風沙危害涉及1億人口。專家認為,導致土地沙化擴展的主要原因是我國北方生態環境的脆弱和不合理的人為活動。
據介紹,世界上荒漠化問題比較嚴重的地區主要分佈在非洲、亞洲、南美洲,目前國際上還沒有找到最有效的治理方法。位於乾旱地區的以色列以其節水成就聞名世界,提供了治理荒漠化的有益經驗。同時。與會專家大都認為防治荒漠化的根本在於人。
同期:德國比利菲兒德大學 生態學教授 希格瑪.W.布萊克勒(談這次會議的主要目的)
新疆完成搶救坎兒井的前期研究工作
經過近兩年的努力,日前“新疆坎兒井灌區普查研究報告”通過審查,新疆完成了保護和搶救坎兒井的前期普查和資料整理工作。
據了解,報告中的“新疆坎兒井”電子稿件以及“坎兒井分佈圖”填補了坎兒井研究的空白,為開展坎兒井的保護和搶救工作提供了翔實的第一手資料。普查結果顯示:吐哈盆地現存坎兒井595條,年出水量3.37億立方米;遠遠低於解放初期的1732條和年出水量7.59億立方米。
坎兒井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坎兒井把吐魯番盆地豐富的地下潛流水,通過人工開鑿的地下渠道,引上地灌溉、使用,使沙漠變成綠洲。有關專家學者認為,保護好坎兒井必須建立坎兒井保護區;研究起草一個地方性法規或條例草案,通過立法的方式確立保護坎兒井的法律機制。
西安碑林將展出珍貴佛教造像
西安碑林博物館近日將舉辦大型佛教造像展,其中的17件大型佛造像,是西安碑林博物館從新近收藏的佛造像中精心挑選出來的,又以今年5月發現的北周5佛最為珍貴。本次展覽還將展出北周至隋唐的其它4尊佛像和5尊菩薩像,均為高度近3米的大型石刻造像。獨具匠心的精美造型,集中體現了當時長安地區佛造像藝術的風格特點、演變軌跡及雕造技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