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首頁
">
生於五十年代(上)
上房、爬樹、拾柴禾
生於五十年代的中國人,他們的童年曆程是在二十世紀的五十到六十年代初度過的。今天的人們回望那段生活,常常會用寧靜、平和等字眼來形容。物質的匱乏並沒有磨滅掉樸素的生活中蘊藏的情趣,而那時的孩子們也有著屬於他們的童年記憶。
兒歌、小説聯播、乒乓球
不同的生活軌跡勾勒出每個人的記憶。然而,對於生長在同一個時代的人們來説,在走過的童年歲月中,總有些共同的經歷留在了人們心中。
看電影、《英雄兒女》
樸素的生活中蘊藏了無窮的樂趣,對童年的姜昆來説,看電影當然也是其中之一。五六十年代的中國,因為外交政策的封閉,除了中國電影以外,只有蘇聯、阿爾巴尼亞、朝鮮等國的電影可以放映。即使是這樣,影片中的異域風情,仍然成為那個時代人們文化生活中時尚的元素。
過新年、國慶節、天安門
過年的那幾天是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國人在度過了一年的節儉日子後可以盡情奢侈的幾天,孩子們也就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對於生於五十年代的孩子來説,一年中最讓人期待的節日,除了過年,就是十一國慶節了。 對於五十年代的中國人來説,天安門的形象,就是中國的形象,在天安門前留影,寄寓著那個時代的人們對於國家的一種樸素的感情。
火紅的年代 未來的主人翁
追隨著共和國跳動的脈搏,生於五十年代的孩子們逐漸的成長起來,今天的人們常會把二十世紀的五十年代稱為火紅的五十年代,而生於五十年代的孩子們,也就成為了在紅色旗幟下成長起來的未來的主人翁。
艱苦樸素、除四害、大煉鋼鐵
今天,當生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人們回頭去審視他們成長的軌跡,也許仍然會為當初他們那些天真而執著的表情和行為感動,和新中國一起成長起來的他們天生擁有著一種優越感和自豪感,而他們所成長的氛圍也為他們的性格乃至人生經歷刻印上了無法磨滅的時代痕跡。
似火年華 流金歲月
在每一個或蒼老或年輕的面孔背後,都隱藏著一段歷史。將那些相似或相同的歷史連綴起來,就形成了一個時代的人們共同的記憶。在這個將懷舊作為時尚的年代裏,讓我們用真實的心靈去喚醒那些屬於每一個時代的人們的故事,它不僅僅是一些人的故事,更是每一個時代的故事,細細品味,您將深深體會到時代演進的脈搏。
生於五十年代(下)
右派、建設兵團、破四舊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這十年間出生的孩子的童年和少年時代正是新中國誕生和成長的時代,新生國家所特有的激情和朝氣滲透在他們蓬勃的血液當中,與此同時,共和國所經歷的崎嶇與曲折的歷程也不可避免地融入到他們成長記憶中。
文革、復課、上山下鄉
對於生於五十年代的中國人來説,1966年,正是他們讀小學或是初中的年齡。一個孩子對於國家和社會的巨大變化是不可能有透徹和深刻的洞察的,但是,這場改變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命運的運動卻不可避免的降臨到當時還是孩子的他們的身上。
從軍、知青、北大荒
或許,沒有準確的數字説明,在二十世紀的六七十年代,有多少中國的青年遠離父母家庭,到祖國的各地繼續他們的青春理想。在最敏感和多思的青年時代,歷史選擇了他們在與社會的碰撞中完成成長的過程,而他們也不可回避的承擔了歷史賦予他們的角色。
恢復高考、社會變革
1976年,長達十年的動亂終於宣告結束。中國在經歷了漫長的冰凍期後終於開始了復蘇的季節。此後,中斷了十年的高考恢復,分散在中國各地的幾十萬知識青年開始重返城市的歸途。
採訪嘉賓
嘉賓姜昆
嘉賓艾未未
嘉賓吳歡
嘉賓任志強
嘉賓陳丹青
嘉賓畢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