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本期內容

文化視點2003-13 城市景觀(上)

央視國際 2003年08月04日 16:23


  趙忠祥:觀眾朋友您好,歡迎收看我們本期的《文化視點》,我們本期的話題呢,是城市文化方面的一個話題,那麼我們請到三位嘉賓呢,一位是趙大年先生,小説電視劇《黃城根》的作者就是他,就是他老人家,這位嘉賓是我們本期的主講者,應該説是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的院長俞孔堅院長,他也是從哈佛學成歸來,是咱們首位哈佛畢業的博士,這位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教授,陳丹青教授,筆墨丹青的名字跟你的職業真是非常地協調,今天我們這期話題,談的城市文化但是城市文化這個話題呢,太寬泛了,有一個由頭,這個由頭就是俞孔堅教授和李利華先生共同寫的一本書,這本書叫《城市景觀之路》,它有一個副標題《與市長們交流》,那麼首先就請教你怎麼跟市長交流?這個城市景觀之路,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概念?

  俞孔堅:這個因為我從97年回國,走了全國上下,大江南北上百個城市,就是趕到中國城市建設處在一個非常快速一個樂巢之中,這個樂巢主角就是市長,這個城市基本上是由市長説算,在某種程度上,而我看到好多城市建設出現應該説有好多方面,住宅大量的住宅城市生活的改善,同時出現了很多問題,這個問題就是説都是因為第一是因為盲目搞建設形成,對過去歷史對歷年理論不了解,出現大量的問題,這個問題所以説,我就感到應該向市長們,講一下西方的城市發展的歷史,講一些正確的城市景觀、城市建設,要走一個什麼樣的道路,要迫使什麼,要略什麼,所以要跟市長交流。

  趙忠祥:這個城市景觀,您能不能再解釋一下這個概念?

  俞孔堅:這個景觀能跟自然在一個土地上,形成一個共同體、一個綜合體。

  趙忠祥:在俞先生這本書《城市景觀之路》裏面,他提出一個觀念,他這個觀念就是城市美化運動,他是持否定態度的,那麼我拜讀這本書很完,看的也不是很仔細,我知道城市美化運動實際是一個理念的提出,並不是反對,他反對城市美化運動的概念,不是反對城市要美,説城市醜化為好,不是這個意思,那麼我想很多觀眾未必了解當年提出這個概念和城市美化運動的背景,也就是您給大家談一談。

  俞孔堅:好,這個確實因為他有一個誤解,所以我這書加的雙引號,在城市設計、在城市規劃上這是專用名詞,相當於一個學術名詞,實際上我如果講成城市化粧運動,後來我改稱城市化粧運動,這就大家比較好理解,城市化粧是一個貶義詞,在某種程度上它是貶義詞,他只注重城市的形式,形式美,而忘記了城市的功能,城市應該是一個人的生活環境,他是有功能的,人們在這裡上班,人們在這裡生活,人們在這裡休閒,人們在這裡進行商業活動,而現在的許多城市建設,往往是只注重形式,所以這個意義上我把城市美化運動,定位這個層次上,所以要批判,就是這樣一個美女要去化粧,但是如果她五臟六腑不健康的,如果她了肺結核,再去化粧,而不是去治她的肺結核,那最終她是要,她是生命難保,那這個詞産生什麼年代呢,産生在,一個專業詞,産生在美國,1893年的時候,美國1893年,當時美國經濟趨於快速上升,跟現在中國的情況是很一樣的,美國內戰剛剛結束,美國整個社會,因為資源很豐富,所以説他介入工業革命帶來的技術上的優勢,很快他就發達起來了,發展起來了,應急很快就躍居超過英國,那麼在1893年開了一個世博會,現在相當於世界博覽會,所以你回憶起來中國現在也在開世博會,為什麼很像呢,就是一個道理,一個世博會代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機遇走向世界這個階段,那麼世博會開得非常成功,這個建築形式都是搞歐洲的美國引來的白色建築,白色建築實際上,歐洲新古典的,古典建築,那麼古典建築首先來羅馬希臘羅馬,所以他當時就用這個建築,這種形式所要強調,紀念性的大的廣場大的圖景,強調高樓大廈,那麼這種形式來美化,認為他們,應該來美化他的城市,14年以後啊,在美國專家和民眾都提出批判,為什麼提出批判呢,就是主要側重於形式化,把真正城市生活功能,居住功能、衛生功能,綠化的生態功能都忘掉了,前面地強調形式美,所以變成一種化粧運動,這是他的來源。

  結果帶來的結果是什麼呢,哪一個城市都搞一個城市中心,這個城市中心都把原來的房子推掉,然後搞一個一條中心的軸線,中心的廣場,中心的標誌性的,紀念性的建築,這個紀念性建築最後,後來使用率是非常低的,好多貧困問題,真正居住環境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真正到了14年以後,才開始美國反過來再解決貧困問題,然後再來解決城市的功能問題,再來解決城市的這個真正的生産問題。

  趙忠祥:俞先生提出來一個觀念,就是説我們現在隔了一個世紀以後,我們反而撿起了已經被批判,和抵制城市美化,這個當時的各觀念和做法,按照他書裏書的提法,跟市長們來交流和商,我們做的有過之而無不及,可能這些弊病將來要出現。

  俞孔堅:如果我們不去反思,他必然是這樣重復的,為什麼會這樣呢,第一個我的反思一個,就是我們的經濟,快速增長,突然有錢了,我們這三四年以前,或者二十多年以前,基本上應該説是很窮的,整個來,沒有能力做出大的城市建設這是一個,第二個,城市化進成化加快了,大量的人口要擁進城市,而我們的城市是剛才講了,都是農業時代的城市,它是為馬車、自行車設計的城市,都不是為汽車設計的城市,而我們進入汽車時代以後,所有的道路都不適應我們這個時代的要求,所以説這個是定了,第三個是什麼呢,第四個是什麼,我們從新發現了西方世界,開放了,一發現西方世界之後,我們就去參觀了,領導去參觀了,遊客去參觀了,而參觀是什麼呢,往往是參觀法國的,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美國的中心廣場呀,紐約的這個,自由女神,還有就是這個等等,我們去參觀恰恰往往都是那個時代的産物,就是美國城市美國運動的時代産物,華盛頓是個典型,巴黎香榭麗舍大道也是個典型,就是那個時代美化運動城市。

  趙忠祥:那您認為當時已經被抵制的這些現象,現在還存在的,是一個很不好的事,我們現在看了以後,覺得是非常值得借鑒的一個事情。

  俞孔堅:我們是那是很不好,但是那個是有衝擊力的,那是有視覺力衝擊力的,為什麼。

  趙忠祥:我真不敢溝通您的觀點,您説巴黎那條大道現在成了巴黎能夠鑄成於世的他的驕傲啊,包括他的埃菲爾鐵塔。

  俞孔堅:這個有兩方面來講,就是説他有一些是比如説標注的紀念性的東西,但是我們學的恰恰,比如説我們看到學的東西,並沒有認真得去學這些東西,比如説他的這個埃菲爾鐵塔,我們把埃菲爾鐵塔搬過來了,本來它建在那兒是為了幾年一個工業革命的一個東西,結果我們現在完全搬過來了,比如説香榭麗大道,因為它的視覺衝擊力,我們去學去看了,結果我們把它整個搬過來了。

下一頁>>
第1頁
(編輯:張俊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