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地理 > 探索?發現 > 正文

《紫禁城》之二 明成祖建殿(探索?發現2005-66)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05日 18:05)


鳳陽紫禁城午門遺跡

  從史書中可以了解到,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朱棣把北平改為北京,並於公元1406年,詔令建造北京宮殿,也就是今天的北京紫禁城的。既然明確了是明成祖朱棣建殿。可為什麼還有人説,是朱元璋建的紫禁城呢?為什麼還有人説,不單單北京有紫禁城呢?

  故宮博物院古建部周蘇琴:“今天北京紫禁城確實它有兩個藍本,就是明初的時候朱元璋曾經在南京建立一個宮城,另外還在他的老家鳳陽建立一個中都城。所以説現在北京紫禁城,是按照明代的這個中都和南京建成的。”

  我們今天看到的北京紫禁城就是明成祖朱棣在鳳陽、南京紫禁城的設計基礎上建造的。朱棣曾是鎮守北京的燕王,他認為他的根基在北平,於是遷都北京。而且當時的北京由於連年戰亂城破垣敗。於是朱棣下令在元朝大都的東邊建一座新城,同時把皇宮也建起來。

  遵照皇帝的詔令,建造皇宮的上好木料,是從湖南、雲南等地採伐來的。每當説到皇宮的磚土時,我們還常常會聽到一個形容詞,“金磚墁地”,那麼,什麼是金磚呢?這種在蘇州等地燒造的方磚,土質很細,粘性大。磚坯入窯後,要用各種柴草燒一百三十天。墁在地上,再浸上生桐油。這就是人們常説的皇宮裏“金磚墁地”的“金磚”。

  建造皇宮用的巨大石料,大都是從北京附近的房山、盤山開採來的。那巨大的石料是怎麼運到北京城中的呢?冬天,民伕們潑水成冰,鋪成一條冰道;夏天,就在路上鋪上滾木。保和殿北面的雲龍石雕,是紫禁城裏最大的一塊整塊石雕,長16米57,寬3米07,厚1米70,重兩百多噸。這塊石雕,從房山運到北京,五十多公里,兩萬多民伕用旱船拉運,走了二十八天,耗銀十一萬兩。


南京紫禁城午門遺跡

  從明成祖1406年建殿,歷時14年,到1420年,動用十萬工匠,百萬伕役、耗銀無數,終於建成了北京紫禁城。

  從紫禁城向南延伸到永定門,向北延伸到鐘鼓樓,這7。8公里的路,是北京城的南北中軸線。建成後的紫禁城,就坐落在北京的正中心,重疊在北京城的中軸線上。

  紫禁城坐落于北京的中軸線上,這條從午門到太和殿正當中供皇帝專用的石板路,被稱為禦路。就是這條禦路,正好重疊在北京城正中的南北中軸線上。

  在進入宮殿之前,順著這條中軸線上的石板路向前行走,會經過五重門: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乾清門。這五重門,貫穿了900多米長的紫禁城。那麼,穿越這五重門的禦路,除了皇帝之外,還有什麼人可以行走嗎?

  就説這端門之後的午門正中的門洞吧,清朝規定,除皇帝外,特許皇后在成婚那一天,入宮時可以通過;特許殿試的時候,中了狀元、榜眼、探花的三個人,出宮時走一次。

  通常認為,天安門以外是外朝,午門以內是治朝。治朝,是皇帝日常朝會、處理奏章上書的地方;清代時乾清門以內為燕朝,是天子、嬪妃燕居之所。門,首先是用來分隔各朝的。除此之外,為我們熟知的天安門在當時還有什麼作用呢?


朱元璋

  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鄭連璋:“它主要是舉行一些儀式,頒布一些法令。比如説老皇帝死了以後,新皇帝繼位要發佈詔書,在哪兒發佈呢,就是在天安門樓上來發佈。再一個就是它的朝審,就是全省全國各地送來死刑的人叫朝審,也在天安門前面要進行。再一個就是考取進士,就是科舉制度皇榜,就是在天安門外面張布皇榜。”

  紫禁城中,最主要的宮殿建築是治朝三大殿,也就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殿,在明朝叫奉天殿;中和殿,這裡是皇帝臨太和殿之前的暫坐之處,皇帝在這裡接受御前大臣、禮部堂官等侍班隨扈人員的朝賀。保和殿,皇帝常在這裡賜宴王公大臣,還在此舉行殿試,審批考卷,點狀元。乾清宮是皇帝的寢宮,同時還在這裡舉行內廷典禮,日常辦理政務,引見官員,接見外國使臣等等。交泰殿、坤寧宮,明清皇后的寢宮,前朝三大殿和燕朝後三宮,這六大殿都位於北京城的中軸線上。而東西六宮嬪妃、太后、太上皇、皇子、皇孫的宮室,就都不在紫禁城中軸線上了。

  在紫禁城前三殿和後三宮,這最重要的六座宮殿中,最大、最輝煌的宮殿又是哪一座呢?皇帝的金鑾寶座又設在哪呢?紫禁城裏首屈一指的大殿,也是我國現存古建築中最大的宮殿,就是金鑾殿,也就是太和殿,金鑾殿是它的俗稱。整個大殿佔地2300多平方米,一把雕龍鎦金大椅高擱于七層階梯的臺上,這就是皇帝的寶座。

  金鑾殿,在平時是不使用的。那麼在什麼時候使用呢?據記載,明清兩朝皇帝只在即位、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征,以及每年元旦、冬至、石壽節,也就是皇帝生日三大節的時候,才會使用金鑾殿,而且,都要在這裡舉行隆重的朝會典禮。

  在舉行朝會大典的那天,天不亮,鑾儀衛就把法駕鹵簿,就是儀仗執事陳列于天安門、經端門、午門、直達太和殿前。法駕鹵簿由五百多種金銀器,木制的斧鉞(月)瓜戟(幾)等武器,以及傘蓋旗(到)等組成,排列起來,十分壯觀。

  在舉行朝會大典的時候,各民族代表,各國使臣也會在太和門前靜候。


太和殿殿頂的小獸比別的宮殿的多

  這些低矮的,排列整齊的山形物,是什麼呢?放在這裡是做什麼用的呢?它們是品級山,每個大約半米高,都是用銅做的。文武百官從一品到九品,根據自己的品級,對應在相應的品級山旁,排列整齊,在太和殿院中靜候。

  大約在日出前三刻時分,中和韶樂響起。中和韶樂的響起,告訴了人們,身穿龍袍的皇帝正在從中和殿走向太和殿準備升座。中和韶樂的唱詞,大都是頌揚皇帝“乾坤日月明,四海昇平”等等一類的內容。寬闊的廣場,輝煌的太和殿,臺基上升起的裊裊香煙,五彩繽紛的儀仗,身著朝服的文武百官在樂聲中行禮,這一切,都顯示了高坐在金鑾殿龍椅上的天子威嚴。皇帝來到太和殿時,中和韶樂就會停止,開始演奏丹陛大樂,丹陛是指金鑾殿的臺基。丹陛大樂響起,皇帝開始接受祝賀,在宣表官宣讀完賀表以後,文武百官行三跪九叩禮。明朝時,在場的軍校還要山呼萬歲,萬歲,萬萬歲,清朝取消了這一禮節。

  皇帝降座退朝以後,有時在太和殿內外大擺筵席,賜宴群臣。酒宴過後,就是殿前演出,有喜慶舞,慶隆舞,和各民族的音樂舞蹈等。慶隆舞是表現打獵的樂舞。皇帝的朝會大典大體如此,一年幾次。盛大的朝會大典,進一步昭示著,太和殿是紫禁城裏的獨有地位和最高等級。

  太和殿,坐落在全部用漢白玉雕砌的三重臺基上。太和殿,為什麼要建在臺基上呢?太和殿的臺基又為什麼不只一重呢?早在春秋戰國時候,宮殿建築的時尚是把房屋建在夯土臺上,一來少受地下潮氣的侵蝕,同時,外觀宏偉,居高臨下,能顯示皇宮的威嚴。北京紫禁城的臺基也一樣,而且在建築藝術上,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

  臺基的高低是有嚴格規定的,公侯以下,三品以上的大臣住宅的臺基不能高過0.6米,而這座三重臺基高達8米以上,從而使太和殿成為紫禁城內最高的建築,殿頂距地面35。05米。

  金鑾殿的臺基要比別的宮殿的臺基高,金鑾殿的殿頂的小獸也比別的宮殿的小獸多。這些小獸在古代神話中,是吉祥的化身,放在檐角上,有消災驅邪的意思。這些小獸除了表示吉祥、顯示等級,還有什麼實用價值嗎?


紫禁城的角樓屋頂有三重檐

  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鄭連璋:“這個小獸最初本來就是怕檐角琉璃瓦滑落,因此需要釘子加以固定,但是釘子露著當然不好看,所以用這個小獸把它整個地裝飾起來,這樣實用跟美觀就結合起來。”

  在紫禁城大小宮殿內外檐的梁枋、檁條、鬥拱、天花、藻井上,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彩畫。根據彩畫的題材、畫面的佈局、花紋組合、色彩搭配,不僅可以了解宮殿建造和裝修的年代,而且,這些彩畫同時也在告訴著人們,這裡居住人的身份。金鑾殿上的彩畫,是和璽彩畫,這種彩畫出現在明末清初,只有在皇帝皇后的宮殿才有。畫中象徵皇權的龍鳳紋樣佔主導地位。和璽彩畫用金量極大,主要線條及龍、鳳、寶珠都瀝粉貼金。

  僅次於和璽彩畫的,是起源於元朝的旋子彩畫,它是明清官式建築中運用最為廣泛的繪畫類型。旋子彩畫最大的特點,是使用了帶卷渦紋的花瓣,發展到清朝,圖案更為抽象、規格,形成了以弧形切線為基本線條的幾何圖形。在旋子彩畫內,根據用金子的多少,顏色的不同也有許多等級之分。清朝中期以後,出現的蘇式彩畫,源於蘇州,大多用於花園中的亭臺樓閣。

  歷數紫禁城內的建築,有一組樓宇是不能不説的,它們被譽為皇宮建築群中的四顆明珠。這四顆明珠,説的是紫禁城的四座角樓。比起前朝皇宮的角樓,它們的造型更加玲瓏,結構更加巧妙。角樓屋頂是三重檐,用七十二條脊相銜接,形成縱橫連貫,多角相錯。角樓內沒有柱子,外沒有梁頭。而且,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角樓呈現的都是正面。自古以來,皇宮建築四週都有城墻,城墻四角也都有了望警戒用的角樓。

  在紫禁城中,還有許多建築之謎是至今也沒有被破解的。比如,太和殿的面寬為什麼獨一無二是十一開間?紫禁城中主體建築的開間基本都是九間或五間,如天下聞名的天安門城樓其城臺設五個門洞,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這是因為皇家推崇九五之尊。

  關於九五之尊,一種簡單的説法是,中國古代認為奇數為陽,偶數為陰。陽數中九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以“九”“五”象徵帝王的權威,稱之為“九五之尊”。另一種説法認為“九五”一詞來源於《易經》。九五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第一爻了,從而成為了帝王之相。


紫禁城裏最大的宮殿是保和殿

  所以,有人認為如果説為了體現太和殿的獨特而放棄皇家推崇的九五之尊,不太可信。他們認為太和殿原本是寬九間、縱深五間的,後來改造為十一開間的,和它的防火有關係。太和殿,全部採用木質結構,共用木材4700立方米,平均每平方米使用木材2立方米。歷史上曾5次被毀於大火。為了防火,清朝年間,把太和殿左右挑檐下的廊子封閉起來,又加了一道防火墻,多出的兩間房就使太和殿成了11間。還有一種説法認為太和殿修建成11間,理由很簡單,就是因為當時找不到上好的足夠長度的金絲楠木,如果建成九間的話木材的跨度不夠,只好改成了十一間了。

  紫禁城三大殿院內沒有樹木,也是謎團之一。有人説沒有樹,是怕著火的時候,樹增火勢;也有人説是怕有人隱蔽于樹叢中威脅皇帝的安全。有人認為這主要是為了烘托意境。從天安門起,所經過的一系列庭院內都沒有樹木,現在端門前後的樹是辛亥革命以後種植的。這樣,當人們去朝見天子時,經過漫長的禦道,在層層起伏變化的建築空間中行進,會感到一種無形的,不斷加強的精神壓力,最後進入太和門,看到寬闊的廣場與高聳在三重臺基上的巍峨大殿,精神壓力達到頂點。而這正是至高無上的天子所要求的。

  紫禁城建成後,殿、宮、堂、樓、齋、軒、閣,加起來總共是八千七百零七間半。為什麼會是這麼一個數字呢?這也是一個謎團。

  相傳,當初修建紫禁城時,永樂皇帝打算把宮殿的總間數定為一萬間。就在他傳下聖旨後,夢見玉皇大帝很生氣,原因是這和天宮裏的一萬間的數相同。一個叫劉伯溫的官員建議改為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這樣,既不失玉皇大帝的面子,又不失皇家的氣派。但後來劉伯溫看到大興土木,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苦。於是他把設計好的圖紙減少了很多間。他覺得反正紫禁城很大,數也數不過來的。這些都只是傳説而已,不過,紫禁城中確實有個半間。在清代存放四庫全書的文淵閣的西邊,有一獨特之處,它和一般的樓閣不同,兩柱之間不是一丈多的間隔,而僅有五尺左右的距離,紫禁城的半間説的就是那兒。

  紫禁城建築中最大的謎團莫過於,如此浩大的工程,是由誰負責設計的呢? 大多數人認為紫禁城是明代一位傑出的匠師,蒯祥,人稱蒯魯班的人設計的。但是,近來有人卻提出異議,認為蒯祥只是故宮的施工主持人,故宮真正的設計人是名不見經傳的蔡信。理由是永樂15年紫禁城宮殿開始進入大規模施工高潮時,蒯祥才隨朱棣從南京來到北京,而在此之前,蔡信已主持故宮和北京城的規劃、設計和建造了。

  紫禁城建築中的謎團還有很多,都有著不盡相同的解讀。人們説,那已經過去了的,將越來越遙遠;而紫禁城的存在,卻使歷史近在眼前。


紫禁城三大殿院內沒有樹木

  (CCTV《探索?發現》供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責編:紅立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