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春節特別節目
------《中國情結》——説、學、逗、唱在中國
節目主題: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他們不僅工作和生活在中國這個第二故鄉,而且還漸漸容融入到中國傳統文化中,他們以自己獨特的視角來看待中國的變化並感受到中國的傳統文化魅力所在。在新春佳節到來之際,《講述》欄目推出的12期特別系列節目《中國情節》——説、學、逗、唱在中國,通過12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嘉賓,通過“説”、“學”、“逗”、“唱”這四個版塊的劃分,分別體現外國人在中國學到的傳統藝術,並講述自己所經歷的親情、友情、愛情以及師生情,以此反映外國人對中國深深的情感。
節目內容:
12期節目分為四個版塊,即説、學、逗、唱,每個版塊有三位嘉賓,他們在現場表演節目的同時並講述自己的故事。
“説”:
以説唱、説愛情、説雙簧為主
《在北京》美國的賀忠到中國之後,看到中國的四合院,京劇和北京的變化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組成了一個樂隊,用説唱的形式把北京的文化寫成了《在北京》,讓更多的外國人了解了中國。
《農家院裏的洋媳婦》1994年,山東榮成市佔家莊村27歲的農民鄧忠剛來到亞美尼亞首都埃裏溫市郊區的一家農場打工.他在異國結識了一個女孩米裏托楊 努內.鄧忠剛經常給他念中國的唐詩,努內從此迷上了中國,迷上了勤勞的中國小夥子鄧忠剛.他們結婚了.兩年後,鄧忠剛想回國了,努內義無反顧地回到了中國農村。
|
|
|
農家院裏的洋媳婦:嘉賓 |
|
|
|
農家院裏的洋媳婦:嘉賓和主持人 |
《第一次背後的故事》牛漢生是英國戲劇學院的學生,作為交流學生來到中國,一次演出由於中國演員沒有到場,牛漢生臨時替補演出了中國的雙簧,獲得成功,從此很多的中國人認識了牛漢生,他也因此當上了中央電視臺《同樂五州》的節目主持人。
“學”:
以學武術、學雷鋒、學趙本山的小品為主
《舞林高手》來自加蓬共和國的本紮在看到中國武術之後,就在1987年來中國學習武術,他從中不僅感悟到武術的博大精深,通過武術讓他有了做武術指導的機會,並且他把中國武術推廣到國外,開拓了自己新的事業。
|
|
|
舞林高手:在表演 |
|
|
|
舞林高手:本扎 |
《小草的夢想》齋騰卓也是日本人,他原來是體育運動員,一直希望當演員,在1997年來到中國,一次偶然機會他看到趙本山表演的小品《小草》很喜歡,並開始模倣,在參加2004年北京臺舉辦的外國人才藝大賽獲獎後,就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表演係,終於在中國他實現了當演員的夢想。
《“洋老師”丁大衛》一個美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從中國珠海到了甘肅,從甘肅到了東鄉族自治縣當了一名老師,他的嘴裏時常哼著《學習雷鋒好榜樣》,並且總是喜歡助人為樂。
“逗”:
以外國人説相聲的故事為主
《我和相聲談戀愛》來自非洲貝寧的茉莉絲偶然看到電視上表演相聲,從此對相聲一見鍾情,但開始學相聲後,也讓茉莉絲産生困惑,總是捧哏戲不多,但他了解了相聲這種傳統文化後,他更喜歡説相聲了。
《快樂天使》魯陽華6歲來中國,到中國後開始學習相聲,通過相聲她迷上了中國傳統藝術並且開始學習京劇,現在她已經可以有模有樣的表演京劇了。
《法國“歡喜蟲”》來自法國的李霽霞,在上海的朋友家裏第一次聽到中國相聲,看著朋友們被樂得哈哈大笑,她也被常常吸引了。此後,她拜丁廣泉為師,學習相聲。並且取了一個中國名字“李季霞”,朋友們告訴她這名字太土,於是改名為“李霽霞”。現在她已經成為鐵路文工團裏的一員,是有史以來的第一個洋團員,經常深入中國最偏遠的地方演出。
“唱”:
外國人唱中國歌曲、唱樂亭打鼓、唱粵劇為主
《紅旗飄飄》偉華在羅馬尼亞跟中國朋友無意中聽了一首中國歌曲《笑臉》,從此就喜歡上了中國歌曲。在不認識中國一個漢字的情況下,他學了100多首中國歌曲。而他的媽媽卻一直有個心願,能到中國來看看。於是,偉華就借助在中國唱中國歌的機會,實現了媽媽的願望。從此,偉華也開始在中國發展,並且參加了人民大會堂的申奧演出。對於中國歌曲,《紅旗飄飄》是他最喜歡的一首歌。偉華一直有個心願,就是把中國的歌曲翻譯成羅馬尼亞文,而把羅馬尼亞的歌曲翻譯成中文,為中羅兩國的友誼做出點貢獻。
|
|
|
紅旗飄飄:主持人 |
|
|
|
紅旗飄飄:華偉 |
《法國俊男卡佑民》來自法國的卡佑民是廣州電臺的DJ,一次偶然機會,讓他在短短三個月學會了最難唱的廣東粵劇,並且是反串女角,這段戲劇性經歷看到了他對中國傳統藝術的理解。
《我的中國父親》瑪麗娜來自亞美尼亞,在一次偶然機會學會了河北樂亭大鼓,並和自己的中國老師結下了父女般深厚的感情。
|
|
|
我的中國父親:演播室 |
|
|
|
我的中國父親:瑪麗娜 |
節目形式:
《中國情結》每期20分鐘,共12期,通過節目環節的設計,道具的巧妙使用,以及在電視明信片上寫下的一句心裏話等電視手法,使整個節目形成歡樂、祥和、親切的基調,以此來彰顯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外國人對中國的深厚情感。
|